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梁国内乱正合了父皇老人家的心意,他不派兵去趁火打劫也是难得,还指望他去帮着梁国复国?赵秋罗简直是痴人说梦。
龙椅上的中年男人搂着怀中的美人,嘴角微微扬起,但笑不语。
“皇上,您倒是说句话呀!”秋贵妃身子一软,在元青帝怀里当众撒起娇来,“您答应会帮臣妾复国的,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元青帝轻笑一声,安抚地揉了揉赵秋罗的腰肢,指了指陆晏道,“爱妃,朕是答应过你。可是复国一事……真正用兵的,还是这位昭王殿下,你求朕也没用,他不发兵,朕也没办法。”
元青帝才是真正的老狐狸,什么事他自己从不发话,只在后边煽风点火。
老皇帝给人的感觉并不强势,看似身在高位却不以势压人,极其斯文,实则操纵人心从不手软,做的都是狠事。
赵秋罗不了解元青帝,陆晏对他父皇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见元青帝一直在和邱贵妃兜圈子打情骂俏,陆晏便决定切入主题:“父皇,儿臣今日来,是前几日向您说的封妃之事。玉娇她如今怀了我的骨肉,儿臣想求父皇做主,将她赐给儿臣做侧妃。”
元青帝轻轻“嗯”了一声,又打量起温玉娇的肚子,和蔼笑道:“本来你看上一个梁国的妃子也不是什么大事,那太子赵征如今又下落不明,纳了他的太子妃也无所谓。只是……方才玉氏进宫替朕卜了一卦,说是……有狐妖要玷污我北戎皇室血脉……”
“父皇,这是何意?”陆晏蹙眉,又回想起方才玉氏嘴角那抹意味不明的笑,忽然明白过来。
她这次来上京,果然来者不善!
玉氏师从西域法王,会些邪魔外道的法术,陆晏是知道的,而元青帝又是个疑神疑鬼的,信她也不奇怪。
“晏儿,你是父皇最器重的皇子,将来……朕的江山还要指望你,”老皇帝朝陆晏笑得真诚,“你的子嗣是我北戎大事,决不可儿戏。朕想着……此事不如暂且搁置,等那孩子生下来,由御医验过了血脉再说。”
元青帝深谙用人之道,总是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其实他心里到底中意谁做储君,根本无人知道。
若是他想立陆晏为太子,早就已经下旨了,还用得着年年说,年年都不立?
陆晏对他父皇并无幻想,只知他父皇无情而又城府,当年对他母妃是这样,对其他皇子公主是这样,对他也并无例外。
父皇会给自己几分薄面,完全是为了有人给他守边,让他能安枕无忧地饮酒取乐。
“验什么血脉?父皇,儿臣这段时日每天都和温氏在一起,怎会不知那孩子的来历?”陆晏气得眉梢猛跳。
“昭王殿下,宛都之乱到现在不过三四个月。”秋贵妃忽然掩口一笑,斜睨着那黄衣女子道,“你怎知我嫂嫂腹中的孩子……不是那些乱军留下的野种?”
“你在胡说些什么?”陆晏一个冷厉的目光朝赵秋罗看去,手按着腰间佩剑斥道,“若再敢妖言惑众,别怪本王手中的玉箫剑无眼!”
一般人进入清池宫,须先卸下兵器,唯有陆晏和几位护国大将军,身兼御前侍卫之职,因此可以携佩剑入宫。
陆晏气势汹汹,赵秋罗却丝毫不惧,搂着元青帝的脖子缓缓说道:“昭王殿下何必动怒?本宫说的是实情罢了。宛都之乱那一晚,谁不知道我皇兄携许侧妃逃了,留下嫂嫂一人面对数百名闯入宫中的乱军。当时月黑风高,宫里的小宫女们都没能逃过乱军的毒手,嫂嫂长得又是这样花容月貌,哪个男人见了……还能把持得住?”
此话一出,陆晏腰间的玉箫剑便发出阵阵蜂鸣声,就连站在旁边的内侍们都吓得身形一颤。
元青帝依旧面不改色,只饶有兴致地看了一眼下边那身穿北戎束腰装的梁国女子。
温玉娇气愤地捏紧了衣袖,若不是陆晏嘱咐过她说话小心,她真想立刻就上去撕了赵秋罗的嘴。
宛都之乱那一晚,赵秋罗并不在宫中,可她竟然阴阳怪气地污蔑自己,还说得有鼻子有眼,好像她亲眼所见一样。
“王爷别听她瞎说。那一晚,祖父派了一队相府暗卫来帮助妾身,在乱军攻入东宫前,妾身就已经脱身离开了。王爷若是不信,可以将方嬷嬷和绿珠找来问问……”温玉娇拉着陆晏的衣袖,小声解释道。
“嫂嫂,此事你又何必难为情呢?咱们同是女人,自然知道……在那种时候,也没有第二个选择,只有保住性命要紧。幸好你如今平安,又何必扯出什么相府暗卫的谎话?若是真有相府的暗卫来救你,他们现在何处?”赵秋罗不怀好意地看了一眼温玉娇,又朝陆晏嘲讽道,“王爷您也别怪嫂嫂,她自己……或许都不知腹中孩子的父亲到底是谁呢!”
温玉娇气得热血上涌。
她与秋罗郡主无冤无仇,从前在大梁也没说过几句话。
这女人为何处处针对自己,还想要玷污她的名声?她的孩子还未出世,怎么就成了乱军的野种?
温玉娇越想越委屈,脑子里思绪飞快。
可惜那天相府的暗卫,在救她离开宛都之时,全都被乱军射杀,竟连一个活口也没留下来。
只有个车夫驾着马车,护送她们越过界河,来了北戎。
那车夫将她们放到北戎昭王府门前就离开了,如今上哪里寻人作证去?
她急得满头冒汗。
“别急,我信你。”陆晏朝她做了个安心的口型,又转而向元青帝拱手道,“父皇,儿臣记得……我朝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何况秋贵妃……她来历不明,且资历尚浅,儿臣以为……她实在不适合出现在这清池宫中,更不适合参与我们父子的议事。”
老皇帝不置可否,手依旧放在赵秋罗的后背,抚摸的动作却是不自觉地停了下来。
连陆晏都看出赵秋罗来历不明,元青帝又岂会不明白?
这女人主动爬上自己的睡榻,必然是有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