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韩秀玲从东北回来,家里人一再要求她要想办法堵住聂联刚,跟他好好谈谈。
一定要把两个人娃娃亲这事再捡起来。
在姓韩的看来,这是她家闺女最后的,也是最好的一个机会了。
因为现在小刚正好被夏知青给抛弃了,而他还没有另外再找上媳妇,现在应该正处于一个很受伤的阶段。
辛辛苦苦追求了好长时间的女知青突然之间就飞了,换了谁也很难受。
可以想象的到,现在小刚正是处于心情最低谷的时候,最需要赶紧再找上个媳妇填补空缺。
家里人跟她解释了这么多,韩秀玲这才震惊的知道,原来在自己去东北的这段时间里,小刚家里居然发生了那么惊天动地的改变。
二十多年以来一直闷在家里的老聂同志,竟然成了公安局的局长,把全家都带进城里去了。
而且还知道小刚替陶瓷厂搞了一个草编小组,甚至小刚现在已经是砖瓦厂的副厂长了。
短短的时间之内,聂家就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这些事在韩秀玲听来,简直就像听神话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而且她还知道了,想当初,小刚之所以毅然决然放弃跟着他爹进城的机会,就是贪恋跟夏芳婷在一起。
没想到不等他把夏芳婷骗到手,女知青就飞了。
而他因为贪恋女知青没把握住那次进城的机会,现在想进城也进不去了,毕竟过了这村就没那店儿了。
聂联刚没法进城,更没法进城安排工作,只能安于现状,老老实实在农村,干好砖瓦厂的副厂长算了。
就现在小刚的身份,对于老韩家来说,那都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放眼周围这些大队,哪个大队的青年能比得上小刚现在的身份?
如果小玲能找上这么好的一个女婿,老韩家也要像老罗家一样一步登天啊!
不过,这里边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也是最重要,韩秀玲最关心的问题,那就是小刚到底还中用不中用?
想当初她爹宁愿跟聂振杰翻脸也要坚决跟聂家退亲,主要原因就是听说小刚被仇人给打废了。
当时这个事儿基本上就是事实了。
除了在社员们中间传的沸沸扬扬之外,最主要的,这话是从小刚最好的朋友聂明亮的嘴里说出来的,而且当时还当着所有的大队干部。
小刚跟聂明亮的关系所有人都清楚,这么铁的两个人,聂明亮不可能给他造谣吧?
一听说小刚被人打废了,变得不是个男人了,别说韩怀义当时已经看不起聂家了,即使聂家家财万贯,作为父亲,也不可能让闺女再跳火坑。
这不是,就在韩怀义的坚持之下,宁愿被聂振杰暴打一顿,老韩家也要坚决退亲。
可是过了一段日子,社员们关于小刚废了的谣言渐渐小了。
因为大家发现小刚跟夏芳婷搞到一块去了。
大家又开始猜测,小刚应该没事,他肯定还是个男人,还中用,如果他不中用的话,肯定对女人就不感兴趣了。
不过这也只是大家这么猜测的,谁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
如果说夏知青能给小刚生个孩子的话,肯定就能证明他还中用。
可惜这事没那么容易实现。
对于这个问题,在社员们中间就分成了两派意见:
一派认为,他不中用就是不中用了,跟夏知青在一块儿只不过就是朋友的关系罢了。
另一派认为他应该没事,已经恢复了。
后来等到聂明亮被抓,所有的事情就真相大白了。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当初聂明亮口口声声说小刚被人打废了,原来是这混蛋在使坏啊。
其实这家伙早就看上小玲了,所以才造出那样的谣言污蔑小刚,目的不过就是想把一对娃娃亲给拆散。
知人知面不知心,明亮这混蛋真坏啊!
