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亮。
柳如是就带着小环和张三前往汴河码头。
离着乌衣巷不算远。
人流量大,来往客商络绎不绝。
关键是价格便宜。
远远望去,柳记烧烤。
是一栋三层的楼阁建筑。
四个大字的青布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旗角缀着的铜铃叮咚清脆,半条街都能听见。
本想取名叫陆记,可陆沉舟死活不愿意。
别打着我的旗号,反正我是不会出力的。
能摆烂就摆烂,主打咸鱼心态。
“再往左些...”
“不对,再往右点!”
柳如是叉腰,指挥着伙计们摆放长条形烤架。
这是陆沉舟从仓库里给她的烧烤架。
足以趋势四个伙计同时作业,而是方便洗刷。
铁皮包裹的炉膛里,木炭正烧得通红。
与寻常酒楼里的炙肉架大不相同。
马湘兰今天休假,抱着账本在后厨,跟董小宛商议着菜单。
算了黄道吉日,今天正好适合开张大吉。
大堂内,各个伙计都在打扫着卫生。
小环研磨,柳如是执朱笔。
敬启者。
大胤元祐十年。
汴河两岸柳烟正浓,御街十里商贾如云。
今有「柳记」幸得诸君垂顾。
择于六月初六吉时开张,以告四方雅客。
本店临汴河码头而设,内有上中下三层,雅座八间。
朝食粥类、面点、豆浆、油条。
昼食热菜小炒,时蔬肉类,饮品茶水。
晡食夜宴,烧肉烤鱼,更有火戏,说书唱戏。
取上好松木为炭,选精肉为材。
掌炉者乃当代庖丁。
深谙烹炒之古法,更兼西域胡旋炙术。
凡羊签、鹿脯、鹅鲊之属。
皆以秘制香药腌渍,猛火急炙而脂香不散。
开业前三日:
凡购本店招牌“麻辣鳌虾”者,赠冰镇凉粉一碗。
五侯之鲭虽美,不及野老共尝。
诚邀诸公拨冗莅临。
各大小报都有此消息。
柳如是声名在外。
又是陆沉舟的红颜知己。
这个热闹不去瞧瞧。
那不是可惜了吗?
开业当天,众人才知道没白来。
东门布行的蜀锦幔帐,南巷药铺杜掌柜驱蚊艾草。
江南巨富沈九千、浣花居掌柜纳兰初见.....
就连严炳都派小厮到场。
店前空场已经摆满贺礼。
暗处里三教九流的流氓混混都不敢上前找事。
辰时初,码头渐渐热闹起来。
当第一批搬运工经过时,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
开日前三天早上还有烧烤。
过了这个点想吃的话,那就得等到晚上了。
烧烤配蒸饼,无需宣传。
那些码头工人自会奔走相告。
日头渐高,烤架前的队伍已经拐到了汴河堤上。
午时将至,食材已消耗大半。
休息的时间,马湘兰看着账本,笑得合不拢嘴。
“这样下去,不出半月我们就能回本。”
“别高兴太早。”
柳如是泼了盆冷水。
“不出三日,宴宾楼就会派人来打探消息。”
“很快就会有仿品出现。”
董小宛点点头:“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
她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各种现代烧烤的雏形。
除了陆沉舟的提点,她还加了不少自己的想法。
想要试试能不能创造出一些新品。
柳如是望着她专注的侧脸,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
“小宛,还好有你在。”
“你若不来,我这小店不知道能不能....”
董小宛浑身一颤,望着她的眼神。
不由自主地起了鸡皮疙瘩。
“少说这种肉麻的话。”
“要说跟你的陆郎说去。”
话落,董小宛就合起小本子,起身往外走去。
“小宛姐姐,你去哪?”
面对马湘兰的疑问,董小宛只留下三个字。
“回苏州。”
柳如是摇着团扇轻笑,也不见劝阻。
她就是如此,外冷内热。
嘴上说着回苏州,实际去城外寻找适合养虾的地方。
楼上的雅间,陆沉舟陪着沈九千吃饭。
想要在码头这个龙蛇混杂的地方开店。
沈家势力是绕不开的一座大山。
“羊肉串三份!烤韭菜两份!”
“这位客官,您要的海鲜拼盘好了!”
柳记里,小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开业第六天,店里已经挤得水泄不通。
暮色刚刚降临,就有十几位客人自发排起了长队。
这在注重即时享乐的汴梁可是稀罕事。
尤其是几个雅座均被预定完毕。
全是清一色的世家小姐。
试想一下。
几个小姐妹聚到一起,吃着新鲜的美食。
谈天论地,诗词歌赋。
还有大名鼎鼎的诗仙亲自在一旁烤肉。
这服务只要二十两银子。
怎么看怎么划算。
“表哥这会员的主意真是绝了!”
大堂里,马湘兰打量着手中特殊记号的会员牌子。
柳如是擦了把汗,嘴角扬起了特有的狡黠笑容。
“他说,这叫培养客户忠诚度....”
