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有朋自远方来】 仿造轴心时代
穆戈2025-10-18 11:405,460

  回到酒店套房,司罕、周焦和樊秋水在沙发上瘫了半小时,什么都不干,四仰八叉,像三只翻肚皮的巨型蟑螂,这沙发又大又舒服,躺着会陷下去,香蕉船的造型,像是摇篮。

  周焦是在模仿司罕,樊秋水则是觉得摊着有度假的感觉,没住过这么好的套房,要好好享受,司罕倒是纯粹地摊着,如果没有沙发,他会摊到地上去。

  樊秋水瞥了司罕一眼,这人似乎压力很大,平常一副天塌下来也会笑着死的混不论样,鲜少露出这种状态,他赶紧欣赏。

  顾问骞挂完电话回到客厅,看到三只陷在摇篮里的巨型蟑螂,一时无言,路过踢到了司罕的蟑螂腿,一动不动,他怀疑就算现在对这个人喷杀虫剂,他也是不会动的。

  他怎么了?

  门铃响了,顾问骞去开门,是晚餐送来了,不得不说,司罕这个头奖中得值,酒店居然还包了他们一周的晚餐,樊秋水已经给恩多酒店刷了一水的好评。

  恩多酒店提供的晚餐是一条大鱼,很大,盘子就占了半张中古长桌,看模样是条普通的青鱼,但它非常完整,它没有被解剖过,这条青鱼原本就没有内脏,直到四人吃完,也没发现一根鱼刺。

  送餐的客房服务安娜介绍道:“这不是真的鱼,而是用鱼细胞制成的合成海产品,富含动物蛋白,是德国那边的技术,对真的鱼进行一次性鱼体活检后,用干细胞技术培育出来的鱼种细胞系。这个技术刚通过市场监管不久,在外面还吃不太到,恩多酒店是试运营点,下午刚空运过来,晚上就给您们摆上桌了。”

  樊秋水对于“这不是鱼,但这是鱼”有点接受困难,他吃不出差别,这不就是鱼的味道吗?

  司罕道:“你就当是在吃鱼丸鱼条,只是做成了青鱼的样子。只要用真正的鱼种细胞创造了最初的生物量,后续就能自给自足,用不着真鱼了,这算是可持续合成海产品里的“永生细胞”吧。”

  客房服务安娜的眼睛一亮:“您是懂行的。”

  樊秋水再吃的时候,咂摸出问题了,吃鱼眼睛、鱼尾巴,和吃鱼肚是一个口感,一种味道......说不出的诡异感。

  吃饱喝足,客房服务收拾走了餐盘,三人又摊回了沙发上,挺着吃撑的大肚皮,一个接一个地打嗝,还打出了奏鸣曲的味道。

  樊秋水感叹:“这技术对于吃饱倒是挺友好,捕鱼还要看收成,有了鱼种细胞,是想造多大的“鱼”,就有多大的“鱼”,又不像转基因需要原材料,有一天就算水里的鱼全都灭绝了,人还能吃到鱼味呢。”

  司罕道:“嗯,是友好,有一天人种细胞也培育出来了,就算地球上的人都死光了,其他生物还能吃到人味呢。”

  “......刚吃饱,你别说这种恐怖故事,对消化不好。”

  周焦问:“人味是什么味?”

  樊秋水道:“你咬自己一口尝尝呢。”

  周焦还真举起了手腕,被樊秋水阻止了,“唉,你的手上保险没啊?”

  “......”

  -

  顾问骞又接了个电话出来,朝沙发上三只餍足的晒肚皮蟑螂走去,拉了把椅子一坐,那三只蟑螂就也坐起来了,变回人样,开始各自报告今天的进程。

  樊秋水今天依然在班门大学和布雷大学,打听那两位教授患者的动向,还是不知道他们请假去哪了,“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我打听郑子国和陈葛时,一度觉得我被发现了,对方聊起这两个人时总是很积极,但聊了半天会发现,对方根本不认识这两个人,他们只是想与我讨论这样两个人,我去其他学院,甚至去校外打听时也有这种情况......这么说很奇怪是吧,算了,兴许是我的错觉,你们看这个吧。”

