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支架样品被二次打回之后
来到电动自行车旁,孙路明,把两个支架,斜靠着电动车踏板上面。心想,这样下午带着两个支架,去拜访客户,也不方便。倒不如,把它们送回去,来得干净利落。于是,骑着电动自行车,一路上,小心翼翼,沿着车流人流稀少的人行道,往回跑。生怕支架伸出的部分,把偶尔从身旁穿过的行人碰到,惹麻烦上身。当他在笔直的人行道上,穿过旁边高大的树影,穿过马路一边五六层楼高的建筑物,在四通八达的马路上,回到家时,把两个支架,从电动车上拿下,放到门边窗台的墙壁上靠着。然后,把门关上,骑着车,又往城区方向跑去,去拜访客户去。
当他下午对“浏滨花园”四期工程部的于经理以及其它两个客户,进行跟踪拜访以后,就回家去了。当天晚上,孙路明,就把今天给“滨江南苑”陈总二送支架样品,再次被打回,以及省城的“小天鹅”太阳能公司,在这里面,插了一脚,且送了支架样品,并得到开发商的肯定,以及,后来,自己向陈总请求,把它们公司送的支架样品拿了回来。目的是明天送到公司,要求公司,弄一个与之一样类型的支架样品,送给陈总他们的情况,用电话的形式,向公司杨经理,详细地,作了一一汇报。
“那好,你明天把它们支架送到公司来。”杨经理,在电话里,听到孙路明的情况汇报后,用她那O市的口音回应到。
第二天上午,10点半,上了一个晚上的夜班,并于10点钟起床的孙路明,坐着公交车,把两个支架带回太阳能公司的时候,姜厂长,也在杨经理办公室里。只见他一手接过小天鹅太阳能公司的支架的主干部分,另一只夹着烟的手,托着支架的另一端,用眼睛,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嘴里愤愤地说道:“小天鹅太阳能公司,这个P屎,用了这么一个东西。”
姜厂长,把这个厚重的支架,拿在手里,面对孙路明在一旁的询问,解释说。这个支架的材质是钢板,但其表面,也是经过热镀锌防腐工艺处理。然后,在上面,刷了一层黑漆。
孙路明,站在旁边,见姜厂长,一边愤愤地骂道,一边就其材质与防腐工艺,向自己解释。就问他:“公司有没有这样的支架?”
“有是有。不过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用掉?”姜厂长听了,抽了一口烟,随即,对坐在办公桌边的杨经理说,“杨经理,康佳花园,那个小区的太阳能,用的不就是这种支架?”
“嗯,嗯!”坐在办公桌后的杨经理,听了,朝姜厂长手里拿的支架,看了一下,连连点头地答道。
孙路明站在一旁,见他们二人说康佳花园小区装的就是这种支架。就问“康佳花园小区在哪里?”
“在O市。”姜厂长坐在一旁的沙发上,随即,把支架,靠在一边沙发的扶手上说。
“还有吗?”孙路明的意思,康佳花园小区,还有没剩的这样的支架?
“不知道。”姜厂长,坐在沙发上说。
“哪怎么搞?”孙路明,听了姜厂长的话,望着他说。
“找王总。支架采购,都是王总一手负责的,她应该知道。”这时,坐在办公桌后的杨经理,见了,这样对孙路明说。
孙路明,在太阳能公司,当兼职业务员,这么长时间。虽然周六到公司开个会,但从公司其它员工哪里,知道,王总,平时不怎么在公司。她要么在O市办事,要么出差在外地。公司大小事务,都是由杨经理与姜厂长负责的。杨经理,负责公司行政大小一切事务;姜厂长,负责车间生产一切事情。
见杨经理这样说,孙路明,就把另一个支架,靠在刚才姜厂长放的支架一边,拿出手机,拨响了王总的手机。当她在电话里,听到孙路明的情况汇报后,一边“嗯、嗯”地回应道,表示知道了;一边在电话里说道:“我现在在外地,等我回来,再说吧。”
“那好。”听到王总在电话里这样说,孙路明,随后,就挂了电话。
“王总怎么讲?”姜厂长,坐在一边,问挂了电话的孙路明。
他的意思,王总有没有明确表示,公司现在是否还有这样的支架。
孙路明听了,就笑着把王总刚才在电话里,说的话,对姜厂长与杨经理,说了一遍。
听了孙路明的话,姜厂长,坐在沙发上,把抽完的烟头,朝茶几上的烟灰缸里,掐死了火星,丢在里面,说:“公司前一段时间,有许多这样的支架,不知现在用完了没有。”
见姜厂长这样说,孙路明,坐在旁边的沙发上,并向他递了一支玉溪烟,对他说:“那个支架从哪里弄来的?”
