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他把信纸仔细折好,塞进信封里。
又在信封上工工整整写下地址:省城,XX大学,秦曼薇收。
邮票他上次也买好了,小心地贴在信封右上角。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经完全黑透了。
第二天一早,姜爱国没像往常那样直接去后山,而是先去了趟镇上。
他没走黑市那条路,而是直接去了镇子中心的邮政所。
邮政所不大,就一个小小的门脸,里面一个柜台,一个穿着绿色邮政制服的工作人员坐在后面。
姜爱国走进去,把信递过去。
工作人员接过信,看了一眼地址和邮票,拿起一个红色的印戳,“啪”地一声盖在邮票上。
“好了。”工作人员把信扔进旁边一个麻布袋子里。
姜爱国点点头,转身走出了邮政所。
看着信被收进去,他心里某个地方像是落定了一块石头。
……
省城,XX大学。
女生宿舍楼。
秦曼薇正蹲在地上,用一块旧毛巾擦洗一个崭新的白搪瓷脸盆。
宿舍是八人间,上下铺,中间一张长条桌,靠墙一排旧木柜子。
屋里已经住了七个人,她是最后一个到的。
昨天刚报到,领了被褥蚊帐,分了宿舍,一通忙乱。
宿舍里的其他女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口音各异,有的热情,有的腼腆。
秦曼薇性格不算外向,但很有礼貌,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
她把脸盆擦得干干净净,里面贴着红双喜的图案亮闪闪的。然后她又拿出自己的肥皂、牙刷、毛巾,一一在脸盆架上摆好。
柜子是公用的,一人一小格。她把自己的几件换洗衣裳叠好放进去,还有几本书,用一块干净的布盖上。
收拾妥当,她直起身,擦了擦额角的汗。
“哎,秦曼薇,你这脸盆真好看,新的吧?”
说话的是睡在她上铺的女孩,梳着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辫梢用红头绳扎着,圆圆的脸蛋,眼睛很大,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女孩叫林晓燕,是从邻省考过来的,性格很爽朗。
“嗯,来之前刚买的。”秦曼薇笑了笑,对这个叫林晓燕的女孩印象不错,感觉挺亲切。
“我叫林晓燕,木子林,拂晓的晓,燕子的燕。”林晓燕从上铺探出头,自我介绍道,“以后咱们就是上下铺的姐妹了!”
“你好,林晓燕。”秦曼薇应道。
“你从哪个县来的?听口音好像离我们那儿不远。”林晓燕好奇地问。
“我是秦家村的。”秦曼薇答道。
“哦!我知道,我知道!那离我们县就隔着两座山!”林晓燕显得很高兴,“以后放假说不定还能一起走呢!”
宿舍里其他几个女生也陆续收拾好东西,互相介绍着。
秦曼薇安静地听着,偶尔回应几句。她心里记挂着家里的情况,也有些刚到陌生环境的不安。
“曼薇,走,咱们去食堂看看,听说大学食堂好吃的可多了!”林晓燕从上铺跳下来,拉着秦曼薇的胳膊。
“好。”秦曼薇点点头,跟着林晓燕一起往外走。
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每天上课,去图书馆,和新认识的同学一起去食堂吃饭,一切都新鲜又规律。
省城的繁华和大学里的学习氛围,让她暂时忘却了家乡的贫瘠和来之前的种种波折。
过了大概四五天,这天下午刚下课,秦曼薇回到宿舍,就看到桌上放着一封信。
信封上的字迹有些用力,但很清晰,地址写的是XX大学,秦曼薇收。
寄信人的名字是:姜爱国。
秦曼薇的心跳漏了一拍。
是他的信!
她快步走过去,拿起那封信。信封有点薄,能感觉到里面折叠的信纸。
宿舍里其他同学还没回来,只有她一个人。
她走到自己的床铺边坐下,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的封口,抽出里面的信纸。
信纸是那种有点发黄的粗糙纸张,上面的铅笔字迹很熟悉。
她展开信纸,从头开始看。
“秦曼薇同志:”
“见字如面。”
看到这几个字,她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信很短,寥寥几句,问候她是否顺利,报了家里的平安。
还叮嘱她要好好学习。
看到那句“前几天运气好,弄了点东西,家里改善了一下伙食”时,秦曼薇的眼神顿了顿。
她知道,姜爱国说的“运气好”,背后肯定付出了不少辛苦和风险。他总是这样,报喜不报忧。
秦曼薇把信又看了一遍,指尖抚过信封上“姜爱国”三个字,心里头有点说不出的滋味。
他居然认得这么多字,还会写信。这事她以前可一点都不知道。
信上的字虽然算不上好看,但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能看出来是下了功夫写的。
她把信重新叠好,正准备收起来,宿舍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林晓燕端着一个豁了口的搪瓷缸子走进来,一眼就看到秦曼薇手里的信封。
“哟!曼薇,收到信啦?”林晓燕眼睛亮亮的,几步凑过来,“谁寄来的?家里人?”
秦曼薇脸颊有点发热,下意识地想把信藏起来,“嗯,家里寄来的。”
“家里谁啊?看把你给美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林晓燕伸头去看信封,“我看看,姜……爱国?这名字,是个男的吧?”
她拖长了调子,笑嘻嘻地撞了撞秦曼薇的胳膊,“老实交代!是不是对象寄来的?”
“你瞎说什么呢!”秦曼薇又羞又急,伸手去捂她的嘴,“就是一个村儿的……朋友!”
“朋友?哪个朋友写信落款用男同志名字的?”林晓燕躲开她的手,笑得更欢了,“还‘秦曼薇同志’,写得可真够严肃的!快给我看看,都写啥了?”
“不给看!”秦曼薇把信往怀里一揣,护得紧紧的,“就是问问我在这边习不习惯,报个平安。”
“啧啧啧,还保密上了。”林晓燕撇撇嘴,凑到她耳边小声说:“我可跟你说,咱们学校好多男同学呢,条件好的也不少,你可得睁大眼睛……”
“晓燕!”秦曼薇嗔怪地瞪了她一眼,“你再说我就不理你了!”
“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林晓燕举手投降,脸上还带着笑,“你自己偷偷看吧,看完记得给我讲讲‘朋友’都说了啥关心话。”
林晓燕说着,就去收拾自己的东西了。
宿舍里安静下来,秦曼薇摸着怀里的信,心跳还是有点快。
她决定要给他回信。
下午没课,秦曼薇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撕下一张纸,又找出那支舍不得用的钢笔。
钢笔是她来省城前,用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的。
她趴在桌子上,对着空白的信纸,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
想告诉他学校很大,老师同学都很好,食堂的饭菜也比家里强多了。还想问他,打猎是不是很危险,让他注意安全。
千头万绪,落到笔尖,却只化成了简单的几行字。
“爱国同志:”
“见字如面。”
“收到你的来信,很高兴。我已到校数日,一切安好,勿念。大学生活很充实,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好相处。省城确实很大,与家乡不同。”
“得知你安好,我也放心了。你在家也要多注意身体,打猎辛苦,务必小心。”
“望你家中诸事顺利。”
“祝好。”
落款是:“秦曼薇”。
写完,她检查了一遍,觉得没什么不妥,才小心地把信纸折好,装进信封,写上金溪村姜爱国家里的地址。
邮票她还有,明天找个时间去邮局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