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暴雨夜的名单
万年山的永田2025-10-07 12:362,034

齐砚秋的鞋底踩碎混凝土边缘,溅起的泥水顺着裤脚滑进靴筒。她没低头看,只将证物袋塞进风衣内袋,转身走向执法车。雨还在下,坑边的金属牌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像一枚被钉进水泥的墓碑。

两小时后,她站在临时档案点门口。这是一间废弃的城建局资料室,屋顶漏雨,墙角堆着泡胀的卷宗。手电筒的光束扫过铁皮柜,柜顶积了半寸雨水。她拉开标有“浮桩专项”的抽屉,纸张已经发霉,手指翻动时发出湿纸撕裂的声响。

林小满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齐主任,保安巡逻还有七分钟到东侧。”

“知道了。”

她继续往下掏,指尖触到一个硬壳塑料袋。防水袋封口完好,里面是一份工程款流向表和一张A4纸。名单上的三十七个名字排列整齐,打印日期是二十年前的五月十二日。

她抽出黑笔,在第一个名字旁画了个圈。红笔刚要点第二个,突然停住——指尖传来一阵轻微震颤,像是有人在脑后低语:

**“这些人都还在世,住在江底隧道补偿房。”**

这是第一次,金手指没有等她翻开其他文件,主动开口了。

她把防水袋收好,推门出去。林小满撑着伞等在台阶下,帆布包被雨水打湿了一角。“查到了?”

“走。”齐砚秋拉开车门,“去补偿房。”

车灯切开雨幕,街道空无一人。林小满坐在副驾,翻着手机里的户籍系统。“前五个名字,三个显示户籍注销,两个迁出记录缺失。”

“试试补偿协议数据库。”

“权限被锁了。”林小满抬头,“提示‘信息涉密,需市级审批’。”

齐砚秋冷笑一声:“活人进了死人名单,数据倒先死了。”

补偿房区位于老工业区边缘,六栋灰白色楼体排成弧形,外墙渗水痕迹明显。单元门禁多数失灵,楼道感应灯忽明忽暗。他们从第一户开始敲门,无人应答。第十二户窗帘微动,但门始终未开。

第十三户是个独居老人。门开一条缝,烟味混着中药气飘出来。老人眯眼打量她们:“谁让你们来的?”

“我们是发改委的。”林小满亮出工作证。

“别查了。”老人声音沙哑,“查了也没用。”说完就要关门。

齐砚秋伸手抵住门板:“您认识名单上的人吗?”

“都死了。”老人盯着她,“除了我。”门“砰”地关上,屋里传来拉闸断电的声音。

第二十户门前,一本农业银行存折插在门缝里。林小满戴手套取下,翻开首页。余额为零,最近一笔支出写着“殡葬服务”,墨迹旁有一小片干涸血迹。

“送去检验。”齐砚秋说。

最后一栋楼在最西头,窗户亮着灯。门锁是新的,电子密码面板闪着绿光。齐砚秋试了几个常见组合无效,直接掏出工具撬开锁芯。门开时,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屋内陈设简单,沙发套蒙着灰,茶几上摆着半杯凉透的茶。冰箱在厨房角落,嗡鸣声异常低沉。齐砚秋走过去,拉开冷冻层。

二十根人类腿骨整齐码放,每根表面都有钢印刻号,从01到20。编号顺序与名单前二十人完全一致。骨头颜色泛黄,关节处有轻微磨损,像是生前长期劳作。

林小满蹲在冰箱前拍照,手微微发抖,但快门按得稳。她拍完血迹存折,又转向骨堆侧面。“齐主任……你看这个。”

最底层一根腿骨的胫骨位置,贴着一张极小的标签纸,上面打印着“补偿金已结清”六个字,右下角盖着模糊公章,隐约能辨出“海天建设”字样。

齐砚秋拿出手机,打开录像功能。镜头缓缓扫过骨堆、标签、门锁、茶杯。录到一半,手机震动了一下。短信弹出,号码加密,内容只有八个字:

**“监控昨夜全部离线。”**

她没回信,把手机放回口袋,顺手摸了摸风衣内袋。U盘还在。

林小满站起身,声音压得很低:“接下来怎么办?”

“等江彻的人来接管现场。”齐砚秋看着冰箱,“你先出去,把取证流程走完。”

“那你呢?”

“我再看看。”

林小满犹豫了一下,还是往外走。经过客厅时,她回头看了眼齐砚秋的背影——那人站在冰箱前,左手拿着蓝笔,正在本子上记什么。

门关上后,齐砚秋合上冷冻层,蹲下检查冰箱底部。排水管接口松动,地上有水渍。她伸手摸了摸,指尖沾到一点黏腻物质。凑近看,是暗红色的残留物,已经半凝固。

她取出证物袋,刮下样本。然后站起身,绕到餐桌旁。茶杯把手左侧有指纹,右侧却干净。她用蓝笔尖轻轻划过杯沿,发现内壁有细微划痕,像是被人用硬物反复刮擦过。

放下杯子,她走到玄关,查看鞋柜。三双拖鞋,尺码不同,但摆放角度一致,像是刻意整理过。最底下一层空着,边缘有灰尘划痕,说明曾放过东西,最近才被取走。

她回到冰箱前,再次拉开冷冻层。冷气涌出,吹得她袖口墨迹微微颤动。她盯着那根编号01的腿骨,忽然伸手,将它轻轻抽出半截。

骨头底部,贴着另一张标签。这次没有文字,只有一个手写符号:一道弧线加一点,像月亮初升。

她记得这个符号。

三天前,在市二院ICU外,钱茂才用尽最后力气,在她掌心划下的,就是这一笔。

手机又震了一下。还是那个加密号码,新消息:

**“西侧楼顶有动静。”**

齐砚秋把骨头放回原位,关上冰箱。她走到窗边,抬头看向对面楼顶。雨势稍缓,夜色浓稠。某个角落,似乎有反光一闪而过。

她没动。

五分钟后,楼下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是林小满带技术组回来了。

齐砚秋最后看了一眼冰箱,转身走向门口。手搭上门把时,她停下,从包里取出三支笔。红笔放进证物袋,蓝笔夹进笔记本,黑笔握在手里。

她把黑笔帽拧下来,对着灯光看了看笔尖。

然后,轻轻插回笔帽。

继续阅读:第91章 隧道补偿房的童谣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碰啥都能听,我靠举报一路升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