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着813名黄龙共和国乘客和车组人员的TX70次列车神秘失踪,深深地刺痛了他们的亲人的心。
如果直系亲属按照父母、子女、配偶、岳父母或公婆、兄弟姐妹等最小规模计算,那么,这813名人员的直系亲属至少也有5000多人。这是一个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的群体。他们又影响到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此反复关联,亲人失踪的事件几乎牵扯到了整个社会。
天山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潘安邦就是这些直系亲属中的一个。
潘安邦的小女儿潘晓莉当年嫁给了中学的同班同学、即TX70次列车司机迟建新。因此,他与迟富贵、邓月兰结成了儿女亲家。虽然潘家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而迟家是一个工人家庭,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略有差异,但是,双方互相尊重、礼数周到,说话办事也都通情达理,两家人相处得倒也十分融洽。
TX70次列车意外的失踪,不仅使潘安邦失去了勤奋好学的小女婿,也失去了淳朴厚道的男亲家。
TX70次列车失踪事发不久,潘安邦和妻子特意向单位的领导请假,陪着女儿潘晓莉和女亲家邓月兰一起来到达坂城。
他们望着连绵不断的天山山峰和幽暗寂静的天山隧道,说什么也不相信一列庞然大物般的火车竟然从这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面对不可辩驳的事实,潘安邦不得不冷静下来,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突然间,他想到了十几年前在胡杨泊失踪的黄龙共和国科学院天山分院的科学家于加楠来。
于是,他跑到黄龙共和国科学院天山分院,找到了大学时候的乌孜别克族同学、现在是克奇普克妻子的库特什古丽,了解当年于加楠失踪的情况。
库特什古丽在科学院从事人事工作。她突然看到很久不见的老同学来找自己,奇怪地问道:“老同学,你可是语言学教授,为什么要了解与你专业无关的失踪事情呢?”
潘安邦回答道:“实不相瞒,前两天在达坂城失踪的火车上有我的亲家和女婿!”
库特什古丽听到这话,眼泪顿时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流了下来。
潘安邦看到老同学泪如雨下,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连忙道歉道:“对不起。我说的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你别哭啊。老同学。”
库特什古丽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道:“老潘,我的丈夫也在那列火车上!”
“啊?”潘安邦惊愕地瞪大了眼睛。
库特什古丽很快找来了几位参与过科考和营救工作的同事。她把潘安邦的来意告诉同事们,请他们介绍一下于加楠失踪前后的大致情况。
老杨说道:“于加楠长期从事生物化学研究,是我们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也是我们我国科学院天山分院的副院长。
“1956年,国家科学院准备组织一个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分赴边疆各地调查资源。于加楠主动放弃到大熊国首都莫城学习的机会,积极向组织提出要求赴天山省考察。他在给当时的国家科学院院长的信中说‘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他在请愿书中把自己的名字‘家南’改为‘加楠’。
“1957年,于加楠发现自己身患恶性肿瘤,只好回到内地治疗。他以顽强的意志同疾病作斗争,病情稍有好转就重新返回边疆。1964年和1979年,于加楠先后15次到天山省、两次到胡杨泊外围做科学考察,发现了大量的钾盐、稀有金属和重水等贵重资源,填补了一些重大科研领域空白,纠正了国外探险者对胡杨泊的一些错误认识,为开创边疆的科研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发展我们国家的植物病毒的研究做了很多的工作。”
老李接着说道:“我跟着于院长参加了两次科考工作。第一次是1964年3月5日─3月30日,于院长带领我们几个科学工作者环绕胡杨泊一周,采集了水样和矿物标本,对当时流入胡杨泊的3条河流水中的钾含量做了初步的研究,认为胡杨泊是一块宝地,可能有重水等资源。重水是制造核能源不可缺少的物质。当时,我们国家需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购买重水。于院长不顾身患癌症的身体,主动请缨为国家寻找天然重水。但是,由于时间短促、设备落后,我们那一趟是一无所获啊。
“第二次考察是1979年11月15日和12月20日。经国家批准,我国电视台和樱花王国电视台组成《丝绸之路》摄制组,到胡杨泊实地拍摄专题片,聘请于院长为顾问。于院长带领我和两个助手先期到胡杨泊进行细致的科学考察,他说:‘我要为祖国和人民夺回对胡杨泊的发言权。’
“第二次科考取得了骄人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寻找到了许多稀有的宝藏。这次科学考察发掘填补了我国一些重大科研领域的空白,纠正了外国探险者的一些谬误。科学考察结束后,我们又为摄制组找到了从古墓地、兴地山进入楼兰古城的道路,还重走了从楼兰环绕胡杨泊到达古羌的丝绸之路中段。”
潘安邦问道:“这两次科考的时间跨度长达15年。你们发现胡杨泊有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
老杨回答道:“几乎没有变化。胡杨泊远离城镇,人迹罕至,基本上保持了过去的风貌。”
潘安邦又问道:“出现过人员失踪的现象吗?”
老杨说道:“从来没有。那时候,我们都是军事化管理。外出都要进行人员编组,个人是不能单独行动的,就连解手也不能走出20米的范围。工作纪律严格得很!”
