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4章 砚斋手卷
炎宗2024-01-24 09:493,212

如果可以,卢灿当然想将东马整个制假产业链连根铲除。

这不是实现不了嘛,那就选择招安呗!

“招安”这个词,无论是主动方还是被动方,都不是褒义,却不能否认,最为经济和快捷。

至于招安的隐患……肯定有,朝廷招安对象中的大多数都不会有好下场,但商场不同于官场,利益至上,只要利益一致,都好商量。

招安的本质,就是利诱。

卢灿给出的招安许诺不复杂,嘉丽服饰投资黄蒲两家的服装厂,并提供技术支持,使之成为马来西亚分公司。黄蒲两家在这家分公司拥有一定的股权占比,具体占比多少,需要和嘉丽服饰总部商谈。黄蒲两家尤其是蒲家,从代理商一跃升级为嘉丽服饰的大区货品供应商以运营管理合作方。

同样,卢灿给出前置条件:黄蒲两家必须要把马来西亚仿制嘉丽服饰的风潮压下来。

至于黄蒲两家采用什么方法,或文或武,亦或是打官司……嘉丽服饰不管。

提出条件之后,卢灿没给蒲华成讨价还价的机会——同意,就去香江和嘉丽服饰商谈,不同意……无所谓对方同不同意,只要脑筋正常,就不会拒绝——能成为正规军谁乐意做山寨土匪?

蒲华成沉默了半晌,似乎想要说什么,却被柯嘉逊摆摆手打断。

“蒲叔,我和维文来蒲家,主要是欣赏藏品……其它事,维文不都说了嘛,想合作就去找林嘉义谈……这会儿酒足饭饱,您老是不是……把您家宝贝拿出来,让我们欣赏欣赏?”

这是在插科打诨,柯嘉逊很清楚在马来西亚要清理赝品仿制的难度有多大,卢灿抛出的饵看似香甜,但想要让他满意,恐怕难度不小。正因如此,他担心蒲华成增加要求,驳了卢灿面子。

蒲华成人老成精,呵呵一笑后起身相邀,“倒是有几件藏品,不知能不能入二位的眼。东西在后院,请随我来。”

蒲家大院很大,午餐和茶室都在前院,他家收藏楼在后院,需要穿过长长的木廊道。

这次,卢灿得以一览蒲家大院的全貌。

蒲家大院在整体风格上很接近中国西南沿海一带的特色民居——红砖古厝,但又有所不同。

红砖古厝是明清时期福建沿海一带的大宗族或者大地主所建宅院,马面墙极高,墙体大量使用红砖,混杂部分白石垒砌,即“出砖入石”,非常坚固;屋脊为泥塑的马鞍或燕尾形状,屋顶铺的是红板瓦,檐口为红筒瓦,能部分减损敌人火箭火攻的效果。

这种房屋造型,美观度一般,但易守难攻,是基于明清时期福建海匪严重的特定情况下所形成,现存红砖古厝较为完善的建筑群,一部分在福建,一部分在台北。

在内院的屋落设计上很明显糅合了马来西亚吊楼的风格,即在主体屋子的构建上,屋顶与墙身之间有一定空隙,大量使用木板做墙体结构以减轻建筑重量,地基很高,窗户很大,以便于通风和光照。在楼屋的间距上,也很开阔,便于木屋防火。

蒲家大院虽然没有柯家庄园精致,但占地面积很广。从前院到后院,一行人走了将近六七分钟,穿过十多栋宅屋,不少孩子在院子中嬉闹。蒲华成一边应付别人的打招呼,一边向卢灿几人介绍,这座大院是蒲氏宗族院——蒲家是嘉庆朝中期在蒲莱山落户,距今将近两百年,目前蒲家六百多口人,大多住在这片大院中生活。

卢灿所认为的“收藏楼”,其实是蒲家的“宗祠”,一栋很古旧的庙宇结构红砖房,挂着一块红色牌匾,金字“敬祖睦族”。大门两侧是桃符联,上联:春风碧水双鸥静;下联:旭日青山万马嘶。木质楹联的右侧还有金字题款——“咸淳四年仲夏后村居士题”。

见卢灿站在门口看对联,柯嘉逊也将目光移过去,轻咦一声,扭头问蒲华成,“刘克庄的手迹?这幅楹联翻刻时间不长,蒲叔,难不成贵府上还存着当年的原件?”

