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血字真相·碎纸的拼图
万年山的永田2025-10-15 09:082,267

齐砚秋把档案袋放在审讯室金属桌上时,袋子角被她手指压出一道折痕。她没看陈建明,先按下播放键。监控画面亮起:深夜的档案室,灯光昏黄,一个人影背对镜头弯腰操作碎纸机,声音断续——“……二十年没人发现,也不会有人查到我头上。”

陈建明坐在对面,西装裤膝盖处有轻微褶皱,右手搭在桌沿,指节发白。他没动,也没说话,只是喉结微动了一下。

齐砚秋关掉视频,拉开档案袋拉链,取出一叠用透明胶带拼接好的纸片。纸张边缘参差,像是从碎纸机里抢出来的残骸,但中间一段文字清晰可辨:“桩基实际深度未达设计要求,偏差三厘米,承重结构存在长期风险。”落款处,是陈建明的亲笔签名,墨迹略重,末尾那一勾微微上翘。

她将文件平铺在桌面,红笔圈住签名位置,声音不高:“您当年签字时,就知道这三厘米裂缝会变成七厘米。”

陈建明眼皮跳了跳。他的左腿开始轻微抖动,幅度很小,但持续不断。审讯员抬头看了眼记录仪,确认时间戳正常运行。

“我不记得这份报告。”他说,嗓音干涩,“而且,这种残片不能作为证据。”

“不记得?”齐砚秋从包里抽出另一张复印件,是监理日志的扫描件,“那您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您在同一天签了两份内容完全相反的验收单?一份说‘符合标准’,另一份却被塞进碎纸机,还沾着血?”

“血?”审讯员皱眉。

“是墨水。”陈建明立刻接话,语速加快,“可能是笔漏了。这种旧打印机旁边常有污渍。”

齐砚秋没反驳。她只把拼接报告翻了个面,背面有一行铅笔小字,极淡,像是匆忙写下的备注:“东段第三节点,应力集中区,建议补强。”字迹与陈建明平时批阅文件的手笔一致。

她指尖点在那行字上:“这是您写的吧?如果真觉得没问题,为什么要偷偷留下提醒?”

陈建明没答。他抬起手,想扶眼镜,却发现今天没戴。手指悬在半空,最终收了回去。他的呼吸变重了,额角渗出细汗,顺着太阳穴滑下来,在下颌处凝成一颗水珠,滴落在桌面上。

审讯员递来纸巾。陈建明摇头。

齐砚秋站起身,绕到他侧面,目光落在他裤管上。右腿外侧有一道暗色痕迹,从膝盖往下延伸,像是液体渗透织物后干涸留下的印子。她不动声色地退开一步,低声对审讯员说:“他腿部有静脉曲张,晚期症状。刚才监控显示他进来时走路拖步,坐下后一直用左手压住右膝。”

审讯员愣了下:“这跟案子有关?”

“有关。”她说,“一个每天靠转钢笔支撑身体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去划别人的车胎。那天停车场冲突,他说‘警告一次’,其实是怕自己站太久撑不住。”

话音刚落,陈建明突然身子一歪,整个人往右侧滑去。椅子发出刺耳摩擦声,他试图用手撑住桌面,但手臂颤抖得厉害,最终扑倒在桌沿。下一秒,一股异味弥漫开来。

审讯员猛地站起:“快叫医生!”

地面已有一小片湿痕扩散。陈建明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眼神涣散,嘴里喃喃:“不是……不是我控制的……”

齐砚秋没后退。她走近一步,声音平稳:“您不是不能说,是不敢说。但您的身体比您诚实。”

门被推开。江彻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病历复印件,封面上写着“市立医院血管外科”。他把文件放在桌上,翻开第一页:“陈建明,男,41岁,诊断结果:双侧下肢静脉曲张晚期,伴有慢性溃疡和神经性失禁倾向。长期站立或情绪激动易引发自主神经紊乱。”

他抬眼看向陈建明:“你每次开会转钢笔,其实是在借力支撑吧?钢笔转七圈半,正好是你换手支撑的节奏。”

陈建明闭上眼,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哼。

江彻继续说:“你还记得第二卷暴雨夜吗?你在停车场划她的车,事后齐砚秋报了案,警方调监控发现你全程跛行。当时以为是你故意挑衅,现在看来——你是真的走不了直线。”

齐砚秋接过话:“所以你恨她,不是因为她查账,是因为她让你当众暴露了弱点。你以为划几道痕就能吓住人,可真正害怕的,是你撑不到审判那天。”

陈建明睁开眼,瞳孔剧烈收缩。他想开口,却只吐出几个字:“你们……早就知道了?”

“不知道。”齐砚秋摇头,“但我碰过那份监理报告。就在昨天晚上,我把它摊在灯下看,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话——‘签字的人,腿已经烂透了’。”

她顿了顿:“这不是推理,是文件告诉我的。”

审讯员听得一愣:“什么?”

她没解释。只是拿起记录本,翻到空白页,用黑色笔记下一行字:“当事人因生理失控中断陈述,但关键物证已确认无误。拼接报告原件附后,签名比对由技术科复核。”

江彻收起病历,看了眼地上的污渍:“需要重新做笔录吗?”

“不用。”她说,“全程录音录像都在,时间节点清楚。他虽然没开口承认,但反应本身已是供述的一部分。”

审讯员点头,开始整理材料。齐砚秋把拼接报告重新装进档案袋,拉好拉链,又检查了一遍密封条是否完好。她将袋子交给值守纪检员:“一旦他恢复意识,第一时间通知我。”

“你还回来?”

“当然。”她说,“这事没完。”

走出审讯区,走廊灯光冷白。江彻并肩而行,低声问:“接下来怎么走?”

“等他醒。”她说,“然后问他,是谁让他改的数据。钱茂才?王世昌?还是更高的人?”

江彻停下脚步:“你不怕他们反咬一口?”

她笑了笑:“怕啊。所以我从来不单独行动。”

她摸出手机,打开邮箱草稿箱,里面躺着十几封未发送的邮件,收件人分别是纪委、审计厅、省人大信访办。每一封都附着不同片段的证据压缩包,发送时间设定在未来三天内自动触发。

“只要我还站着,这些就会一直发出去。”

江彻看着她,忽然说:“你知道吗?你刚才在屋里,敲桌子的频率特别慢。”

“嗯。”

“平时你紧张才会加快,今天反而放得很低。”

她点头:“因为我不急了。他们拖了二十年,现在轮到我们慢慢收网。”

两人走到电梯口,她按下一楼。金属门缓缓合拢,映出她风衣左袖的墨迹,在灯光下泛着暗色光泽。

电梯下行,数字跳动。

窗外雨声渐密。

她的手指轻轻敲了一下轿厢壁。

一下。

停顿。

又一下。

继续阅读:第115章 硬盘密码·二十三次的秘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碰啥都能听,我靠举报一路升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