“从浙江海宁采购来的。”姜厂长说。他用手接过烟,用打火机点上,抽了起来。他对坐在一旁的孙路明说,公司,不少太阳能支架,也是按照开发商的要求,从浙江东阳与海宁那边的太阳能支架生产厂家,网上下订单,采购来的。他说,浙江海宁,是中国第二大太阳能生产基地。那里,不仅有许多生产太阳能的厂家,而且还有不少与之相配套的太阳能支架的生产厂家。
“类似于这样的支架,多少钱一个?”孙路明,指着沙发边的“小天鹅”太阳能公司的支架问。
“50元一个,打着天,而且是批发价。”旁边的姜厂长,抽了一口烟,回答说。他一边抽着烟,一边叫孙路明可以上网查查,他说,互联网时代,网上什么东西没有?
姜厂长的意思,互联网时代,网上该有的东西,都有。
“公司为什么不购买设备生产自己的支架?”针对开发商对支架不同的需求的话题,孙路明向坐在一边的姜厂长问道。
姜厂长听了,向孙路明解释开了。他说,太阳能是一个大产业。光一家公司,把太阳能整个的产品,给生产出来,需要占地几千亩土地,投资几十个亿,购买设备,建车间厂房。那哪个公司有这样的实力啊!他说,事实上,太阳能,就象汽车生产厂家一样,自己不是每个零部件,都生产。而是围绕着汽车生产厂家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上下游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厂家。然后,再由这些上下游汽车零部件厂,组成的一个产业供应链,向汽车公司,输送零部件产品。汽车生产厂家,再把这些零部件拿来,围绕着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进行组装,形成大街上跑的一辆辆小汽车。太阳能,也是这样。自己,不是每个零部件产品,都生产。而是由周边相关配套零部件厂家,输送零部件产品,围绕着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进行组装,然后贴上自己的商标,打上自己的品牌。姜厂长介绍说,前年,他和赵总王总,到中国第一大太阳能生产基地山东德州考察,那里主要的太阳能厂家有皇明、桑乐、力诺瑞特、清华阳光等全国知名品牌的大的太阳能生产厂家,周边分布着与之相配套的许多零部件的生产小厂商。有生产研发集热器吸热膜的黑铬与蓝膜的厂家,有专门生产水箱搪瓷内胆的专业厂家,还有专门生产彩色钢板的,等等。它们这些专业的厂家,围绕着哪些一线品牌的大太阳能厂家,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产生规模效应。
“哪才叫规模呢!”说到山东德州的太阳能产业集群,姜厂长,抽了一口烟,嘴里不由地赞叹道。
孙路明坐在一边听了,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山东德州,这个占地5000余亩的中国太阳能城,到底是有怎样的规模,被称为“中国太阳谷”;它又是怎样将太阳能产业,细化发展成一个产业集群的。
“你以为哪些一线品牌的太阳能的小零部件,支架,热介质丙二醇,乃至水箱里的一个电热棒,都是它们自己生产的啊?”介绍完太阳能的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姜厂长最后不无调侃地轻声地说,“你傻啊?”
坐在一旁的孙路明,听了姜厂长的介绍,尤其是最后一句揶揄,禁不住地咧着嘴笑了。
“它又没有生产车间,都是从外面把相关的零部件产品采购回来,然后进行组装,贴牌的!”说到省城小天鹅等二三线品牌的太阳能,姜厂长不无感叹地说。他说,现在太阳能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一线品牌与二三线品牌的太阳能,质量相差不大,里面的构造与产生热水的热交换原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一线品牌,在市场上,名声响,是因为它在广告上,舍得投入。其材质,技术,零部件产品,和安南太阳能,都是差不多的。仅此而已。
在杨经理办公室,孙路明和姜厂长,聊了好一会儿。接着,跟着姜厂长后面,把小天鹅太阳能公司的支架样品,拿到他办公室里,以便王总回来时,由姜厂长递给她看。另一个支架,则放在样品展台上,供以后给开发商考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