第63章 江彻的棒棒糖与谎言
万年山的永田2025-09-28 14:302,506

两点四十五分整,办公室顶灯闪了一下。

三分钟后,窗外一道闪电劈开夜幕,雷声撞在玻璃上震出细纹。门被推开时带进一股雨水腥气,江彻站在门口,伞尖滴水,在地板积成一片浅洼。他没换鞋,也没敲门,右手插在湿透的风衣口袋里,左手捏着一根棒棒糖棍,正无意识地转着。

齐砚秋没起身。手指仍压在《核查方案》上,掌心贴着那行被篡改的“自动”二字。她目光扫过江彻的嘴——以往他吃糖都用右手转,动作利落,像拆弹前的习惯性放松。可现在,他左手转糖,右手藏在口袋里,连肩线都比平时绷得更紧。

“六点零七分,东南角排水口开始冒蓝泡。”江彻把物证袋拍在桌上,塑料封层里泡着半块工牌,边缘被腐蚀得参差不齐,“不是生活污水,pH值估计在2.3以下。”

齐砚秋戴上手套,取出残片放在台灯下。灼痕呈放射状,像是强酸短时间喷溅所致。她蘸了点窗台上的雨水,在玻璃上写下几个数字,突然停住笔:“你以前转棒棒糖用右手。”

江彻的动作顿了一下,伞柄微倾,露出右手小指那道疤。他没看她,只低声说:“抓纵火犯时烫的。三年前的事。”

齐砚秋没接话。她把工牌编号抄进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写下“YH-097-B”,然后将红色笔横放在江彻常坐的椅子扶手上。那支笔是她的标记,过去只出现在赵德明、陈建明的名字旁。这是第一次,它指向一个“盟友”。

电话铃响。

她拨通污水处理厂值班室,语气平静:“今早六点左右,你们泵站有没有接到异常排放报告?”

接线员沉默两秒:“例行巡检……没发现异常。”

“没有蓝色泡沫?排水颜色正常?”

“对,一切正常。”

齐砚秋挂断电话,眼神没动。江彻嘴角轻轻一扬:“你不信我?”

她没答,只把紫外线灯移向工牌背面。光斑扫过金属残面,没有任何隐藏编码浮现。但她注意到,断裂处有一道细微划痕,方向与酸蚀纹路不符——像是人为掰断时留下的应力裂纹。

林小满推门进来,怀里抱着一摞文件,帆布包滑到肘弯才扶住。她看见桌上的物证袋和江彻湿漉漉的鞋印,脚步慢了一拍。

“把昨天备份的日志再核一遍。”齐砚秋头也不抬,“重点看六点前后,泵站压力有没有波动。”

林小满点头要走,又被叫住:“顺带查一下,最近三个月,有没有非环保局人员调阅过采样数据权限记录。”

“好。”林小满退出去,轻轻带上门。

江彻踱步到窗边,望着楼下空荡的大院。雨还在下,路灯照着水洼,映出扭曲的倒影。他咬碎了嘴里那根糖棍,吐出来,声音低了几分:“泵房老设备,电压不稳容易误报。”

齐砚秋指尖一顿。

这正是她昨夜怀疑却没说出口的推测——监控中断并非偶然,而是有人利用老旧电路做掩护,在固定时间切断信号,让虚假数据上线。这个推论她没写进任何记录,也没跟任何人提过。

她缓缓合上紫外线灯,盯着江彻的背影:“你到底知道多少?”

