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鱼一沾枕头便瞌睡不断,没等楚穆尧靠近,她便已经沉沉进入梦乡。
楚穆尧伸手捏住她鼻子时,她睡得正酣,突然被人打扰,本能的挥手,嘟囔了一句,“别闹,富贵。”
“唔。”姜小鱼骤然睁眼,脸涨得通红,不明所以得瞪着此刻正双手牢牢扼住她脖颈的楚穆尧,“你、你又发什么疯。”
“富贵,是谁。”
姜小鱼不明所以,“你说什么呢?我不知道!”
“你刚才说了一句‘富贵,别闹’。”楚穆尧加重手中力道,“姜小鱼,除了崔珣、富贵以外,你还勾搭过谁?”
这简直就是一场无妄之灾。
姜小鱼根本不记得什么富贵,刚才那一声嘟囔,只是她熟睡后,本能的、无意识发出的。
她更不知道楚穆尧为何好好地又发疯!
她抬脚,想要踹向楚穆尧两腿之间脆弱处。
但她的举动被楚穆尧看穿,脚刚刚抬起,便被他的大腿牢牢的夹住。
直到姜小鱼意识开始模糊,楚穆尧才松开手。
“姜小鱼,本王耐心有限,莫要再使你那些不入流的小手段来试探。”
他的手轻轻地抚过她的面颊,修长的手指挑起她的下巴,“再有下次,本王直接拧断你的脖子。”
身下的姜小鱼,脆弱而又单薄,好似只要他再稍稍一用力,她便会随时断气。
那双本是透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丹凤眼,此刻眼底淌过丝丝恐惧。
他猛地收手,翻身躺下,不再言语其他。
静谧的屋内,此刻只剩下他们二人此起彼伏的呼吸声交缠在一起,奏出一首别样的夜曲。
姜小鱼本以为被楚穆尧这么一搞,她一定会躺尸到天亮。
谁曾想……
听着楚穆尧一起一伏,不急不缓的呼吸声,她竟然就睡着了。
他们二人一夜好眠到天亮,直到修竹前来叩门。
“王爷,出事了。”
楚穆尧骤然睁眼,看着怀中睡得正酣的姜小鱼,一时之间竟有些恍惚。
他明明记得昨夜他们两人是背靠背的睡着,什么时候,姜小鱼睡到他怀里来的?
门外修竹的叩门声再度传来,“王爷,您醒了吗?”
“等会。”
楚穆尧抬手,轻轻拍着姜小鱼的面颊,“醒醒,伺候本王洗漱。”
早在修竹叩门前,姜小鱼便醒了。
在看到她与楚穆尧睡姿的那一刹那,她头皮发麻,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怎么会睡得着?
又是怎么睡到楚穆尧怀中的?
就在她思考着该如何在不惊动楚穆尧的情况下挪出他怀抱时,耳尖的她听到了门外修竹的脚步声,这才闭眼装睡。
她明明应该最忌惮楚穆尧,为何与他同榻而眠,丝毫没有负担?
反而睡得理所当然?
她都有点开始怀疑自我。
难道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是愿意相信楚穆尧的?
*
县衙内。
县令崔定慌乱无神地来回走着,“那些土匪是与咱们崔家有仇吗?”
“不然为何单单只劫咱们崔家的货物?”
“冷静!”崔鸣眉头打结,一时半会也没想通各种关节。
“眼下最重要的是尽快筹集到药材、粮草。”
黄石县城门被封锁,所有人只能进不能出。
一县百姓,每日吃喝皆是消耗。
以县衙储备以及黄石县各商户囤货来看,七日后,城内储备变会消耗殆尽。
崔鸣在封城前,派心腹回清陵,令家中耆老在清陵筹措粮草、药草和一些生活必须品运来黄石县。
本是万无一失之事。
“将事情仔细同本王说一遍。”楚穆尧疾步走来,不等崔鸣、崔定行礼便开口问话,“负责押送的人可曾打探到那些土匪是何山寨的?”
崔鸣、崔定互看一眼后,崔定应着头皮开口,“负责押送的是我们崔家自己的镖队,镖师常年走镖,经验丰富。”
“我们崔家与清陵附近各处绿林好汉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
“出事后,领镖的镖师便派人去附近的山寨都打听过了,今日未曾有寨子出过人。”
楚穆尧的视线直接落向坐在崔定身侧的崔鸣处,“你怎么看?”
“今日土匪明显是冲着我们崔家来的。”
崔鸣的面色苍白,自打他担任崔家家主后,祸事不断。
此次事情若不能妥善得到解决,怕是族中一干耆老、兄弟叔伯都会以此为由头寻他麻烦。
“据在场的镖师道,官道当时并非只有我们崔家一支队伍,但那帮土匪并未对前后的队伍动手,只单单截了我们崔家。”
崔鸣对着楚穆尧作揖行礼,“王爷,此事事关黄石县八万百姓的未来,还请王爷派人出城,仔细详查,定要将这般匪徒绳之以法。”
“只针对崔家?”楚穆尧挑眉,“你们崔家最近可有得罪什么人?”
崔鸣的视线直勾勾的看着楚穆尧。
他们崔家最近只得罪过两个人,一个便是眼前的楚穆尧,还有一个便是如今跟在楚穆尧身边的姜小鱼。
崔鸣并不认为姜小鱼有这能耐,能够指使悍匪行事。
最重要的是,姜小鱼如今行动受限,一言一行,皆在楚穆尧的监控之下。
她就算有这本事能够买通土匪们,却也没有机会出手。
至于楚穆尧,崔鸣想不到他这么做的理由。
若楚穆尧不在意黄石县百姓的安危,又怎会在下令封城前不离开,而是留下来与崔定、黄石县百姓共患难?
要知道,楚穆尧多留在黄石县一刻,便多一分感染疫症的风险。
“没有。”崔鸣摇头,“我们崔家行事一向光明磊落,从未得罪过任何人。”
崔定听后,却不这么认为,“大公子,事无绝对,这些悍匪明显就是针对咱们崔家。”
“您要不再好好想想?”崔定好意提醒着,“也许不是咱们留在清陵的崔家子弟所为?”
“最近崔家的邸报内可有什么异常之处?”
崔鸣沉着脸,不悦的扫过崔定。
崔定脖子一缩,这才意识到他说错话。
楚穆尧轻笑一声,“不愧是世家之首的清陵崔家。”
这邸报是朝廷传抄诏令、奏章等,以报于诸藩王的。
“厉害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