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数据风暴·三十组现杀机
万年山的永田2025-10-29 09:002,566

黑色SUV调头的车灯刚亮起,齐砚秋已经拨通了林小满的电话。

“准备启动B计划。”她说,“三十组数据,现在就发。”

电话那头传来键盘敲击声。几秒后,林小满的声音有点抖:“内网日志显示有人在删原始档案,删除进度……百分之四十一。”

“还来得及。”齐砚秋快步走进发改局指挥中心,把手机塞进风衣口袋。她拉开抽屉,拿出三支笔,红蓝黑一字排开握在左手。

大屏幕上正播放王世昌的电视讲话直播。他站在市政府大楼前,身后是巨大的“长三角协同发展示范区”宣传板。他说话时习惯性地引用古文,但总念错字音。

“现在,他们以为钱走了,事就完了。”齐砚秋走到主控台前,对林小满说,“可我们还有三十组数据没放出去。”

林小满点头,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操作。她把三十组对比数据拆成三十二个碎片文件,分别嵌入城建、环保、财政等不同部门的日常报表中。每一份都伪装成普通流转材料,绕过防火墙监测。

“上传通道打开了。”林小满低声说,“政务内网首页可以同步推送。”

“等他说到‘协同共赢’的时候。”齐砚秋盯着屏幕,“就是我们动手的时机。”

王世昌果然开始吹嘘政绩。他说芯片产业园将带动区域经济腾飞,说规划科学合理,说群众满意度高达98.6%。

当他说出“协同共赢”四个字的瞬间,林小满按下了回车。

《长三角协同规划真实性核查报告》出现在全市政务内网首页,标题加粗置顶。附言只有一句:“请各位领导对照原文逐条审议。”

大屏幕上的王世昌还在微笑。三秒后,他的笑容僵住了。喉结动了一下,但他没有停下讲话。

“他们封不住。”齐砚秋看着流量监控图。报告发布十分钟内,点击量突破两千,转发路径穿透六层审批系统。有基层科员已经开始打印文件,有局长打电话询问情况。

林小满瘫坐在椅子上,喘着气问:“他们会封吗?”

“会。”齐砚秋把红笔放进衣袋,蓝笔夹进笔记本,黑笔轻轻搁在桌角。

话音未落,整栋楼的灯光突然熄灭。

应急灯闪了两下,也跟着灭了。指挥中心陷入黑暗。有人低声惊呼,有人摸索手机照明。

广播响起。

江彻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抓到改数据的黑客了。”

声音冷静,像平时在案发现场宣布结果一样。

齐砚秋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嘴角微微扬起。她没动,也没说话,只是把手伸进风衣内袋,确认U盘还在。

手机震动。一条加密消息弹出。

她没看内容,但知道是什么。

王世昌的讲话中断了。画面切回演播室,主持人结结巴巴地说“技术故障”。

林小满小声问:“接下来怎么办?”

“等。”齐砚秋盯着黑掉的大屏幕,“等他们反应过来,等他们派人来查,等他们发现自己删不干净。”

外面天色渐暗。远处高楼陆续亮灯,唯独发改局这一片漆黑。

林小满忽然压低声音:“我刚发现一件事。那三十组数据里,有一组是2003年施工日志和今年地质图的叠加比对。我在图层属性里留了个隐藏标记,只要打开文件就会自动记录IP地址。”

齐砚秋转头看她。

“已经有三个内部IP访问过。”林小满说,“其中一个,是王世昌办公室的打印机。”

齐砚秋慢慢点头。

这时,广播再次响起。

“所有接入政务内网的设备请注意,立即断开网络连接。市纪委技术组将在十五分钟后进场检查。”

林小满紧张地看着齐砚秋:“他们要清查终端?”

