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不太清了,反正运气时用到这穴道。
“起伏幅度不要大,就脚指一寸距离。”
“起伏始终要把这一寸距离的内劲,蹲精确,越精确越好!”张发贵厉害训教。
果然,学会了起伏之后,凌峰蹲马步由十分钟,延长到三十分钟。
但是,三十分之后,就觉得头开始发晕。
这一起一伏,犹如晕船一般,胃里面还直翻腾。
“是不是感觉头晕目眩,像晕船般想要呕吐?”
张发贵知道此时练功人的感觉。
凌峰点头。
“不用再蹲了,你下身姿势已到位,平时有空练就成。”
“只是你的头部没有到位,蹲的时候头要凌空虚顶。”
“什么是凌空虚顶?”
凌峰疑惑。
他站起来,大口大口粗喘半天,才把反胃给强压了下去。
“这是八卦形意门拳经中的术语,也难以解释,你仰头往远处看,全身放松。”
张发贵指着大小阴山,山连山山叠山的壮丽远景,白皑皑一片。
看着看着,凌峰觉得自己浑身舒展许多。
腰腿不酸也不痛了。
“登高望远,视野一开阔,心情就轻松,疲劳也就缓解。这就是凌空虚顶。”
张发贵真像师父般对凌峰讲道理。
“纵马奔腾的时候,不能低着头而是抬头望远,骑马不觉得累。”
“同样,人站在甲板上,吹风望远,也就不晕船了。”
“所以,蹲马步时不但要起伏,劲要到位,头顶眼光也要放出去,有登高望远的意境。”
“这样的马步,才算蹲正确了。”
凌峰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或体会。
只是人们平时常常忽略。
是古代老祖宗们总结起来,融进武功之中。
武功不是神话,它就在生活之中。
只要注意到了,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结合现代知识与理论,凌峰好像一下子明白许多。
他感觉到有一扇自己从来见过的大门,正在向自己慢慢敞开。
“道理和姿势俺都告诉你了,你先练习几日吧,觉得自己过关了再来,俺传授你拳术掌法。”
张发贵说完,转身进堂屋坐在火盆边上喝茶。
凌峰则继续在门口屋檐下,那块青石板上反复练习。
一个时辰过去,他冻得实在受不了。
进屋。
“老叔,我回去练吧,过几日请您考核。”
他换回自己的棉衣棉裤和靴子,感觉手脚又属于自己的了。
“这套练功服你带上吧,今后,你就穿这身练功。”
张发贵说了这么一句,算是应允。
凌峰带上练功服离开张宅,回到自己的家。
芸娘正在从厨房间端饭菜出来,来到堂屋。
进入大冬天,在厨房用餐太冷,而堂屋里有火盆。
见凌峰回来了,冲他笑道:
“怎么样累不累,你们男人就喜欢打打杀杀,也不怕惹出事端?!”
听出她话里的不情愿,凌峰挠挠头:
“我跟老叔学几招,主要是为了防身,强身健体,没说要去打人啊。”
菜上齐后,芸娘揽着棉袄在他身边优雅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