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丸硕没有起身,只坐在席间回话。
“不过一时恍惚,想起故人罢了。”
这话一出,众人便都更安静了。
厉燚太阳穴猛然一跳,他在这儿能有什么故人?说的不就是昭和!
厉燚有意不接话,视线扫过身前心思各异的大臣们,话出口时带了几分温和。
“那就好,孤还担心招待不周。”
厉燚故意不问。
然而他不接话,不代表乌丸硕不会自己往下接着说。
“宴上可是少来了谁?”
众人心中暗道,这得看你想让谁来了。
“并无。”
厉燚亲自倒了一杯酒,银白的酒壶露出一缕银线,一分不差的倒入了小巧的银酒杯里。
“未曾得见大魏公主。”
乌丸硕还是说出来了,他突然直视着厉燚,面上也露出了王的锋芒。
厉燚一口饮尽杯中酒,蓦地笑了。
“大汗怎么可能没见过?孤的王姐在大月论辈,也算是你的母亲了。”
气氛一瞬间称得上紧绷,便是巴尔吉和图库鲁都知道这话不怀好意。
那厉燚是什么?
乌丸硕的舅舅吗?
小巧的银酒杯在厉燚手中几乎被捏变了形,上面镂空的花纹硌着他的手心,即使是这样,也抑制不住心里的杀意。
乌丸硕怕是想死了。
令众人惊讶的是,乌丸硕竟也没生气,他一边示意巴尔吉和图库鲁不要闹事,一边终于站起来向厉燚回话。
“两国风俗不同,若按我们大月论起来……”
竖子尔敢!
这话非但没让气氛缓和,反倒还添油加醋,厉燚的杀意所有人都感受到了。
千钧一发之时,却有人忽然进了大殿。
“我来迟了,陛下恕罪。”
这句话跟上次围猎说的一样,进来的人也是上次围猎的人。
也有不一样的,不一样的除了场景,还有时间。
她这回可是真来迟了。
不过,陛下让荣敏公主来了吗?
气氛没有那么紧绷,却显得愈发古怪了。
乌丸硕安静的退回到他自己的座位上,厉燚也松开了手里已经变形的酒杯。
席间没有昭和的位置,厉燚正要让杨有福安排,乌丸硕就已经让巴尔吉和图库鲁挤在一团,把他身边的位置空了出来。
昭和的脚步似是一顿,金丝莲绣鞋一迈,便也还是若无其事的坐在了乌丸硕的身边。
歌舞方才早已随着气氛紧绷而结束了,眼下公主入席又重新开始,宴会的菜也重新上了一次。
唱的继续唱,跳的继续跳,众人却都不敢继续说了。
然而昭和不惧,“如此好酒好菜,今夜一醉方休,不知皇宫里可还能留我?”
明显是玩笑之语,明显不那么好笑,众人却纷纷乐了,推杯换盏着依旧。
厉燚望见她,勉强笑道。
“只要孤在,就能留阿姐。”
昭和没有再回话,只是举着酒杯摇摇朝厉燚一敬。
她额间的花钿是海棠,发上的长钗也是海棠,起身举杯间,便似海棠迎风。
几乎是整个大殿的焦点。
一口饮尽且重新落座,乌丸硕提着酒壶又给昭和倒满了,人只是默默的不说话。
“多谢大汗。”
平静的声音,陌生的态度,以及……
鲜明的立场。
“不必。”
乌丸硕闷声回应,于是昭和真的不再与他说话了。自饮自酌了几杯,又动了面前的几道菜。
乌丸硕只喝酒,一口又一口,一壶又一壶。偶尔目不转睛的盯着她看,只能看见她颈边金银牡丹耳坠晃动,映衬着皮肤雪白,勾勒出侧脸更美好的弧线。
于是多少斤酒喝下去都不醉的人,却觉得只这样看着她,便已微醺了。
酒不醉人人自醉。
“大汗看着我做什么?”
昭和话中没有娇羞,只是平静的发问。
“我……没看。”
乌丸硕呐呐,又闷了一壶酒,旁边的小太监马不停蹄的又补上一壶。
巴尔吉和图库鲁都惊呆了,大汗明明就是看了,还不承认。
厉害了我的大汗,您还学会狡辩了?
昭和沉默了,像是也不想跟他进行无意义的争辩。她素手端起自己桌上还未吃的金银果,放到了乌丸硕的桌子上。
殿上的众人看着你来我往,说的高兴,其实眼都在长在他们三人身上。
昭和只当没发现他们的暗地打量,“别喝了,贡酒后劲儿足,金银果解酒。”
乌丸硕立马捻了一个放在嘴里,“我正好有些醉了,多谢公主关心。”
巴尔吉看着都觉得大王厚脸皮,这点儿酒对他来说都是毛毛雨,更不要说在族里斗酒赢过所有人的乌丸硕了。
还关心?这才来了魏国几天呀,说话就这么文绉绉的了。
图库鲁这个老实人都发现不对劲儿,他悄悄的凑近巴尔吉,嘟嘟囔囔的咬耳朵。
“大王真不要脸,想吃金银果也不拿我们的,还去抢女人的。”
巴尔吉沉默了一会儿,虚弱的笑了。
“你说的对。”
图库鲁果然是老实人。
“公主认为,大月和京城哪个好呢?”
尽管心中已有答案,乌丸硕还是固执地问着,眼睛里都写满了认真。
“大汗自然认为是大月好,因为那是大汗的家乡。”
昭和没有说完,像是在照顾两国邦交,然而未尽的话语里,早已表明了真实看法。
她自然认为是京城好,因为生于斯,长于斯。
“公主说的对。”
他们都没有再说话了。
上方的厉燚一个人坐在那里,听不见众人在说什么,看着阿姐和乌丸硕相谈甚欢。
终于,这一场食不知味的宴会可算是结束了,大臣们纷纷告退,没一个愿意留下来。
真正在宴会上吃饱的,应该也就巴尔吉和图库鲁了。
“有事与魏皇商讨。”
乌丸硕起身。
殿上只剩下了厉燚、昭和,还有乌丸硕三个人未走。
厉燚等着这一刻多时了,他料到大月必有事相商,而且还是重要到足以让大月新王奔赴千里的国之大事。
“请大汗移步上书房吧。”厉燚又示意身边的杨有福,“请公主到落华宫去。”
“我自己去就是了,不敢劳烦杨公公。”
昭和又朝厉燚行了个礼,径自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