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五月节
方莹huang2025-09-04 14:342,386

“阿嬷,阮来咯!”

阿妹推开老厝的红漆木门,一股熟悉的栀粽香气扑面而来,五月节的老宅子里却透着阴凉。

“妹尼返来啦?”阿嬷从厨房探出身来,手里还捏着一把糯米,“快来帮手,粽叶爱浸水,米爱淘。”

阿妹放下行李,走进厨房。阿妈正蹲在地上整理一大捆菖蒲和艾草,抬头看了她一眼:“无事咯?终于记得返来。”

“妈,我特意请假回来的。”阿妹轻声说,接过阿嬷手中的活计。

十岁的小弟弟蹦跳着进来:“阿姊!阿嬷说今年要教我拜祖!”

阿嬷笑着用潮汕话说:“憨囡仔,拜祖是大事,着有诚心。”

厨房里,三代女人开始忙碌。阿妹负责洗米,阿妈准备馅料,阿嬷坐在藤椅上指挥。

“咸粽爱放香菇、虾米、猪肉、咸蛋黄;甜粽爱用豆沙芋泥”阿嬷一样样指点,“最重要的是栀粽,爱用栀子水浸米,金黄色,清热解毒。”

阿妹注意到阿嬷的手有些颤抖,包粽子时不再像从前那样利落。

“阿嬷,我来吧。”她接过粽叶,学着记忆中的手法折叠。

“无要紧,慢慢来,包粽如做人,要扎实,但不能太满,留点空间,等下去煮才会熟透。”

傍晚时分,阿妹出门买祭祖用的物品。街上早已弥漫着节日气息。家家户户门前挂起菖蒲艾草,小摊上堆满粽料和香烛。

“阿妹尼?是汝啊!”

她回头,看见阿兄推着自行车站在不远处。车上载着龙舟桨,人晒得黝黑。

“阿兄!汝今年选上划龙舟了阿?”阿妹用潮汕话问。

“是啊,今年有我了!”阿兄笑道,“今年咱村里龙舟队缺个鼓手,我自己推荐自己就上了。”

阿妹愣住了。小时候,她常跟着阿嬷去看龙舟,最喜欢那震天鼓声。阿嬷说:“龙舟鼓一响,灾祸全部散。”

“个你欢喜,我哩无变,年年无我。”

“怕乜个!慢慢来!”阿兄眼睛亮亮的,“明早六点,江边训练,来看我?”

回到家,阿妹跟阿妈提起阿兄叫她明早去看他龙舟训练的事。

“看他?”阿妈皱起眉头,“汝知否端午前后若忙否?爱包粽、爱祭祖、爱准备各种物件,哪有时间去做耍?”

“唔是做耍,是传统啊。”阿妹争辩。

阿嬷从里屋出来:“奴仔爱去看打龙舟鼓?”

阿妹点头:“阿兄说今年他是鼓手。

阿嬷沉默片刻,忽然哼起歌谣:“五月节,鼓声响,龙舟下水闹洋洋。”她看向阿妹,“去咯,囡囡,阿嬷年轻时也打过鼓。”

阿妈还想说什么,被阿嬷一个眼神制止。这可能就是血脉压制

第二天清晨,阿妹来到江边。龙舟已经停在岸边,船头雕刻着威武的龙头。阿兄和几个青年正在做准备。

“来啦!”阿兄招手,“大家记得否?这是我阿妹,以前同阮一起玩耍过。

休息时,阿兄递来一瓶水:“记得否?高二那年,汝偷偷来看,被老师抓到,还是我替汝背的锅。”

阿妹笑了:“其实老师知是汝替我,后来找我谈话了。”

“什么?那我还被罚扫一个月教室!”

