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关心聋子的耳朵,自也不会在意瞎子的眼睛,偏生惊雷鸣于无声处,烈火难照灯下黑,越是藏污纳垢,往往暴露无遗。
师无恙在前次任务里中了埋伏,虽伤势不重,伪证暗桩也安插得滴水不漏,但毒质内侵,本自有些毛病的眼睛险些真瞎了,好在解毒及时,只消按时用药,遮目避光,个把月就能痊愈。
旁人猝然失明,难免有诸多不便,于他却是无碍,除了文书情报,一应行动如常,恰逢考核招新在即,上峰有提携之意,便让师无恙来此监考武学。
十方塔有数千名金兰使者,堪为考官之人莫不备受信重,师无恙欣然领命,细算路程时日,余毒可清,也不怕误事,故即日动身,一路奔波,直抵回春镇。
听到这里,温厌春忆起船夫宋老三对这人的态度,问道:“那是什么日子?”
“上月廿一,比你早六天。”师无恙这回没卖关子,“韩征得知消息,亲至河畔相迎,还备了接风宴,推杯换盏,甚是热忱,可惜……醉翁之意不在酒。”
两人虽是同僚,但在此前无甚交集,几句寒暄过后,话就拐到了考核章程上。
师无恙负责武试,万变不过临场较量,文试则不然,因考点分散,情况各异,十方塔特许以便宜,考官出题不拘一格,只要在考前向总坛传送题卷,定档备案。
“彼时距离开考不足十日,韩征还没备好考题,我虽感讶异,但此事关系重大,听他说话办事,也是个审慎之人,想必字斟句酌,也就没有多问。”
然而,师无恙惯会察言观色,从韩征看似无心的话里听出了试探之意,在文题未定的情况下,对方竟有余暇过问武试事宜,教他察觉异样,暗自留神。
“也正因此,我顺其猜测而假装目盲,他虽不动声色,但在明里暗里试探我的耳力,指派到我身边的人仿佛个个都是哑巴,半句话不肯多说。”
火光渐趋微弱,师无恙一边说着,一边拾了些枯枝干草,就地点起个小火堆,洞道曲折,外头瘴气氤氲,短时间内不怕被人发现。
离天亮还有好一阵子,温厌春踟蹰片刻,也在火堆旁坐下,屏息听话——
考期将至,陆续有考生赶到回春镇,为图方便,韩征住进了那座修葺翻新过的大宅里,师无恙初来乍到,自当客随主便。
同一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师无恙几番问起文试安排,俱被韩征巧言搪塞,而他身边的人虽寡言少语,招子可精,不论走到哪里,很快有目光追来。
“他们盯着我,但不曾轻举妄动,我也不好发作。”
说到这里,师无恙满脸无奈,又即叹息一声,轻抖衣袖,接着道:“幸好有小青在,多少耳目都看不住它,一般人也不会留意这蛇儿,代我四处巡查。”
及至正月廿三,夜深人静,小青悄然钻回他屋里,带了几根翎羽。
温厌春心念一动,问道:“可是信鸽?”
师无恙颔首道:“我二人同为考官,直至考核结束,不得私自收发信件,若为公事传讯,也当知会彼此,可我等到夜尽天明,那厢也没个风吹草动。”
鸽子温驯,无爪牙之利,十方塔对情报甚是看重,自有高效便捷的传信渠道,便是急报飞书,也有信鹰可用,这些鸽羽的出现实在蹊跷。
温厌春若有所思,忽而抬眸望向他,道:“你本自起了疑心,定要有所行动。”
“想不到你这般知我。”师无恙闻言一笑,眼底却冷如寒江浸月,“不错,我趁韩征出门办事,潜入他的书房小心搜查,发现了一份题卷。”
温厌春一愣,旋即反应过来,追问道:“与昨日正式启用的考题有何出入?”
师无恙轻轻摇头,神色也变得凝重,沉声道:“卷上没了修改痕迹,底下还附有他自己的破题作答,并不是草稿。”
换言之,韩征早已拟好文试考题,却故意瞒着副考官,拖延至开考前日才向总坛传书封存,看似杜绝了泄题之虞,实则弄虚作假,有隙可乘。
可他身为主考官,一旦出事,难逃重责,可谓性命攸关,如何明知故犯?退一步讲,若是韩征鬻题,考生五十六人,通过文试者不足三成,谁与他私相授受?
疑惑甫现,温厌春陡然想到文试结束之后,白玉同她说过的几句闲话——归元宗弟子程婴行事骄横,文武尚可,不善谋略,以为过关堪忧,却是名列前茅。
紧接着,她又忆起那日在烟雨楼的冲突,程婴当众丢丑,恼怒之下挺剑偷袭,温厌春狠心已动,却遇韩征出手制止,后程婴频频觑其眼色,忍气而走。
当初的猜想怕是没错,这两人之间有些不为人知的瓜葛。
温厌春从这一团乱麻里抽出了线头,但要捋出来龙去脉,还有诸多缠结,她细细琢磨一阵,猛地朝师无恙看去,问道:“你发现题卷之后,可有露出马脚?”
师无恙暗赞这姑娘头脑灵活,也不废话,直言道:“我将题卷誊写了一份,留作证据以备不时之需,再将书房复归原样,应当没有留下破绽,不过……”
温厌春不由眉心猛跳,只听他往下道:“我在回去时,听到有脚步声靠近。”
听声辨位,尚在百十步外,师无恙立时闪身回避,见韩征带着个仆妇打扮的中年女人进了书房,初时还在说话,后戛然而止,又即响起纸张翻动的声音。
“这是刻意防着你呢。”温厌春紧蹙双眉,“那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