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罗大人身边好生为他们服务,听他们所言此次前来汴州就是想找公子聊聊,罗大人闻言哪敢耽搁,让小人立马前来请公子前去,事情的原委就是这样的。”
秦玄一听能够让罗群这般低声下气说话的人,这人的官品肯定很高,可是这人为什么要找我这么一个老百姓呢,他想与我聊聊,我跟他有何可聊的。难不成与我招募乡勇有关,可能是最近我招募的人太多了,引起了明朝上层人物的关注。毕竟整个汴州城谁不知道他秦玄大规模的招募,现在连知府衙门的兵力都赶不上秦家了。但是现在人家既然有请自己又怎么能不去,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走一步看一步吧。
秦玄说道:“王班头你也不必如此,我刚才只是太过气愤,平生最恨别人忽悠我,既然你实话实说了,我也就不跟你计较了。我这跟你去见知府大人。”
王奎一听秦玄放过他了,喜出望外,刚才真是吓死他了,这个秦少爷喜怒无常,手下又有真么多精兵强将,谁看了不害怕,他往脸上一摸,全是豆粒大的冷汗:“公子实在通情达理啊。”
秦玄心想这个从外地来到汴州的客人到底是谁,找他到底所谓何事,他心里也是疑团重重。他一刻不耽误的就上马率领来俊等人一行五六十人前往汴州府。
大概骑马骑了有一个多小时,秦玄才到达汴州的知府衙门,这次到了衙门那些当差的看到秦玄浩浩荡荡的来了五六十人,无不感到害怕,但是看到秦玄都面露笑容,非常客气,丝毫没有以前进门那种要看脸色的情形。
在王奎的带领下,秦玄来到了知府衙门的内院,这个内院可是知府平时生活的地方,而且知府的家眷也生活在这里,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进来的。秦玄明白王奎没有欺骗他,若不是这个客人身份高贵,罗群是不可能将客人安置在内院的,这样更激起了秦玄的好奇心。
到了罗群的书房,只见罗群的对面坐着两个人,为首的一个人气质非常高雅,虽然是谈笑风生,但是谈话中还是有着一种让人不敢反抗的威严。这人年纪也不小了恐怕有六十岁左右了,秦玄一进来他就打量了他,而且看得很仔细仿佛能把他看穿了一样。
而这个老人旁边坐着一个师爷打扮的中年人,想必是这个老人的随从。而罗群坐在那里可谓是正襟危坐,丝毫没有平日里的那么随意,这个老人的官职看来不轻啊,否则以罗群一样摆惯了官威的样子绝不能如此拘束的。
秦玄上前下跪行礼道:“秦玄见过罗大人!”秦玄虽然在汴州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没有办法谁叫他没有功名在身呢,在古代功名就是一个人最大的身份,他现在谈起来顶多就是个秀才,至于其他的练了多少兵之类的,是拿不到桌面上来的,只能私下谈谈而已。因此哪怕你实力超强,金钱无数你看到当官的该下跪还得跪,该行礼还得行礼。这让秦玄心里很不爽,这身份与实力不对等啊,但是他也只是心里委屈,还得照做无误。
只是秦玄刚跪下来罗群老早就起身将他扶起,笑道:“秦少爷,我找你前来你能这么及时赴约我心里很是开心啊,没有必要这么行礼,我给你介绍两个人认识。这位是开封府的沈先生,另一位是周先生,周先生可是沈先生的挚友,他们在开封府就已经听闻秦少爷的光辉事迹了,因此想与交谈交谈。”
秦玄见罗群介绍的时候说话有些不那么利索,甚至很是紧张,要知道罗群好歹也是朝廷的正四品,官职在秦玄看来已经不小了,他什么场面没有见过,但是就连罗群这种见过大世面的此时也在怯场,由此可见这位沈先生的官职可比罗群高得多,因此罗群才会如此紧张。
秦玄想明白了这一点,他也入神了,丝毫不敢掉以轻心连忙朝沈先生行礼说道:“晚辈秦玄见过沈先生。”
沈先生说道:“快快免礼,真是英雄出少年了,老夫在开封府就听闻你的光辉事迹了,那时贼寇来袭,人多势众,汴州城那是危在旦夕啊,可是秦公子你却能在如此危难时刻,救民于水火,只以五百人马就将贼寇杀得丢盔弃甲,现在都不敢来犯,这是何等英雄啊,因此老夫此来除了要找老友罗大人叙旧,还要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少年英雄就如此本事。”
秦玄说道:“沈先生过奖了,洗耳恭听先生指教。”
秦玄听这个沈先生所言居然对他在汴州所做的事是了如指掌也是很惊讶,自己虽然在汴州名气很大,可是在外面不一定如此,这个沈先生此行到底有什么目地。
沈先生说道:“哪有什么指教,老夫也只是对你很是佩服啊,你虽然没有什么功名在身,但是你说做的事情就算有功名的也不一定能够做得到。流寇我也是知道的,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若是让他们攻破汴州城,这城里的百姓肯定遭他们的毒手,还好有你秦少爷能够及时救援,汴州城才躲过这一劫。”
秦玄听他如此赞扬自己,不禁脸色发红,自己虽然打败了贼寇,但是也绝没有沈先生说的那样,这实在是谬赞了:“这是哪的话,我也是汴州地界的人,保家卫国本是每个老百姓应尽的职责,这也没什么。”
沈先生见秦玄虽然立此奇功但是不骄不躁,实在难得,不像那些官兵,没有立功还虚报功劳实在可恶。大明朝人虽多,但是混入官场的很多都是这些人,平日里索要军饷,甚至虚报军饷他们是把好手,但是真到了打仗杀敌的时候,就看不见他们的人影了,老早就望风而逃了,朝廷实在太需要秦玄这样的人才:“秦公子胜不骄,实在令人佩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确实是我们读书人应该做到的,这样才不枉费自己的圣贤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