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十月革命后,随着圣彼得堡一声炮响,一个叫苏维埃的政权莫斯科宣告成立。
之后,乌米扬洛夫连续两年致电中国北洋政府,提出归还中国领土的建议,但无一例外地都被北洋政府直接拒绝了。收复故土,这是留名青史的大好机会,北洋政府为何就如此“糊涂”呢?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乌米扬洛夫在提出归还故土的时候还额外附加了两个条件,正是这两个条件让北洋窥探其中的陷井,于是直接加以拒绝。
其一是承认并尊重苏俄的合法地位;二是要求中国主动撕毁之前与其他帝国签订的每一份不平等条约,以展现出对帝国主义的排斥。
初看很合理是不是?
不妨先看第一点要求,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尚处于襁褓之中,立足不稳,国内经济凋敝,国外的主要敌人就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可谓是内忧外患。为了喘口气,列宁上台之后就迅速地将俄国与一战撇得一干二净,暂停一切战争活动,借以休养生息。
同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还面临着第三个敌人:残存的沙俄势力。经济可以靠发展解决,西方列强的打压可以靠求和暂缓,但是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沙俄势力却不得不防。
可是,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在国际社会上孤立无援,沙俄势力该靠谁来防呢?于是乌米扬洛夫想到了东方的邻居中国。
巧合之处就在于,沙俄势力的聚集地都集中在从中国抢夺过去的领土中,只要将这些领土还给中国,那么便能借北洋政府之手,处理这些封建残余,可谓是绝妙的借刀杀人之策。
北洋政府军队的战斗力算不上弱,倘若与沙俄的残余势力斗上一斗,胜负尚未可知。但就第一点要求,也不能算是北洋政府拒绝的理由。真正的问题,在于乌米扬洛夫提出的第二点要求:“中国主动撕毁之前与其他帝国签订的每一份不平等条约”,这意味着中国将向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宣战。
经过满清的颓废之后,中国上下萧条无比。倘若说还能有勇气和败军沙俄战上一战,那么站在诸多列强的对立面,显得非常不现实。北洋政府显然无法接受这样抉择的后果,因为到时候丢失的可能不仅仅是沙俄侵占的土地,甚至还要失去更多。
最重要的是指乌米扬洛夫想要废除的条约,仅仅是《中俄密约》和《辛丑条约》两个。那些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签订的条约,并不在废除的范围之内。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北洋政府作为孱弱中国的代表,每一个抉择都要慎之又慎。是为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赌上一把,还是韬光养晦、拒绝战事呢?看起来是后面的选择更实际一些。
因此,在些许思考之后,北洋政府断然回绝了乌米扬洛夫的“好意”。
白灵握着拳头听完黑娃的解释,气愤道:“这不是耍着我们玩吗?”
张开凤苦笑道:“国之弱小,如之奈何?”
“这个世界本质上就是弱肉强食,落后就会挨打,会受人欺负。指望别人无条件把已经吞进肚子里东西归还给你,无疑是痴人说梦。必须自己强大起来,亲手把失去的东西拿回来。”
白灵恨恨道:“哥,连本带息,不能白白便宜了他们。”
…………
七月初,农忙初始。黑娃在视察途中接到吴佩孚的电报,邀约他到商南县紫荆关镇会面。
“报纸,把近期国内所有能收集到的报纸都找来。”黑娃心里一咯噔,出来沿途视察半个月了,他消息有些闭塞。
乡公所里,黑娃放下手里最后一份报纸,果不其然,直皖之间要开战了。日前吴佩孚与南方的“护国军”共同组织“救国同盟军”。计划在推倒皖系之后,驱逐徐世昌,另组南北统一的政府。
同日,段祺瑞也在团河成立“定国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调徐树铮回京担任参谋长,段芝贵为第1路司令兼京师戒严总司令,曲同丰为第2路司令兼前敌司令,魏宗瀚为第3路司令,并强迫徐世昌宣布了惩办曹锟、吴佩孚等人的命令。
吴佩孚部放弃豫西和湘南,和南方军政府相约,直军开拔时,由湘军接收其防地。并率部沿京汉铁路返回驰援保定,此时部队正在河南行军。
“回电,弟于今晚到。”
结合国内态势,吴佩孚此时找自己的目的已经很明了了。赶赴商南县的途中,黑娃坐在车里反复斟酌要不要投机一把,直皖之战的结果他知道,直系大胜,段祺瑞通电下野。但战争的具体细节他不知道。前世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很少,他也只知道个大概。
紫荆关,三省交界的凉亭里,黑娃见到了等待着的吴佩孚。
“济民,皖还是直?”
这是吴佩孚见他第一句话,黑娃吞下嘴边寒暄的话语,道:“兄长,这么急吗?”
吴佩孚挥手,街面上的一连士兵迅速靠拢凉亭,形成半圆。黑娃的警卫排和驻军一个连急忙卸下枪针锋相对,围着凉亭对峙。
黑娃朝自己部队按按手,转头道:“兄长,欲擒我乎?”
“济民不用紧张,隔人耳目罢了。我时间不多,你我不妨敞开天窗说亮话,皖或直?”
“皖怎么说?直又怎么说?不皖不直又怎么说?”黑娃一屁股坐在石凳上,笑着看着他道。
“首先,没有不皖不直,国内四大势力,直皖奉粤,你处直皖夹缝,非我即他。不要想着左右逢源独善其身,大争之世你没得选。”
黑娃点点头,没有说话。吴佩孚也许是真赶时间,接着说道:“当然,你可以投皖。不过济民从这出去后,最迟明日陕西所有军阀部队将对你千里防线展开进攻……”
井岳秀他们投直了,怪不得于右任轻易就能说服曹锟,原来他么早投敌了。只是没有带上他这个陕西第二大军阀,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被他们视为头号大敌在防备了。
“大兄你认为就凭他们一帮草头兵能打败我?”
吴佩孚道:“他们不能,你的实力有目共睹。但,如果加上阎锡山呢?不知济民能在两面夹击中坚持几日或几月?”
“这么说,我没得选啰?”
“对,你没得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