他问话的语气,都变得尊敬几分。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南宋诗词名家,福建莆田人。

曾任龙图阁大学士,工部尚书,南宋末期的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词风慷慨豪迈。在诗词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大,是《千家诗》的最初编选者,著有《后村长短句》等文集。

这幅宗祠楹联看起来很新,顶多三四年前翻刻,但翻刻后的笔力依然浑厚,以此推论,应该是对照原版楹联而制,所以柯嘉逊才有此问。

蒲华成笑容中有些骄傲,但还是有点遗憾的摆摆手,“不是!早先的那块,是老祖宗在蒲莱山立足时所刻。更早的那块,已经粉了。”

毕竟是木质楹联,马来的湿度大,木头粉化很正常。

卢灿几人各自惋惜两句,随着蒲华成进入蒲氏宗祠。这是一个单独的院落,门口的影壁上,雕着各种吉祥纹饰,中间为“孝、敬、肃、严”四个字。

绕过影壁,是东西厢房和正堂。

有两名老者在廊下晒太阳,见蒲华成带人进来,连忙起身。蒲华成笑着压压手,也给没卢灿介绍,估计是看守宗祠的不重要人物,径直领着大家进西厢房。

这间房应该是蒲家的“历史展览馆”,东面墙上挂着不少照片,黑白彩色都有,还有一些手绘肖像;西侧是一排玻璃立柜,摆放着一些卷轴、文书以及几件瓷器、金银器;厢房的中间是一张椭圆形的会议桌及十来张靠椅,应该是蒲家重要族会所用。

“卢老板,柯少,你们歇会儿,我这就取……”

卢灿笑着摆摆手,示意对方随意,他自己的目光却落在东墙的那些照片上。东墙照片一共四排三十多张,最上面一排六张,全是双线勾描,还带有一点阿拉伯人的特征,应该就是宋朝到元代的那批蒲家先祖。接下来的一排,多数是碳素素描,间或黑白照,面孔已经完全汉化;第三排和第四排,全是照片,应该是从清末到现代的直系先人。

从这面墙上的照片的传承来判断,蒲家虽然遭遇元末明初两次诛族之祸,但核心苗裔并没有真正伤筋动骨。他们家族应该之前做过预案,毕竟,商人更懂得狡兔三窟的道理。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蒲家可能还真的存有一定数量宋元藏品!

就在卢灿胡思乱想之际,传来柯嘉逊的喊声,“维文,鉴定方面你是行家,你来!”

回身一看,会议桌上已经放着四幅卷轴,蒲建元正在搁置手套和放大镜。

“一起吧。”卢灿笑着抬手,转到会议桌西侧,当仁不让地站到鉴定主位。

蒲建元递来的第一件藏品,是一幅直径将近二十公分的手卷轴,让卢灿有点小惊讶,笑道,“复装?”

所谓复装,并非单纯的二次装裱,而是在原装裱的基础上进行套装。

之所以不拆除原装裱,大多是因为原装裱与画芯结合的太紧密,不易拆装;亦或者画芯附属的后拼接裱头裱尾太多,冒冒然重新装裱会破坏藏品的一体性,索性将原装套在新的装裱之中。

因此像这种复装正品艺术品,往往价值比较高。

正好蒲华成又抱着两幅转轴过来,笑笑接话,“这是我多年前从吉隆坡的一户人家意外得来的,当时已经破破烂烂,装裱手艺不精,只能复装,让卢老板见笑。”

卢灿有些意外,听他的意思,这幅手卷是他亲自动手的?

这老头不仅懂鉴定,还会装裱?

他戴上手套,照例先伸手按了按背装的蓝绢,韧性很好,重装的时间不长,不超过十年,又将卷轴拿起来,看了看两端的孔径,没有发现包头空裂现象,还是有些装裱功力。

抬头笑笑,“蒲老谦虚,这装裱手艺,很见功底,不弱于虎博的装裱修复师傅。”

蒲华成没说是不是他自己动的手,所以卢灿也没有指明。

解开捆束的丝绸扎带,柯嘉逊过来帮忙,按住轴头,卢灿推动背装,向左侧滚动摊平。

手卷,也就是“字”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褐色的裱头贴片。

上面的字迹卢灿无比熟悉——题跋狂人乾隆皇帝的“软脚虾”行书!

内容为“南郊祈谷日,东陆立春时,西母増遐算,北辰迓介禧,有数诗三百,无邪蔽一言,青屏咏春帖,丹扆体乾元。棣通一气转洪钧,日吉欣逢叶悉新,荡荡九瀛知令节,熙熙万物望昌辰”。

盖“涉笔偶值几闲”印——这是乾隆皇帝六十之后经常会使用的“闲章”,也就是私章。

卢灿手指特意摘下手套,手指摸了摸裱头贴片的纸质,为锦棉纸,年代没错,是乾隆所写然后裱贴在正幅之前。

看完乾隆题跋后,卢灿隐约猜到正幅的内容——二十四节气歌,俗称“时令歌”。

清朝的康熙、雍正以及乾隆这祖孙三位,在劝农宣传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表现。康熙安排人重新绘制耕织图,雍正朝有《劝农》名篇合辑,乾隆则重新汇总编辑节气歌推而广之。

这些宣传工具到底起了多大作用,卢灿不是很清楚,但这三位对农耕的态度,还是很认真严谨。

再度推动手卷,露出笔律森严的楷体——“明易二十四节气歌”。

笔迹同样熟悉,是身兼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处领班大臣、吏部尚书等重职的清代名臣张廷玉的手书。

落款“衡臣”,钤印“砚斋”。

继续阅读:第1085章 卢灿用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相宝2:秘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