  他从裤兜里掏出几张纸,有皱成团后被展开的痕迹,每张纸上都画着局部的身体部位,风格不同,笔迹不同,有的是漫画风,有的是写实风,有的上色了,有的只是铅笔画,应该出自不同人之手,纸张都不一样,有白纸,有横格纸,还有便条,放在一起,皱皱巴巴像堆垃圾。

  “这些是我在学校里捡到的,这张是河边捡的,这张是教室里捡的,这张是我看着人画完随手扔的......都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画的,这张湿透的应该是前天画的,前天晚上下雨了。”

  三人看着这堆垃圾,没说话,樊秋水索性上手撕纸,把不同的纸拼在一起,迥异的画风凑得不伦不类,零碎的身体部位有大小差异。见三人还是没反应,樊秋水在拼凑的空白处,用笔补上了一双眼睛。

  虽然不太像,但能看出端倪了。“这是......郑子国?”

  “对!我从小学画,对人体结构敏感,捡到第一张纸就觉得熟悉,这张便条上只画了一对耳朵,单看没什么,但它其实是畸形的,里面有三个耳廓,郑子国的耳朵就有三个耳廓,我在他的讲课视频里看过,接着捡到第二第三张随笔画后,更加确定了我的猜测。”

  顾问骞看着这拼凑起来的毕加索风格人像,说他是郑子国可以,说他不是似乎也可以,“你的意思是,有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随手画了郑子国教授的一部分,又扔掉了?”

  樊秋水蹙眉道:“问题是,郑子国是班门大学的教授,可这些纸,我是在布雷大学捡到的,有一片甚至是在离学校很远的街上捡到的。”

  三人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司罕看樊秋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你想到什么就直说,再离谱也说。”

  樊秋水沉默片刻,“会不会是,不认识郑子国的人,随手画出了他的一部分。”

  这话有些无厘头,房内一时无言,顾问骞问:“什么叫不认识他的人画出了他的一部分?不认识他,怎么画出他?”

  樊秋水自己也觉得离谱,摇摇头,岔开话题,“还有一件事值得注意,不光是我,还有人在调查这两位教授,是个记者,我去和他聊了几句,他叫仲铭。”

  樊秋水拿出那只诺基亚手台,里面有偷拍下的记者照片。“他说想做一个生命科学的专栏报道,在找合适的教授做采访。”

  “咦,这个人……”司罕道。

  “怎么了?哦,对,恩多酒店有奖竞猜的女巫大板上也有个叫“仲铭”的,曾经是位列第一的答题者,后来被你挤掉了,这个我也旁敲侧击问了,女巫大板上的人就是他没错,你想说这个吧。”

  “不是这个。是之前的红日案件,报道了黄奇宏替罪事件的就是仲铭,他写了几篇呼吁社会给出院的精神病患者提供工作的文章,引发了舆论,他还找到我,想加我好友,说要和我当面聊,我没通过。”司罕翻出微信页面,“看,昨天还在加呢。”

  名片上的署名就是“仲铭”,备注说得知司罕来三昧市了,有重要的事想请教他,希望见一面。

  顾问骞问:“他知道你参与调查红日的案件了?”

  “我不知道,我还奇怪呢,警方不可能公开我的个人信息,连你的都没公开,哪轮得到我,现在看来,也许是为别的事,这会儿总不至于是为了这个套房头奖来跟我扯头花吧。”

  顾问骞道:“不止,这个仲铭,被黄奇宏捅死的分子遗传学教授事件,也是他报道的,他当天就在讲座现场,拍到了一手照片。”

  司罕嘶了一声:“秋水,你可能钓到了条大鱼。”

  樊秋水问:“你为什么不通过他的好友申请?”

  “我为什么要通过?找我的人海了去了,都从金字塔排到埃菲尔铁塔了,都要见面,我见得过来吗?”

  樊秋水翻了个白眼,继续报告,“另外我还打听到两点奇怪的。班门大学的郑子国教授,人好像挺孤僻的,正常像他这样的博导,门下在读的学生起码有十几个吧,但他只有两个硕士生,生物科学院的学生说他不怎么管学生,只一门心思研究自己的项目,领导找他谈过很多次,才勉为其难收了两个硕士生。”

  顾问骞问:“另一点呢?”

