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潜深渊
任纹2025-02-28 17:133,138

  岭南不似都城长安,百姓时常能见到各种品级的宦官,俞沧云对太监的认知都来自市舶使。

  昔日卢中使身穿官服迎接各国使节,身后一众小太监随行,高鼻深目的外邦人将他簇拥其中,无不是满怀崇敬地仰望天朝重臣,那威风场面令扶胥民众弥久难忘。

  俞沧云乍见绯袍宦官,仿佛看到了故去的卢中使,就连对方腰背微弯、略显丰腴的体态都与他极为相似。但当那人侧过脸来,油头粉面的模样却是大相径庭。

  卢中使虽是宦官,但他脸上从不涂脂抹粉,朴实和善的样子更像富有涵养的私塾夫子。他在百姓面前不摆官架子,时常给孩子们买糖吃,遇到求知若渴的晚辈,浅显易懂地传授学识,而不是高高在上地给人说教。

  俞沧云和街坊们都很敬重卢中使,还以为宦官都像他这么平易近人。

  但她眼前这位宦官眼神阴冷,笑里藏刀,一看就是个刻薄的老太监。虽说人不可貌相,但相由心生也是识人至理。

  俞沧云相信自己的直觉,她在人群中放慢脚步,也不差这一时赶去见李逸。

  如她所料,老太监看了眼堤岸旁的行人,随手掸几下袍衫上的皱褶,变脸比变天还快,故作谦卑地弓着腰,在小太监的搀扶下低眉顺目步入船厅。

  高律听到动静出门来迎,看到那老太监愣了下,眼尾往身后李逸的方向瞥了眼,迅速低下头唤了声“杨公公”。

  李逸前几日收到长安来函,事先在使馆留了人手款待,不料对方直接找来埠头。

  杨公公躬身走进来,谄笑着托起圣人的诏书,嘴上说请使君接旨,一脸奉承地极尽讨好。李逸起身大步上前,撩袍单膝跪地听旨,得知圣人恩准了他的请求,面不改色地接过圣旨。

  杨公公看不出他的心思,上赶着巴结道:“使君高瞻远瞩令老奴钦佩,岭南节度使也是欣然接旨,哪个不长眼的敢来海埠作乱,二位大王齐心协力捏不死他……”

  李逸坐回去收起圣旨,挑眉冷扫一眼,杨公公识相地轻拍自己嘴巴,“老奴多嘴了,不过老奴说的也是实话,您是没瞧见呢,圣人对您安定海埠的功劳赞不绝口。老奴还听说啊,您回长安述职就等着封王吧……”

  杨公公以为李逸听到喜讯,多少能给他点好脸色。实际上,圣人早有意为李逸赐封号,根本不是他一个太监能左右的。

  李逸看他那身绯色官服,也想到了那位故人:“听闻杨公公曾与卢中使结拜兄弟相称,此番不远千里来到岭南,可有去卢中使的坟前祭拜?”

  看似平常的一句话,臊得杨公公老脸通红,他刚进宫那时无人依仗,都靠卢中使拉他一把,说是再生恩人都不为过。

  但他现在乘势东风,早就忘了结拜情分,好容易来一趟岭南,都不曾去亡兄灵前拜祭,怎么看都是忘恩负义之徒。

  “哎哟,老奴何尝不想念义兄啊,那个挨千刀的罪人害我义兄惨死,我都恨不能活剥了他,幸好大王已将凶犯正法,方能告慰义兄在天之灵啊。”

  杨公公皱眉挤出哭丧样,捏起兰花指搓红眼角,垂下手作势要跪在地上,“老奴跪谢大王替义兄讨还公道……”

  “行了,起来吧。”李逸懒得应付,从前在宫里都没给过他尊重的奴才,时隔多年见他得到阿耶重用方来讨好,阿谀谄媚的作态令人恶心。

  高律伸手示意他坐在窗边,杨公公抬头朝李逸装个笑脸,腮帮厚敷的那层粉簌簌落下。

  “哎,老奴多谢大……”那个下字还没说出口,又被李逸一眼瞪了回去,“多谢使君关照。”

  他讪讪地捏着袖边坐在椅子一角,擦了擦额头冒出的冷汗,心虚地偷瞟李逸一眼。

  早些年怎么没看出来,这个没娘养的小皇子,长大后还变得有出息了?圣人打发他去寺庙里清修,敢情不是嫌他曾被细作挟持,而是派他随高人学本事了。

  李逸连个眼风也没给他,平淡目光透过漏花窗,看向匆匆而过的旅人:“杨公公路上多有辛劳,先回使馆歇息几日吧,何时准备动身回长安,告诉高律便是。”

  杨公公求之不得:“老奴身子骨不中用了,腿寒发作力不从心,承蒙使君不嫌弃,那就多叨扰几日了。”

  他寻思打听蕃长察举的事,却见李逸看向窗外的那双眼睛蓦地添了神采,像是看到某个重要人物。他也想往外瞅一眼,那道高大身影已从眼前掠过冲了出去。

  杨公公眯起眼往外打量,看着李逸站在那名女吏面前,眉眼温柔地听她禀报,心里又琢磨出不对劲了。

  他在外头就看那女吏有古怪,俏丽娇娘偏作那衙役打扮,像极了假装太监的妖妃,一看就是个狐媚子。

  原先还纳闷谁让她钻了空子,没想到是李逸有意成全。矜贵皇子连独孤氏女都瞧不上,竟被一个妖艳村妇迷去了魂儿,这档子事传到圣人耳朵里,那就有好戏看了。

  杨公公舒展着身子靠在椅背上,悠闲自得地翘起脚尖,远望着李逸和俞沧云交谈的画面,咧开嘴冷笑道:“律儿,那女子是什么来历,她跟李逸相好多久了?”