为了让小店更加热闹,她在陆沉舟的身上使了不少力气。
要不向来无利不起早的陆某人怎么会答应出面。
马湘兰执笔在账本上记下一笔,抬头道。
“今日营收已超十五贯,照此下去。”
“如是,你可就是汴梁首屈一指的大掌柜了。”
正说着,几人抱着一筐新鲜蔬菜从门外挤进来。
纳兰初见摇着团扇,发髻微乱,脸颊泛红。
“西市的王掌柜听说你们要得多,特意留了最新鲜的菘菜和胡瓜。”
她示意下人放下箩筐,又从一旁取出一包东西。
“还有这个,你上次说快用完的....孜然?”
董小宛从后厨出来,看到这一幕如获至宝。
“太好了!”
连句谢谢都没说,就忙着研究配方去了。
“麻烦姐姐了。”
柳如是拉着纳兰初见坐下,让小伙计端上凉粉。
“姐姐这几日跑前跑后的,比对自己楼里的生意还上心呢!”
纳兰初见轻嗔:“胡说什么。”
却忍不住偷瞄在柜台打哈欠的陆沉舟。
清凉的冰粉入口,燥热的火气也顿时消散不少。
纳兰不由得压低了声音,对着柳如是说道。
“我收到了一些消息。”
“丰乐楼近日也打算出烧烤。”
“丰乐楼乃是汴梁七十二正店之首。”
“背后有户部侍郎撑腰,他们若想仿制,易如反掌。”
柳如是眉头紧锁。
她们的优势就是独特配方和经营方式。
如果被仿制,那生意大打折扣。
“那就不断创新。”
瘫在椅子上的陆沉舟回道。
纳兰初见一惊。
我们都这么小声了,你怎么还能听到。
“美食之道千变万化!”
马湘兰拍手道:“小宛姐姐最懂饮食。”
“表哥你要跟她一同研发新菜品吗?”
陆沉舟拿起遮住脸的扇子,睁开一只眼看向了马湘兰。
随后又转过身,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躺着。
“我可没说过。”
“某人叫我给富家小姐烤肉,连个工钱都没有....”
“我才不干....”
纳兰和柳如是掩嘴轻笑。
这件事还闹出了不小的乌龙。
一些的卫道士竟然跑来指责陆沉舟。
身为文人竟然从事商贾,简直有辱斯文。
说什么也要参他一本。
陆沉舟一语致死。
我一不是文人,二不考科举,你参牛魔呢!
你不让我做,那我偏偏不如你的意。
几天后,丰乐楼门口挂出了西域炙肉的招牌。
掌柜带着伙计在街口招揽客人。
什么正宗西域风味!什么干净实惠!
柳如是站在自家店门口。
看着对面络绎不绝的客人,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别看了。”
陆沉舟将一杯菊花茶递到她手中。
柳如是接过茶杯,盯着杯中浮沉的菊花。
“我们需要一道,他们无论如何也模仿不来的招牌菜。”
麻辣小龙虾虽然无法复刻,但眼下能接受的人还是很少。
董小宛和陆沉舟闭门试验新配方和菜品。
柳如是则带着小环,四处搜罗大胤特有的食材。
陆府后院,董小宛蹙眉。
汴京城七十二正店,各家都有看家本领。
什么美食是旁人也有,但是不够出色的呢?
陆沉舟躺在摇椅上也在思考。
有什么东西是大胤有的。
来源也干净,不怕漏出马脚呢?
正想着,秦小宝哭着脸跑了进来。
“二叔!”
“二叔!”
“隔壁刘婶子的鹅咬我屁股!”
陆沉舟脸色一沉。
鹅啊!
农村的恶霸。
“你没事老去招惹它作甚?”
秦小宝委屈啊。
“我没有惹它啊,我就路过门口,它就咬我!”
陆沉舟眼中突然迸发出光彩。
“还有这种事!”
“小宛,起锅烧油!”
不是说好了要研究菜式吗?
你转眼跟一只鹅置气?
本以为陆沉舟只是玩笑话,也就没放在心上。
可看着秦小宝笑呵呵走进来。
陆沉舟手里提着一只大鹅。
董小宛傻眼了。
“你....你....”
“你真把刘婶的鹅....”
陆沉舟否认三连。
“我拿钱跟她买的。”
董小宛搞不懂他的脑回路,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思考。
“别走啊,我已经想到了,新的菜品!”
“烧鸭!”
“烧鸭?你的意思是炙鹅?丰乐楼就有啊...”
“不,不是简单的炙鸭!”
陆沉舟摇摇头解释道。
“是皮酥肉嫩,色泽红润,片成薄片。”
“配上薄饼、葱丝、黄瓜丝、和酸梅酱...”
“不仅有烤鸭,还有烧鹅烧鸡!”
董小宛微微愣神,那双眸子却亮了起来。
“听起来像是将笼饼与炙肉合二为一。”
“只是这酸梅酱是何物?”
“董小姐,可愿与我一同研制这道新菜?”
“可能需要很多次尝试...”
董小宛唇角微扬:“那就试试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