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住在了仓库的空房里。
地上铺着干草,上面放个草席,再盖个薄被,就能对付一晚上。
这都比住在勾栏院好上千倍,万倍!
当晚,六人还吃上了热腾腾的白面馒头,喝上了热腾腾的母鸡汤。
几乎是时隔二十年的第一次!跟做梦一样还有些不真实!
六人感动的稀里哗啦。
哭了大半晚上才睡着。
病重的莞娘不知是换了环境,还是药起了作用,竟渐渐好了起来。
次日一早,天将亮,六人就整整齐齐的站在了苏梅家院外。
宋家村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年轻人集合去跑步。
南锦璃也得带领自己的小学生训练了。
她跑出院子,笑眯眯的冲六人挥手:“婆婆们早上好~”
六人赶忙热情的回应,心里都是又爱又羡慕。
“兰姐命真好啊,这小外孙女是我见过长得最好看的。”
“是啊,比咱们楼里那些小姑娘都好看。”
“呸呸呸,这可是兰姐的小福星,楼里那些姑娘哪能跟小福星比!”
“是我说错话了,我掌嘴。”
“这宋家村,咋跟其他村子不太一样?”
“昨晚上我就发现了,各个都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样,大半晚上了还在地里忙活。”
“不管咋说,咱们来了这,就一定要好好干,千万不能给兰姐丢脸!”
“……”
苏兰把手上事情干完了,便走了出来。
恰好钱氏跟着几个长工往地里走,便问道:“婶婶,这些婶婶干嘛的啊?”
苏兰笑着道:“都是我姐妹儿,来给我帮忙的。”
长工打着招呼,就下地了。
六人悄悄松了口气。
没人怀疑她们的身份,也没人瞧不起她们,她们只觉得在这,呼吸的都是自由的空气,浑身都有了干劲。
“兰姐,我们干啥啊?”
苏兰便把六人喊进了屋里,开起了小会。
等南锦璃回来吃早饭的时候,苏兰已经把活计分配好了。
大家都坐在桌边吃饭,苏兰就直接说了。
“从明天开始,长工的伙食就可以管上了。”
“莞娘识字,也懂一点算术,以后食材采购和记账就由她负责。”
“碟儿,柳儿,葵儿,都会做饭,她们三就负责掌勺。”
“莲儿,喜儿就打下手吧!”
苏兰私底下问过她们,是想包下这个活计,还是想拿工钱?
包下的话,就按照一个人三文的伙食费给她们,她们负责每天做一顿饭,不能太差,多出的伙食费,就是她们的收入了。
要是拿工钱的话,每人每月五吊钱!
六人一听五吊钱,都倒抽凉气,一致想拿工钱。
只有莞娘盘算了一下后,想包下活计。
其余人都知道莞娘最能精打细算,她若想包,只怕包下活计工钱更高,就都跟着莞娘包活计了。
苏兰直接给了她们九吊钱,“这是接下来三天所有长工的伙食费,你们先尝试做几天。”
莞娘将手擦了又擦,紧张的接下了吊钱。
下午,苏梅便把所有长工召集起来说了这事儿。
“明天大家再来上工,可以拿上碗筷,中午就不用回家吃饭了,我们把大家的午饭管上了!”
所有长工都不可置信!
“我们这上百人呢!都能管上吗?”
“苏地主,是免费的不?”
“收钱的话我就不吃了,我家离得又不远。”
苏梅大声道:“当然是免费的!大家尽管在作坊吃,以后就不用来回折腾了,这样也能早些上工,早些将作坊建起来!”
尽管苏梅如此说,不少人还是不太相信。
往回走的路上,还在小声议论。
“苏地主虽然大方,但肯定不会给咱们这么多人管饱。”
“万一只有一碗清汤糊糊,那还不如我回家吃呢!”
“先把碗筷带上吧,免费的东西不吃白不吃。”
“苏地主这是嫌咱们回家吃饭,耽误时间吧?”
“也正常啊,咱们拿那么多工钱,中午还要耽误一个时辰,苏地主不也没说啥,还管上咱们的午饭了吗?”
“……”
次日。
三口大锅便在作坊工地的西南角搭了起来。
一口大锅蒸白面馒头,两口大锅熬着骨头汤。
那香味,顺着风就往工地飘去,所有长工都在吞咽口水。
“好香啊!”
“有肉!好像还是袍子肉!”
“还有馒头!是细面馒头!”
“天呐!!这不会就是咱们的午饭吧?”
朱工匠也忍不住咽了口口水,朝着香味飘来的方向望了眼。
“我看大家都饿了,那上午就到这,下工吧!”
长工都迅速放下手里的活计,一窝蜂的拿上碗筷往西南角跑去。
苏兰苏梅站在入口处,大声喊道:
“左边是馒头,右边是羊骨粟米糊,排好队,一个个来。”
“大家不用着急,每个人都能打一碗羊骨粟米糊,拿两个馒头,管饱的!”
左边桌子上放着个大簸箕,里面全是冒着热气的大白面馒头。
右边两口大锅里是掺了粟米的羊骨汤,咕噜噜冒着浑白的泡,时不时滚上来一些黄色的粟米,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最后一把葱花香菜撒下去,那羊骨粟米糊的香味愈发浓烈了。
不少人的口水竟当场流了出来。
“这也太香了!吸溜吸溜~”
“苏地主真大方啊!这羊骨汤煮的粟米糊糊,我过年都吃不上一口!”
“这馒头,咋这么大这么软!我还从没吃过这么软乎乎的馒头!”
“好吃,好吃,太好吃了!”
“……”
几个掌勺的,都激动又开心。
“好吃你们就多吃点。”
“馒头管饱,不够了再来拿。”
“明儿个,还有肉哩!”
苏梅也笑着大声道:“不是我大方,是婶婶们大方,你们这顿饭都是婶婶们在负责,这羊骨可是婶婶们特意去大强家买的,买了大半只袍子腿呢!骨头熬成汤,羊腿肉剔下来剁碎,跟着粟米熬在里面,大家都能吃得上!”
一时间,各个都称赞起婶婶们大方。
几人也都乐开了花,许多年没有如此开心过了。
她们为了这顿饭,可下了不少功夫。
看似丰盛,还能管饱,实际也并未花到多少钱。
柳儿最会蒸馒头,就在村里买了二十斤细面,花了一百个铜板,蒸了接近三百个大馒头!
为了让东家更满意,莞娘提议至少要有一个荤菜。
起初几人都摇头否决,毕竟她们都很难吃到一口荤菜,咋可能在大锅饭里加入荤菜。
最后莞娘打听到,村里有家猎户时常卖一些猎物,她去的凑巧,那猎户家刚好还剩半只袍子,也就是野山羊。
她直接买了一条腿,花了四十个铜板。
又买了粟米,各种调料,以及柴火……总共花了不到两百文。
听兰姐说,之后可能还要再管两三百人的伙食……
她们简直不敢想,以前觉得最难赚的钱,往后有多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