  空荡的船厅只剩下他和高律,他口中的“律儿”自然没有旁人。

  高律平静的声音没有变化:“义父,那女子并非使君的相好,她只是个普通的小吏,略有技艺罢了。”

  杨公公将信将疑地“哦”了声,双手交叉在胸前姿势随意,细长的眼睛带着阴笑,眨也不眨地注视着李逸的举动。

  他眼前的女吏似乎有不得了的发现,递过来几张纸给他过目,李逸看了眼就收起来,生怕被谁瞧见似的。他也没回来交代一声,当下就带那女吏走进人群,两人的身影很快就不见了。

  杨公公收回视线,扭头看向身后的高律,那张冷硬的脸庞不近人情,这本是他的优点,也是当初看中他的缘由。

  “律儿,咱家当年把你从卑田院捞出来,送给自己的亲信收养。这些年来,你果然没叫咱家失望,不过,你别忘了谁才是你主子。”

  “是,义父救命之恩,律终身不敢忘。”

  杨公公白他一眼:“野狗堆里爬出来的狼崽子,爪子磨得再锋利也是个畜生。莫要白日做梦,以为皇家贵胄能把你当成个人!”

  高律紧绷着嘴唇没有应声,杨公公不满地冷哼道:“李逸都快把景元教搅翻天了,怎么都没见你来送个信?别以为远在岭南,咱家就管不了你,还是说你有了新主子,连长安的养父母都不顾了?”

  高律眼里闪过一丝惊慌,随即掩饰下去:“当初来到使君身边,律只是听从义父的安排,又怎会认他做新主子?景元教走水路贩私,使君事先并不知情,况且他也不会轻易信任手下。我对景元教的了解恐怕还不及义父,比如都府里安插了多少教众,能否请义父为我解惑?”

  杨公公不自在地笑了笑:“咱家倒是忽略了,韦城武那个不中用的书生,身份都比你尊贵百倍。李逸联手节度使合治广州海埠,此事他也没跟你提过吧?据我所知,节度使收到的拜帖,还是韦城武代笔的呢。”

  高律垂在身侧的双手慢慢攥起来,李逸确实没跟他提过这件事,但当时他有伤在身,舞文弄墨也比不上韦城武。

  “对了,韦城武他人呢,咱家适才去使馆也没见到他。”杨公公不以为然地来回张望,“难不成你俩都跟着李逸搜检蕃船?呵,京兆韦氏的嫡出公子自甘下贱,也只有李逸敢这么使唤他了!”

  高律没告诉他,韦家公子心甘情愿挨了三十板子,只为接近景元教的堂主,但有些事瞒也瞒不住。

  “韦城武混进了都督府,李逸怀疑赵刺史被景元教控制了,派他前去打探消息。”

  “你说什么!”杨公公嘴角一抽,讽刺的冷笑僵在脸上,双眼直愣愣地瞪着高律,眼里怒火要把他烧个体无完肤,“该死的,他何时去了都府?你这废物也不早说!”

  高律暗自诧异,反问道:“韦城武在都府有甚关系,义父也要去拜访赵刺史吗?”

  “是有这个打算,但不去也无妨。”老太监当头被灭了气焰,慌乱移开视线。这个狼崽子怕是养不熟,绝不能让他知晓天尊所在。

  高律心里疑虑更深:“义父有何顾虑?韦城武和你又不熟,见了面他都认不出吧。”

  但愿如此,不然他那晚去见教主就是自投罗网。杨公公巴不得是一场虚惊,宁愿教主突然暴毙,也不能暴露了自己的底细。

  但聂采荷还记得阴阳怪气的老太监,她不擅丹青难以描绘,韦城武却自称丹青妙手,两人脑袋凑在一起画了又改,作废的画纸揉成团丢了满地。

  从清晨到日暮,总算有一幅画像勉强能看了,聂采荷指着画里那个老太监:“怎样,你认得出他是谁吗?”

  “有点眼熟,一时想不起在哪儿见过,我还是拿去给使君看看吧,他准认得。”韦城武仔细地卷起画像,“走吧,该去找堂主了,咱们今晚还得干一票大的!”

  他将画像卷至那双细长眼眸,手腕微顿,脑海深处跃出个人影,“慢着,我想起他是谁了!”

   

   

  

继续阅读:第六十二章 蕃坊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海埠疑骨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