事实上也确实让他得逞了,小刚和小玲的亲事那不是立马就散了吗。
从小订的娃娃亲被人退了,这对小刚的打击肯定很大。
这应该也能解释了为什么小刚明明知道夏知青那么高冷,谁也不理,明明知道就他自己那条件很一般,但还是要锲而不舍的去追求夏知青。
追根究底,他不就是想把最漂亮的夏知青追到手,给自己争口气嘛。
就是让姓韩的看看,你们把我踹了,老子娶一个更漂亮、更好的女知青,气死你们。
不过,夏知青这一走,小刚要是再想找媳妇,就有些困难了。
毕竟,这事对于一个人的感情经历来说也是一个污点,相当于小刚有过感情经历,但是被女方给踹了,对他的名声很有影响。
以后小刚再想找对象的时候,他就跟那些从来没有过感情经历的、清清白白的青年没法比了。
女方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这对于一个大青年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大的减分项。
所以姓韩的认为,她家的闺女因为跟聂明亮订过亲,也不纯了。
至少从名声上来说不纯了。
这俩孩子从小就娃娃亲,退亲之后各自有了一段完全不成功的感情经历,到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发现其实还是他俩最般配。
毕竟从小青梅竹马,定了娃娃亲,而且都有过同样失败的感情经历。
这就像死了老婆的男人,他想再找的话,基本上也会找个寡妇。
二婚的就只能找二婚的。
小刚和小玲都曾经有过不成功的感情经历,都不清纯了,谁也别嫌弃谁。
韩秀玲趴在聂联刚的胸前,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聂联刚也听明白了,不管是老韩家,还是韩秀玲本人,她们一家人对于两个人重归于好这件事的态度十分乐观,也十分坚决。
这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节奏啊。
让她们产生这个想法的主要原因,就是她家坚定地认为自己已经被夏芳婷给踹了,而且现在自己正处于感情受伤的阶段,特别需要女人的抚慰。
所以,想要彻底打消韩秀玲和她家人的这个念头,其实也很简单。
聂联刚拒绝理由,就是明确的告诉韩秀玲,自己这辈子就认定夏芳婷了,她并没有抛弃自己,俩人好着呢。
聂联刚的话让韩秀玲大吃一惊,她猛然从他胸前抬起头,盯着小刚的脸:
“怎么会这样,大家都知道夏知青把你踹了。
她们家是当大官的,她怎么可能看上你呢?”
对于韩秀玲这种抛开感情,只讨论身份的思想观念,瞬间让聂联刚的脸阴沉下来。
难道这就要暴露她的本性了吗?
不过又转念想到,韩秀玲之所以有这些想法,应该还是受了她的家人和社员们议论的影响。
所有人都是这么看的,认为自己和夏芳婷的身份差距太大,人家完全不可能看上自己。
聂联刚忍不住用一种语重心长的口气说:“人和人交往,不能光看身份,最重要的是两个人的感情。
只要两个人的感情深了,外在的身份差距再大,也阻挡不了我和她在一起。
古文里不是有这么一句吗?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韩秀玲有些懵。
虽然也上过初中,但她学习不好,而且小刚背诵的这一段古文她也没听说过。
不过大体意思还是听出来了,居然有所触动。
或者说瞬间让她产生了无限的感慨,她觉得自己似乎能做到这一点的。
比方说当初小刚得了那么重的病,他的家里人都要放弃他了,但是就因为自己坚决不放弃,这才让小刚保住了一条命。
事实证明自己不就真的做到了吗?
可是后来呢?后来仅仅因为听说小刚被人给打的不中用了,自己家就坚决跟他退了亲。
说到底还是自己家太对不起他了。
不过小刚说出这么情深义重的话,似乎也能证明社员们的议论是对的,他确实在感情方面受了伤。
就是因为在感情上受了伤,他才把男女之间的感情看得这么重,很明显他这是单相思,陷入对夏知青的感情漩涡当中出不来了。
聂联刚发现,无论自己怎么说,韩秀玲都不信自己和夏芳婷的关系。
很明显她已经陷入一种自我暗示的思想误区当中走不出来了。
看来必须要拿出证据让她相信。
要不然无法打消她坚定不移的要跟自己重归于好的想法。
聂联刚对韩秀玲说:“外面太冷,咱俩站在这里好长时间了,你跟我来家吧,我给你看点东西。”
一听这话,韩秀玲欣喜极了。
这就要开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