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她老抢我馍馍
蓝山咖啡2025-05-17 09:222,072

  

  

   晚饭的时候,姜爱国吃饭,状似不经意地说:

  

   “爹,娘,我这两天在山里头,好像发现大货的踪迹了。可能得花几天功夫,好好追踪追踪。”

  

   姜大柱嗯了一声,没说啥。

  

   张蓉淑嘱咐他小心。

  

   经过好几天的思想斗争,那种想让家里过好日子的念头,最终压过了心里的不安。

  

   天还没亮透,姜爱国就背着东西进了山。风吹在脸上,有点凉。

  

   他没去平时打猎的地方,直接奔着那片长着歪脖子树的山坡去了。

  

   找到那个洞口,他猫在一块石头后面,眼睛死死盯着。

  

   等了能有半袋烟的工夫,一个黄褐色的身影悄没声息地从洞里钻了出来,是那只母老虎。

  

   它警惕地四下闻了闻,晃了晃脑袋,就朝着山林深处去了。

  

   步子看着有点急。

  

   姜爱国心里扑通扑通跳。

  

   他深吸一口气,弓着腰,步子放得极轻,朝着洞口摸过去。脚下的枯枝烂叶,他都小心避开。

  

   到了洞口,那股腥臊味更浓了。

  

   他从兜里掏出火折子,吹着了,点燃了准备好的松明子。

  

   火光摇晃着,他猫着腰钻进了洞。洞里头阴冷潮湿,空气闷得慌。

  

   他举着火把,一点点往前挪。

  

   眼睛扫着洞壁,扫着地上。

  

   很快,火光照到了洞深处。

  

   几团毛茸茸的小东西挤在一块儿,发出细弱的“呜呜”声。

  

   小虎崽子。

  

   姜爱国蹲下身子,火把往旁边挪了挪,免得光太刺眼。

  

   他看着那些小东西。还没睁眼呢,闭着眼睛,就凭本能往一块儿拱。

  

   他伸出手,手有点抖。

  

   挨个摸了摸。选了一只,看着精神头还不错的。他动作要快。

  

   他把麻袋口撑开,小心地把那只小虎崽子放了进去。

  

   小东西在他手里挣扎了一下,发出更响亮的“呜呜”声。姜爱国赶紧把袋子口收紧,只留了点缝儿透气。

  

   拎着麻袋,他弓着腰,快步往洞外走。

  

   耳朵竖着,听着外头的动静。每一步都踩得小心翼翼。

  

   快到洞口了。他停了一下,侧耳听。外头没声儿。

  

   他深吸一口气,出了洞口。外头的光线还是灰蒙蒙的。

  

   他没敢直着下山,而是绕着山腰,钻进更密的林子里。

  

   一边走,一边回头看。心里绷得紧紧的。

  

   走了老远,确定母虎不可能追过来,他才稍微放松了点。

  

   找了个隐蔽的岩石缝,把麻袋藏了进去。往麻袋里看了看,小虎崽子蜷缩在里头,还在小声叫唤。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这玩意儿,带回家肯定不行。

  

   得找个地方先藏起来。

  

   姜爱国脑子里转悠开了,山里头那些蘑菇、木耳、能入药的草根树皮,还有那些打猎剥下来的皮子……

  

   村里人弄了这些,都让镇上收山货的给使劲压价。

  

   他心想:“我要是把这些东西都拢到自个儿手里,再拉到县城,或者跑远点卖,那钱不就多了?”

  

   他隔三差五就往山里跑,有时候也进城。一来二去,兜里的钱票,真就鼓了不少。

  

   家里桌上的粗粮饼子,有时候能换成白面馒头。

  

   姜小宝脸上也多了几分肉。张蓉淑和姜大柱眉间的褶子,也松快了些。

  

   村里人见了姜爱国,话也多了。

  

   “爱国这娃,出息了啊,听说倒腾皮货,手笔大得很。”

  

   “可不是,前儿个还瞅见他从镇上带回不少洋火洋碱呢。”

  

   “咱们金溪村,也算出个能人了。”

  

   这天,姜爱国从镇上回来,手里捏着个信封,上头盖着镇邮局的戳子。

  

   他三两下撕开,抽出信纸。纸上的字清秀,是秦曼薇写的。

  

   信里头问他好,问家里好,字句间那股子担心劲儿还没完全散掉。

  

   姜爱国捏着信纸,嘴角咧了咧,屋里光线暗,他走到窗边,又细细看了一遍。

  

   看完,他回了屋,划根火柴点着了那盏煤油灯,豆大的火苗跳了跳。他从炕柜里翻出纸笔。

  

   嘴里小声嘀咕着,笔杆子在纸上沙沙地写。

  

   “……家里都好,爹娘身子骨还行,小宝能吃能睡,一天到晚疯跑……我最近收些山货皮子,倒腾倒腾,还过得去……”

  

   写完了,把信纸折好,塞进怀里。

  

   第二天,他又跑了趟镇上的邮局,把信塞进了邮筒口。

  

   手上的生意慢慢走上了道。姜爱国不光在金溪村收货了,他还往隔壁公社跑,有时候还摸到县城边上的村子去收。

  

   收的货种类也多了,不光是皮子,还有各种干货,药材。

  

   他发现,做生意,得讲诚信。他收货给的价钱公道,不蒙人。

  

   卖货也一样,货真价实。慢慢地,一些猎户和山民愿意把货卖给他,县城里的一些商店也愿意从他这儿进货。

  

   他开始接触到一些新的人。

  

   姜爱国这买卖道上,三教九流的人都打交道。

  

   一个山西口音的胖商人摸着下巴上的痦子,瞅着姜爱国的皮子:“姜兄弟,你这货是实在,价钱嘛,能不能再松松?”

  

   姜爱国端起茶碗呷了一口,不紧不慢。

  

   “王老板,我这都是山里头一等一的货色,您老也是行家,一分钱一分货。您要得多,我自然给您匀出些利来。”

  

   姜爱国心里嘀咕:“这些人,怕不是善茬,得多留神。”

  

   桌上的白面馒头多了,小宝脸蛋也圆了。

  

   “哥,今儿又去镇上啊?”小宝拉着姜爱国的裤腿,眼睛亮晶晶的。

  

   姜爱国摸摸他的头,脸上有了笑模样:“去,给你买麦芽糖。”

  

   秦曼薇的信,隔几天就到。她信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人儿,旁边写着‘这是我同屋,她老抢我馍馍’。

  

   姜爱国看着,嘴角咧开了,拿着信纸又瞅了半天。

  

   他回信的时候,把煤油灯拨亮了些,写家里院子里的向日葵开了,金灿灿的,写小宝又淘气,把邻居家鸡撵上了树。

  

   写到秦曼薇,他笔尖在纸上停了停,添上一句:‘你在那边照顾好自己,别饿着。’

  

   夜深了,姜爱国躺在炕上,眼睛直愣愣瞅着黑漆漆的房梁。

  

   那回从老虎洞里抱出小崽子的情形,一幕幕还在眼前过。还有那些倒腾来倒腾去的皮子、山货,有些路数,确实摆不上台面。

  

   他翻了个身,手在炕席底下摸了摸,那里压着他攒下的钱票,一沓一沓。

  

  

继续阅读:第173章 一分钱一分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婚是你离的,拉饥荒你找我干什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