  樊秋水又从裤兜里掏出一张折成豆腐块的简报。

  司罕调侃道:“你这裤兜是个百宝袋吧,看着不大,倒是能装,还有什么垃圾,一起拿出来吧。”

  “你才垃圾。”樊秋水将口袋翻出来,示意掏空了,他把报纸递给众人,“这是你们之前提到过的吧,郑子国好像是这个项目的倡导者之一。”

  简报上的大字让顾问骞和司罕一顿,“仲永计划?”

  仲永计划,一项招募早慧神童的培训计划,“优选人才,提早培育”八个大字是这张简报的标题。周焦和红日都曾在这个项目的预选名单里。

  司罕道:“那我知道了,这个郑子国多半是个崇尚天才的,所以才不轻易收学生,他看不上。”

  樊秋水狐疑道:“能考上班门大学的也都是天之骄子了吧,他还看不上?”

  司罕摇头:“通识教育筛选的只是有资质接触高等教育的人,大部分人通过努力是能达成的,再往上是一道门槛,努力不再是敲门砖,郑子国要的是那些绝对的天才,这样的学生,纵观整个班门大学的历史,未必超过个位数。”

  樊秋水问:“绝对的天才,怎么定义?”

  沙发旁有一盏地球仪灯,红木底座,金色经纬线,立体地形,司罕打开开关,里面的灯芯亮起来,表面的地形被激活了,像是里头有火山喷发,岩浆淌过了山脉、高原、盆地、国家、城市、河流......这只迷你地球苏醒了。

  司罕转动地球仪,“如果人的认知是这样一张世界地图,能够走完地图的人,就算做是罕见的人才,会在许多领域有拔群的建树,拥有创新世界的能力,他们能往外走一些,在原有的认知地图上发现新的板块。”地球仪停下转动,司罕的手指落在澳大利亚。

  “而绝对的天才,他们不用走完世界地图,”地球仪再次停下,司罕的手指落在非洲边上的毛里塔尼亚,“当他们踏上地图的第一步,”地球仪的两端被按下,一张塑封被拆了下来,司罕抻开那张地球的皮,“它就不是球形的了。”

  “绝对的天才,拥有的是革新的能力,他们能颠覆世界已有的认知。”

  顾问骞的目光落在周焦身上,后者并无反应,似乎在听些稀松平常的东西。

  “各界对这种天才有个发现,他们并不是平均分布在所有时代里的,天才是涌现的,在某个特定时代里,大片地聚集,比如二十世纪初那些革新世界的物理学家,比如轴心时代那些突破人类文明的哲学家,而在另一些时代,可能一无所有地平庸。这个发现说明了怎样的可能呢?”

  “时势造英雄?”樊秋水干巴巴道。

  司罕道:“像不像我们被监测着,当文明卡住了,高维的监测者就洒下一群天才来推动进程。”

  樊秋水皱起脸:“怎么又到缸中之脑了?”

  司罕笑笑,又问:“知道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吗?”

  “不就是小行星撞地球?”

  “一颗陨石而已,怎么会造成那么大面积的灭绝?”

  樊秋水一副“那我咋知道”的表情。

  司罕转动地球仪,手指落在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之间,一座凸起的小小半岛上,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

  “关键是这颗陨石的登陆点,不偏不倚,就落在尤卡坦半岛。这座岛恰好储存着巨量的石膏矿,撞击后释放的巨量二氧化硫引发冰室效应,冻结了全球气温。尤卡坦半岛又恰好是6600万年前少有的化石能源区,不完全燃烧生成了三亿吨黑炭。而又恰好,半岛附近辽阔的森林地带也被撞击摧毁,于是灰尘云在全球沉积,搭配巨量二氧化硫,才导致了恐龙灭绝。”

  “假设那颗小行星的入射角、速度、甚至大小有细微的偏差,早几分钟或晚几分钟降落,地球自转都会让它坠入深海,不至于引发灭绝灾难。白垩纪末,恐龙正处在进化的繁盛期,突然遭遇了精准打击的灭绝。”

  客厅里一时无人说话,这么多恰好,是不是太恰好了点?