“不是清查。”齐砚秋站起身,“是灭口。”

她走到主控台前,拔下硬盘,塞进帆布包。又从抽屉里取出一份纸质讲话稿复印件——那是王世昌今天发表电视讲话的原稿,还没来得及归档。

她指尖触到纸面,呼吸放缓。

金手指触发:

**“真实版本存在七处法律漏洞。”**

她立刻翻开稿子,在第七页角落找到一行手写批注。字迹不是王世昌的,而是另一个人的笔迹,写着:“补偿标准下调,资金缺口由A区配套填补。”

这句话不在正式稿里。

她把稿子折好,放进内袋。

林小满小声问:“要不要备份?”

“不用。”齐砚秋摇头,“他已经知道我们在查。现在备份反而暴露路径。”

“可他们要是销毁原件呢?”

“不会。”齐砚秋看着窗外,“这种人做事讲究程序合规。他会走流程销毁,而流程需要签字。”

“谁签字?”

“他自己。”

林小满愣住。

“所以他必须亲自来。”齐砚秋说,“带着公章,带着审批单,来发改局走一趟。”

“那我们……”

“我们就在这儿等着。”齐砚秋坐回椅子,“不开灯,不联网,不动设备。等他出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走廊传来脚步声,但没有进来。

二十分钟后,一台应急发电机启动,部分灯光恢复。

林小满重新开机,查看后台日志。她突然抬头:“刚才那份报告,被下载了四十七次。其中三次来自市政法委服务器。”

齐砚秋点头。

“说明有人在看。”

“不止是看。”林小满声音变轻,“最后一次下载,加了水印追踪。IP归属——市公安局技侦支队。”

齐砚秋眼神一闪。

江彻的人。

他们在帮我们留证据。

她刚想说什么,手机又震了一下。

还是那条未读的加密消息。

她这次点开了。

内容只有八个字:

**“签收单缩写已核实。”**

她盯着这行字,手指慢慢收紧。

QYQ。

齐砚秋。

六岁那年,不可能签收施工日志。

但那个缩写确实存在。

而且,签收时间正是导师自杀前一天。

她忽然想起什么,翻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在第一页,她用红笔抄录过一段话:

“2003年4月17日,GC-JC-037混凝土验收单签收人:QYQ。”

这是她第一次在档案里看到这个名字。

当时她以为是巧合。

现在她知道不是。

有人故意留下这个线索,等她来找。

她合上本子,抬头看向大屏幕。

虽然停电,但备用电源让显示器重新亮起。

画面上是政务内网的登录界面。

一个新通知正在闪烁:

【紧急会议通知:关于“十四五”规划调整事宜,请相关负责人明早九点前提交书面意见。】

齐砚秋盯着那行字。

明天九点。

正好是王世昌做完例行体检的时间。

她记得他的体检报告上有重金属超标记录。

和二十年前塌方事故村民的症状一样。

她站起来,走到窗边。

夜色笼罩城市。远处工地的探照灯还在亮着。

她摸了摸风衣左袖口的墨迹。

那是暴雨夜抢险时留下的。

也是她能力觉醒的那一晚。

她不知道为什么能听见文件说话。

但她知道,每一句话,都不是白给的。

林小满走过来,小声问:“你真的要把这份稿子交上去吗?”

“不交。”齐砚秋说,“我要让他自己发现它不见了。”

林小满瞪大眼睛。

“然后呢?”

“然后他会慌。”齐砚秋看着窗外,“一个习惯掌控一切的人,最怕东西失控。”

她转身走向门口。

“走吧。今晚值班室睡一觉。明天早上,等他来。”

林小满跟在后面,抱着帆布包。

走廊灯光忽明忽暗。

她们的脚步声在空荡的楼道里回响。

齐砚秋右手插在风衣口袋里,指尖一直贴着U盘的边缘。

她没有回头。

但在经过档案室门口时,她的脚步停了一瞬。

门缝底下,有一张纸条正缓缓滑出。

继续阅读:第157章 会所遗物·钢笔藏玄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碰啥都能听,我靠举报一路升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