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胶水密码·账本溯源
万年山的永田2025-11-07 09:192,582

齐砚秋的手还插在口袋里,红笔的棱角硌着指尖。她站在实验室门口,工具箱已经交出去了,但证物袋还在她手里攥着。技员皱眉看着她,手指停在登记表上方。

“这东西不能进。”他说,“没立案,不接预检。”

齐砚秋没说话,把证物袋往台面上一放,撕开封口,抽出那份复印件。她戴上手套,动作很慢,然后从包里拿出紫外线灯,对着签名栏右侧照下去。

一道浅痕浮现出来。

“十二小时内的指纹。”她说,“送进来之前没人碰过这份文件。现在有了。如果你不检测污染源,明天纪检组调记录,会看到是你签收后才出现的痕迹。”

技员抬头看她。她的眼神没有起伏,也不凶,就是盯着他,像在等一个数字结果。

他犹豫了几秒,点了头。

仪器启动的声音响起来。林小满这时候推门进来,帆布包甩上肩,额头上有点汗。“我查过了,”她压低声音,“今晚没人预约这台光谱仪。我们有四十分钟。”

齐砚秋嗯了一声,把协议封面递过去。

林小满接过样品,放进检测槽。屏幕亮起,波形开始跳动。她调整参数,输入比对指令。几秒钟后,提示音响起。

“钛元素,含量0.3%。”林小满念出数据,“和第181章那个封条样本一致。同一批工业胶。”

齐砚秋立刻想起什么。那天暴雨夜抢险,她在档案馆翻到一份被水泡过的旧材料,上面的封条也是这种胶。当时她就觉得颜色不对劲,后来才知道那是带荧光反应的特种封装材料,专门用于高危项目文书归档。

她掏出手机,打开企业查询页面。输入“钛矿 江州”,第一条跳出来的就是“宏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姓陈,注册地址关联一处房产,户主是王世昌。

再点股权结构图,实际控制人显示为周志达——王世昌女婿。

她冷笑一声。

“HYB不是宏源保洁。”她说,“是宏源材料。他们用自己的胶,封了自己的账。”

林小满倒吸一口气:“意思是……所有换过的协议和账本,都是用自家厂子生产的胶封装的?连包装环节都控制住了?”

“不止是控制。”齐砚秋说,“他们是重建了一整套流程。从打印、装订到归档,全部替换成自己人操作。外面看是政府文书,里面早就换了壳。”

林小满低头看屏幕上的成分分析报告,手指快速滑动。“这种胶市面上不用。全市只有三家单位采购过,全都在工业物资调配办名下。其中两家还是空壳公司。”

齐砚秋盯着光谱曲线。那条蓝线平稳地起伏着,像某种沉默的呼吸。

她忽然问:“上次环保督查的原始备案,是不是也用了这种胶封存?”

林小满点头:“我记得。当时你让我拍过封条编号,我还存着照片。”

她翻出相册,放大图片。封条右下角有一串微码。林小满输入系统比对,三秒后结果出来。

“同一生产批次。”她说,“编号连续,时间差不到四十八小时。”

齐砚秋闭了一下眼。

线索串起来了。

补偿款发放前替换协议,用自家工厂产的胶封装,再通过内部渠道完成归档。整个过程不留电子痕迹,只靠物理替换。只要没人拆开重验,谁也发现不了问题。

而偏偏她碰到了那份被污染的复印件。

她伸手摸了摸协议封面。胶水的位置很规整,边缘整齐,像是机器压合的。这种精度一般出现在批量处理的文件上。

“他们在集中处理一批材料。”她说,“不止一个村。”

林小满脸色变了:“那十三个村的补偿名单……会不会都已经换了?”

“不一定。”齐砚秋说,“但至少有几个已经动手了。王德发那一份只是漏网之鱼,因为代领人没签好名字,留下了铅笔印。”

林小满立刻打开笔记本,调出之前扫描的协议副本。“我可以做图像叠加分析,看看其他协议有没有同样的复刻痕迹。”

“先不动。”齐砚秋说,“我们现在能碰的只有这一份原件。其他的都在档案室系统里,一旦远程调阅,对方马上就知道我们在查。”

她看着光谱仪屏幕,荧光曲线还在跳动。

“现在的问题不是怎么找更多证据。”她说,“是怎么证明这批胶是从宏源材料流出来的,而且专门用于替换公务文件。”

林小满想了想:“如果我们能找到当时的出库记录呢?比如谁签字领走的这批胶?”

“那种记录肯定被改过。”齐砚秋说,“但他们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

“工业胶出厂时要登记微量元素配比。”她说,“这是质检硬性要求。只要我们拿到宏源材料的原始检测报告,就能证明这批胶和现场提取的完全一致。”

林小满眼睛亮了:“我去查备案数据库!这种报告必须上传省工信厅平台。”

她转身去操作电脑,登录政务内网。账号刚输进去,页面弹出提示:【该企业近三年检测报告暂未公开】。

“被锁了。”她说。

齐砚秋冷笑:“正常。但有个地方一定有备份。”

“哪儿?”

“市质监局档案室。”她说,“所有企业抽检样品都要留存三个月。只要我们能拿到实物样本,就能做二次比对。”

林小满记下要点,正要把报告导出,突然停下。

“等等。”她指着屏幕,“这个编号有问题。”

齐砚秋走过去。

屏幕上是宏源材料的企业注册号,后面跟着一串校验码。林小满把它和另一家正规钛矿公司的代码并列对比。

“最后四位应该对应年份和批次。”她说,“但它这里多了一个字母Y。标准编码规则里没有这个格式。”

齐砚秋盯着那串字符看了两秒。

“这不是注册号。”她说,“是内部物料编号。Y代表医用级,这种纯度根本不需要用在建筑封条上。”

林小满明白了:“他们拿高规格材料做低端用途,就是为了掩盖来源?”

“不。”齐砚秋摇头,“是为了让外人看不懂。普通技员看到这种编号,只会以为是普通工业胶。只有懂行的人才会发现异常。”

她拿起手机,重新打开企业信息页。这次她点进了“经营范围”栏目。

宏源新材料的许可项目里写着:钛合金精密加工、医疗器械组件制造、特种封装材料生产。

最后一项被加粗标注。

“找到了。”她说,“这就是他们的掩护业务。表面上是给医院供货,实际上大量流向非医疗渠道。”

林小满低声说:“所以那些所谓的‘医用级封装’,其实都被用来贴在违规协议上了?”

“对。”齐砚秋说,“他们甚至可能伪造了部分医疗订单,来冲抵材料消耗量。”

她把手机收起来,看向仍在运行的光谱仪。

荧光曲线稳定地向前推进。数据流不断刷新,每一帧都在确认同一个事实:这份协议,从头到尾都不属于原本的归档体系。

她伸手按住屏幕边缘。指尖下的塑料有点凉。

“接下来怎么做?”林小满问。

“等。”齐砚秋说,“等质监局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申请调取宏源材料的留样。”

“他们会批吗?”

“不一定。”她说,“但如果他们不批,我们就更有理由怀疑他们在包庇。”

林小满点点头,开始整理加密U盘。她把光谱数据、成分比对图、企业信息截图全部拷进去,然后塞进包夹层。

齐砚秋最后看了一眼协议封面。

胶水泛着淡淡的蓝光,在紫外线下像一层薄霜。

她没动。右手悬在半空,离屏幕还有两厘米。

继续阅读:第185章 铅笔迷局·幽灵签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碰啥都能听,我靠举报一路升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