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纯属虚构
七月初七,天还乌暗,林厝内便有了动静。
“阿弟,猛醒!今日是你出花园个日子,还睡到猪样!”阿嬷掀开蚊帐,手指戳着孙儿的额头。
十五岁的阿弟揉着眼睛坐起,心里既期待又忐忑。在潮汕,男子或女子十五岁便是“出花园”,告别童年,步入成年。这一日需请算命先生择吉时,行礼仪,关系一生运势。(无论男女都一样)
厅堂上早已摆满各式贡品:红桃粿、发粿、三牲、糖葱薄饼...香烟缭绕中,阿弟被按在红木椅上,穿着新做的红衣红鞋,活脱脱一个红包成精。
“先生来了!”门外有人喊。
只见一瘦长老先生踱步进来,戴圆墨镜,持罗盘,山羊胡子灰白相间。这便是远近闻名的半仙。
半仙让阿弟报上生辰八字,指节分明的手指在掌心掐算,口中念念有词:“甲子年、癸酉月、戊寅日、丙辰时...”
忽然,他眉头一锁,又重算一遍,额上渗出细汗。
“先生,怎呢事?”阿嬷察觉不对,忙问。
半仙摘下墨镜,眼神闪烁:“阿嬷,恕我直言,孥仔这个命...今日不宜出花园。”
满堂哗然。
“怎呢不宜?”阿弟父亲跨前一步,声如洪钟。
“今日虽是好日,但与孥仔八字相冲。若强行出花园,恐有灾厄。
不妨事。潮汕人有句老话:“冲一冲,旺三冬。”这八字相冲,未必是劫,或许是运。
阿兄阿姐若是心内过意不去,我这里倒有几个老辈人传下的法子,可保孥仔平安顺遂,将“冲”化为“旺”:
半仙开始换色改运:让孥仔即刻换一身衫裤。最好是红色、黄色的衣或袜子,藏于衣内,谓之“内里红,运不同”,以喜庆之色压伏暗冲。
.佩物挡煞:找一枚古钱币(如“康熙通宝”为佳)或一块小桃木,用红布包了,放在孥仔贴身衣袋中。出门前,在家门口用榕树叶水轻轻洒一洒周身,说一句“清水泼过,百无禁忌”。
今日虽是整体相冲,但可查查是否有“冲中带合”的吉时(如上午的辰时、巳时)。在此吉时内行关键礼仪(如拜公婆母、跳胶掠)。
在祭拜公婆母时,多备一份纸钱香烛,诚心禀告:“今日小儿出花园,虽有微冲,但诚心乞请公婆母作主,转冲为合,遇难成祥,日后必当厚谢。”请老人家保驾护航。
午宴时,必上一道全红的菜式,如红焖猪蹄或红壳桃粿,让孥仔第一个动筷,谓之“以喜冲煞”。席间,让孥仔多吃几颗红枣,寓意“早运亨通”。
索性今日不行大礼,只当家庭小聚。待日后另请明师,专为孥仔择一个上吉之日,补办“出花园”的核心仪式。这在老例中也是有的,称为“补运花园”,一样圆满。
祝孥仔今日之后,脱去稚气,踏出花园,人生路上,步步安康,万事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