库特什古丽对另一个同事说道:“老王,你是于院长失踪时候的见证人,请你给潘教授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老王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时间都快过去20年了。我一直都不愿意提到这件事情。社会上有不少传言,真假不分,让人心寒啊!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件事情。”
潘安邦连忙说道:“让您为难了。实在抱歉。您就讲一讲自己亲眼看到的情况吧。”
老王叹了一口气,说道:“1980年,这是于院长第3次到胡杨泊考察。他带领的是一支综合考察队,并且亲自担任队长。
“我们5月3日从雅玛里克市出发。9日,一个7人的探路小分队带了4大桶水、2大桶汽油、一顶帐篷、粮食炊具等物,从北向南进入胡杨泊湖区。我们在山里常常找不到现成的道路,在湖区里则是一望无边,没有一个前进的定位目标。
“第3天,地面上出现了大面积的盐碱壳。汽车轮胎被锋利的盐碱壳子刮得坑坑洼洼的,没有办法继续前进了。我们所带的油、水又消耗了不少,只得原路返回。回去准备了两天,我们再一次进入湖区,希望到达阿尔金山,在6月底之前结束这一阶段的考察工作。
“我们终于按计划到达考察的终点——米兰,打开了胡杨泊的大门。科考队实现了一个壮举:我们黄龙国人自己组队第一次穿越胡杨泊的核心地带,打破了‘无人敢与魔鬼之湖挑战’的神话。我们穿越了全长450公里的胡杨泊湖盆,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采集了众多的矿物化石,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考资料,为我国综合开发胡杨泊做了前瞻性的准备。
“6月11日,科考队完成休整后准备沿古丝绸之路南线再次横贯胡杨泊地区。我们预计返回胡杨泊的行程大约为800公里,顶多需要7天的时间。因此,我们只带了够7天使用的水、油等补给品。但是,我们在半途中遭遇了骇人听闻的沙尘暴和数次陷车,3天才行进了150公里,保存的水也开始变色发臭。
“16日下午2点左右,我们来到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这时候,车上所带的汽油和水都几乎耗尽了,路程按计划还有400公里。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就地找水。但是,我们并没有找到水源。
“晚上,我们经过开会研究决定,向距离我们最近的部队基地求救。于院长亲自起草了电报稿:‘我们缺水和油,剩下的水和油只能维持到明天。’起先,他并不同意发电报求援,只希望自己找水。因为向当地驻军求援送水的话需要花费70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庞大的数目。于院长觉得飞机运水价格太昂贵,如果能给国家节约一点就节约一定。最后,在大家的压力下,他才同意发出这份电报,但是内容不是要水,而是汇报了严重缺水的情况。
“17日上午9点,部队回电同意给我们援助物资,并要求我们提供营地的坐标。下午13点,司机小王到车里取衣服,发现一本地图册上放着一张纸条。他拿起来看了以后大吃一惊。原来,纸条上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于。6月17日10:30。’
“当时的气温高达50℃以上。于院长冒着这么高的温度单独去找水,这在沙漠里是极其危险和忌讳的。大家都担心他的身体受不了。但是,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他这个人脾气比较固执,又很节约。直到下午太阳落山了,我们都没有见到于院长的踪影。于是,大家赶紧分头去找。但是,除了发现几个脚印和一张水果糖纸,我们没有找到有价值的东西
“大家紧张了一个晚上,凌晨时向大本营报告:于院长只身外出找水,不幸失踪了!”
库特什古丽接着说道:“科学院接到于院长失踪的电报后,立即向上级作了汇报。上级要求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搜救于院长。国家先后3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展开拉网式的大规模地毯式搜救。除了沙包、沙梁、沙山,没有找到于院长的蛛丝马迹。于院长就像是空气一样在胡杨泊地区神秘蒸发了。对于他的失踪,全国风传过各种各样的说法和猜测。
“为了平息社会上的谣言风波,1980年11月初,根据国家科学院的指示,我们展开了第4次寻找于院长的行动。天山分院的领导担任现场总指挥。为了保障寻找队伍绝对安全,寻找大队在沙洲建立指挥部。指挥部与寻找分队保持无线电联系: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救援由军区空指临时派出飞机担任;有关空地联络信号等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于院长的夫人随队住在沙洲指挥部。他的儿子以及生物化学研究所办公室主任随队前往现场协助寻找。队伍由14名科技人员、15名军人、7名通讯报务人员、20名司机、4名测工、9名后勤联络人员共69人组成。军区和分院抽调水罐车、油罐车、电台车、物资装备车、吉普车共18辆,携带3部电台、6顶帐篷、2口行军锅、2支信号枪、信号弹4个基数和大量生活用品。
“寻找地区以于院长失踪前的宿营地——库木库都克和脚印消失处为中心,沿着疏勒河的故道,西起吐牙以西6公里,东到科什库都克,南北宽10-20公里,寻找面积总共为1011平方公里。直接参加这次寻找的有1029人次。平均每人每天寻找近1平方公里。队伍从11月10日由沙洲进入胡杨泊地区到12月20日撤出,前后共计41天。但是,搜救依然是一无所获。”
潘安邦问道:“我听说,关于于院长失踪的传言有好几种呢。第1种是于加楠被外星人接走了;第2种是于加楠逃往牛仔共和国和大熊国;第3种是被与于加楠有分歧的同行人员杀害;第4种是迷失方向找不到宿营地,不幸陷入沼泽被吞没,或者被突然坍塌的雅丹砸住,或者在芦苇包中躲避炎热晕倒被风沙掩埋。最后一种是被狼群吃掉了。你们认可哪一种说法呢?
老王气愤地说道:“被与于加楠有分歧的同行人员杀害,这都是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制造的谣言!我们大家虽然和于院长有意见分歧,但是绝对不会杀害他的!”
老杨补充道:“于院长被外星人接走和逃往牛仔共和国、大熊国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首先,外星人之说只是人们的猜想,根本没有事实根据。科学最讲究的是事实。其次,胡杨泊距离最近的边境线也有500公里,而且附近还有原子弹试验基地,防守极其严密。牛仔共和国和大熊国的飞机怎么可能飞进来呢?”
潘安邦总结道:“那么,只有第4种传言最靠谱了?”
库特什古丽、老杨和老王都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