两人笑作一团,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

阿妹看完回来,发现阿妈在厨房忙得团团转。栀粽的米泡过了头,有点发酸;祭祀用的三牲还没准备齐全。

“我来帮手。”阿妹洗净手,自然地接过阿妈手中的活。

阿妹按照阿嬷教的方法,重新泡米调馅。阿妈在一旁看着,神色逐渐缓和。

“汝怎会这些?”阿妈终于问。

“阿嬷教的。”阿妹低头包着粽子,“伊说包粽如做人,要扎实但不能太满。”

阿妈沉默许久,终于也拿起粽叶:“汝阿嬷年轻时很叛逆,是村里第一个女鼓手,第一个开车的女人,第一个自己做生意的。”

阿妹惊讶地抬头。

“我反对汝看龙舟训练,是惊...”阿妈停顿了一下。

“我知啦。”阿妹轻声说,“在外面时,每到端午,我就特别想念厝里的鼓声和粽香。那不是思乡,是觉得自己的一部分丢在了这里。”

母女俩相视一笑,多年的隔阂在粽叶的清香中渐渐消散。

端午节那日,天未亮,阿妹就起床了。

江边人山人海,十多条龙舟在江面排开。阿妈推着阿妹阿嬷来到岸边,小弟弟兴奋地蹦跳:“阿兄加油!”

比赛开始前,龙舟先巡游江面,驱邪祈福。阿兄打起鼓点,引领龙舟前进。岸上的人们向江中大声欢呼,祈求风调雨顺。

正赛开始,来自对岸的龙舟实力强劲。枪声一响,龙舟如箭射出。阿兄抡起鼓槌,敲出传统的古老节奏。渐渐加快节奏,但保持着独特韵律,桨手们仿佛被注入新能量,龙舟开始加速。

最后冲刺阶段,阿兄的鼓声如暴雨般密集。在震天欢呼中,他们的龙舟以微弱优势率先冲过终点。

胜利的喜悦中,阿兄看见岸边的阿嬷站了起来,苍老的手在空中打着拍子,眼中满是泪水与骄傲。

当日的晚上五点左右,全家一起祭祖。供桌上摆满了粽子、三牲、水果。阿嬷主持仪式,用潮汕话吟诵古老祝词:

“列祖列宗在上,黄氏子孙在此祭拜。 五月节到,粽香飘,保佑子孙代代贤。 龙舟鼓声驱邪祟,栀粽清香保平安。 传统文化传落去,子子孙孙代代精神万万年。”

阿嬷点燃香烛,带领全家三鞠躬。阿妹注视着祖先牌位,忽然感到一种莫名的连接,仿佛透过缭绕的香烟,看到了历代先人的面孔。

祭毕,全家人围坐吃粽子。阿嬷特意挑了一个栀粽给阿妹:“食啦,清热解毒,阿妹从小除了咸粽其他味道的不爱吃,但是阿嬷拿的每次都吃。”

阿妈轻声说:“明年祭祖,汝来主持吧。” 阿妹惊讶地看着阿嬷。

“传统爱传落去,”阿妈微笑,“阿嬷年纪大了,我也老了,该汝接棒了。”

阿嬷点头:“祭祖唔只是仪式,是让阮勿忘根。无论走到哪里,知自己从何而来。”

回外面城市前,阿嬷将一对仪式感的圣杯交给阿妹:“这是汝祖传的圣杯,现在传给你。无论去到哪里,有不懂的问祖上。”

阿妹接过圣杯,发现上面刻着一行小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阿妹悄悄塞进行李一大包粽子:“冻箱里可以放久一点,想厝时就蒸一个食。”

小弟弟抱着她:“阿姊,我要跟你一起!”

大家都看着小弟弟笑了。

高铁上,阿妹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手机响起,是阿兄发来的消息:“有回来记得过来喝茶。”

阿妹微笑回复:“一定。”

阿妹打开录音,播放祭祖时录下的阿嬷吟诵祝词的声音。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老厝厅堂。

无论走多远,那声音永远在血脉中回荡,呼唤着游子归来。这就是传统的力量——它不会随着时间消逝,只会在传承中愈发鲜活。

阿妹打开笔记本,开始记录这个端午的故事。标题页上,她用工整的字写道:

“在潮汕,阮唔叫端午节,阮叫‘五月节’...”

继续阅读:第10章 七月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孥仔与老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