  樊秋水问:“所以你想说什么?这颗小行星有制导系统?恐龙文明被强制下线了?”

  司罕道:“假设而已,生命本就是奇迹,发生什么都是有可能的。”

  樊秋水满脸写着抗拒,“我是根正苗红的唯物主义者,你别又跟我扯什么信息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啊。”

  “信息就是物理的。”周焦插嘴道。

  司罕举起手,指挥家一样,把两道要争鸣的音符按了下去,“秋水很相信眼见为实啊。”

  樊秋水道:“那倒也不是,我不喜欢猜谜,真相是什么我不在乎,相信脚下的大地是真的,不会随便消失,我会走得更踏实而已。”

  “相信也是需要力量的,”司罕认同道,“那我们撇开这个假设,人类本身是群什么样的物种?擅长改造世界的物种。当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需要变革,而涌现的天才又不够,人类就会试图去制造这样的聚集,比如仲永计划。模仿和想象,一直是人类接近于神的能力,在不属于轴心时代的时代,人类会去仿造出一个轴心时代。”

  没人说话,司罕刚打算继续,被顾问骞打断了施法,“你今天去做了什么?”

  司罕露出微笑,“今天去做了一点私事,没有什么能分享的。”

  樊秋水嗤了一声:“激情演讲了半天,还不是个旷工分子。”

  司罕干笑一声:“所以今天的讨论,我主打一个积极参与。”

  顾问骞看了他一会,没再问,目光转向了周焦。

  小孩的倒三角眼里本来一片空寂,这会儿不自在起来,似乎有点在意司罕这个旷工身份,和他同流合污了一天的周焦,为了和“旷工”两个字剥开,从书包里翻出了一个小玩意儿,举到众人面前,眼神明确:这是我今天的工作成果。

  三人盯着那不足巴掌大的玩意儿,一片沉默,先开口的是樊秋水,“这是那只诺基亚?被你搞成一个俄罗斯方块了?”

  顾问骞最初给他们的手台,在周焦手上已经看不出形了,屏幕都是不规则的,像一个字母F,但第二道横拐去了左边,怎么看都像个俄罗斯方块,还能翻盖。

  “滑翔机?”司罕问。

  周焦点头,樊秋水奇道:“这哪里像个滑翔机?”

  “不是真的滑翔机,是生命游戏里一种可以行走的结构,能延伸出可持续繁殖的结构。”

  樊秋水没听懂,眉头能夹死苍蝇,“你还在壳子上搞这些梵文还是八卦的符号,你是要用这通讯器去占卜吗小鬼?”

  周焦认真思索道:“这是装饰,如果你有需求,我可以帮你的手台加上这个功能。”

  “你还要来霍霍我的手台?”樊秋水一惊。

  “再过两天,你们的手台都要给我,更新。”

  樊秋水看向顾问骞,毕竟这是他给的东西,被这么想一出是一出地改造,难保不会生气,但顾问骞似乎并不介意。

  轮到顾问骞报告了,“下周有个IPSC气枪比赛在三昧市办,我得去一下。”

  司罕问:“气枪比赛?那不是用不了实弹,不打.40 S&W弹,和Goat有什么关系?”

  “那天有教练表演赛,所有人都要打靶。”

  司罕一愣,立刻问:“会有观众?”

  顾问骞看了他一眼,不知为何他的关注点在这个,“当然,近万个座位能坐满一半吧。”

  司罕沉默了片刻,“你昨天说,那个次方戮,你最怀疑的对象,是实弹基地的两个中国教练,今天都见到了吗?”

  顾问骞摇头:“其中一个是女教练,这几天带学员去泰国备赛了,下周才回来。”

  司罕理解了,所以顾问骞要去那个气枪比赛,当天教练齐聚,都会当着他的面射击,有机会让他听“弦音”,把次方戮挑出来。“那另一个实弹教练呢?”

  顾问骞和司罕四目相对,“你见过的,就是昨天约你去喝酒的那个叫凯列班的接待员。他和你聊天时,声纹很兴奋,像一朵蘑菇云。”

  

  

继续阅读:第十三章 【有朋自远方来】 火药和烟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精神病预后档案·女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