“足够让你别一个人走太远。”他没回头,只从口袋里掏出另一根棒棒糖,剥开糖纸塞进嘴里,还是用左手。

齐砚秋翻开笔记本,快速翻到前几天记下的时间节点:每小时45分,监控中断三分钟,数据劫持窗口开启。而今天清晨六点,正是第一个“整点”替换发生的时间。

她忽然意识到——江彻带来的不是线索,是验证。

他在确认她是否已经看穿这套系统性造假的节奏。

“你说蓝泡是强酸排放?”她问。

“浓度不高,但持续时间长。不像临时偷排,更像某个环节在反复泄漏。”江彻终于转身,靠在窗框上,“而且,那个排水口,三个月前才完成升级改造。”

齐砚秋猛地抬头。

改造工程由宏远建设承建,监理单位是陈建明妻弟的公司。她在第五卷就查过那份合同,当时只觉得参数偏低,没深究。

她抽出蓝色笔,在笔记本上画出简图:采样装置→数据上传节点→环保数据中心。中间插入一个方框:“手动干预区”。然后在旁边写下一串名字:周慧兰、王世昌、陈建明、赵德明。

江彻的目光扫过那张草图,忽然说:“你漏了一个。”

“谁?”

“操作的人。”

齐砚秋笔尖一顿。

是啊,所有链条都清晰,唯独执行端模糊。是谁在45分准时切断电源?是谁修改了采样模式?是谁能在环保局内部替换成套方案?

她把工牌翻过来,再次检查断裂面。这一次,她注意到金属背面有极浅的压痕,像是被什么东西硌过。她用镊子夹起一片碎屑,对着灯光细看——隐约是个字母“C”,后面还跟着半个数字“7”。

“这个工牌属于哪家企业?”她问。

“宏远建设东南项目部。”江彻说,“但系统里查不到编号匹配的员工。”

齐砚秋把残片放回物证袋,轻轻推到桌角。她打开抽屉,取出一块电路板碎片,标着“YH-097”。型号与《核查方案》里的采样控制器一致,但多出一个接口。

她抬头看向江彻:“你知道这块板能远程屏蔽信号?”

“我知道它不该出现在这里。”他说,“就像那块工牌,本该在火灾后销毁。”

齐砚秋的手指停在半空。

三年前那场纵火案,烧毁的是宏远建设的资料库。官方通报称无人员伤亡,但有两名技术员失踪。江彻参与过调查,后来案子不了了之。

她盯着他右手小指的疤痕:“你说是抓人时烫的?”

“嗯。”

“什么时候?”

“火灾当晚。”

齐砚秋没再追问。她把电路板和工牌并排放在一起,两个“YH-097”并列,像是某种编号序列。她忽然想起什么,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找到昨晚写的逻辑链:

监控中断 → 原始数据无法采集

→ 系统判定“无样本”

→ 启用预设值填充

→ 数据完成“合法替换”

她补充一行:**物理排放同步进行,掩盖真实污染痕迹**。

也就是说,他们一边用假数据骗系统,一边在现实中偷偷排污。而蓝泡的出现,说明他们的“安全排放周期”被打乱了。

谁打乱的?

她看向江彻。

他正低头看着自己踩在地毯上的脚印,棒棒糖棍被碾进纤维里,像一枚被丢弃的证物。

“你为什么现在才来?”她问。

“因为六点零七分之前,没人看到蓝泡。”他抬眼,“也因为,直到刚才,我才确认你还没被蒙在鼓里。”

齐砚秋沉默片刻,拿起黑色笔,在便签纸上写下三个字:**信不信**。

她没写名字,也没画问号。只是把纸折好,塞进茶杯底下的杯垫夹层。动作和昨晚一样,只是这次,杯垫沾了点雨水。

江彻走到门口,没拿伞。

“有些真相,不是文件能说清的。”他说完,拉开门,消失在雨幕中。

林小满悄悄回来收拾散落的文件,经过椅子时,瞥见那支红色笔横在扶手上,愣了一下。她没动它,只是默默把文件抱走,关门时回头看了齐砚秋一眼。

齐砚秋仍坐在桌前,手里握着那半块工牌,目光落在图纸角落一处不起眼的阀门标识上。她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频率缓慢,却越来越沉。

工牌背面的“C7”压痕下,似乎还藏着半道划痕。

继续阅读:第64章 图纸上的血色梅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碰啥都能听,我靠举报一路升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