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池田决定了在北方建厂,接下来就是考虑在北方的什么地方建厂。
聂联刚心里暗暗嘀咕,按照他的意思,肯定是在姜家庄子征地,把工厂建在自己村里啊。
但是,这话还是别说了吧。
这话要是说出来就显得私心太重了。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工厂还是建在东盛市,或者林阳县城比较合适。
要是建在农村,在交通、人员、物资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短板。
池田征求聂联刚的意见道:“聂先生,您认为工厂是建在东盛市呢,还是林阳县城?”
聂联刚想了想:“最终选在哪里,现在还没法下结论。
虽然我们北方跟南方的出口特区比起来,在各种政策优惠方面没有优势。
但不代表咱们不跟当地政府要求政策优惠。
所以最终选在哪里,就看到时候去谈的结果如何了。”
池田点点头,表示认同聂联刚的意见。
不过,聂联刚虽然这样说,但他心里其实是倾向于把工厂建在林阳县城的。
首要的原因就是县城离着自己的老家近,自己来回的方便,而且也便于日后往老家这边渗透。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现在东盛市的书记是肖润民。
肖润民的问题解决之后,他有官复原职,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还是担任东盛地区的地委书记。
自己算是肖润民的恩人,自从他走后,已经回来姜家庄子两次,看望自己这一家人。
他是从政的,肯定不会口口声声说要报恩一类的话,但是从他的表现来看,报恩的心态还是很明显的。
因为跟聂联刚在一块儿住过,俩人早就是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回来看望的时候,俩人都是老友重逢的感觉。
也正是因为跟肖润民的这层关系,聂联刚才更不想把工厂建在东盛市。
除了出于避嫌的原因,还有就是跟当地一把手关系太好,有时候反而不好办事。
企业跟政府之间,不光是合作的关系,更有会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
这就需要企业跟政府之间的博弈了。
那么,当你跟政府博弈的时候,自己跟肖润民是要维护各自的利益呢,还是为了情谊而让步?
一句话,太熟了,更没法办事。
但是聂联刚肯定不会把自己这些真实的想法告诉池田的。
项目刚刚进入筹划阶段,很多事情都是说不定的。
池田说道:“选址的问题,初步就定在东盛或者林阳县城。
那么接下来,就是关于咱们的合作的待遇问题。
聂先生对一点是怎么看的?”
聂联刚笑笑:“您老板,待遇问题肯定是老板来定。”
池田也笑笑,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协议递给聂联刚。
看来池田早准备好了。
聂联刚接过来看了一下,聘任协议各项约定中规中矩,基本跟自己想的一样。
只是在工资和技术分成两项,还空着。
就等着双方协商好,签协议的时候再填上。
“工资待遇方面,我对贵国这边不是很了解。”池田说:
“在考察的时候,我只是大致了解了一下管理干部的工资情况。
南方跟北方的工资是不一样的。
过来投资建厂,虽然我也带了一个筹建团队过来,但这个团队只能由聂先生来带。
您是筹建的主要负责人,是我高薪聘请的。
工资待遇必须要给到最高。
当然了,在基建期间,您只能拿到基本工资了。
技术入股的分成,只有产品见到利润之后才能有。
这一点还望聂先生理解。”
聂联刚点头:“池田先生太客气了,这是应该的。”
“那么——”池田用手点了点工资那一项的空白处,“筹建期间,我想给聂先生暂定月工资人民币两千元,您看怎么样?”
聂联刚吓一跳,两千的月工资?
这也太高了吧?
虽然池田认命自己为筹建处的一把手,是负责人,说白了算是池田高薪聘请的职业经理人。
但是在这年头,国内哪有拿这么高工资的?
要是跟普通工人相比的话,这个工资水平即使到了90年代末期,也算是高工资了。
而且聂联刚知道,等到厂子建起来,工厂投产以后,自己作为高管,薪资只会更高,决不会给自己降工资的。
越来越好才能皆大欢喜,池田作为成功的商人,他肯定懂得这些道理,绝对不会让高管的待遇越来越差。
“太高了,太高了。”聂联刚有些惶恐的说,“就我们国家目前的工资水平来说,现在还没有能拿这么高工资的呢。”
“你们是你们,我们是我们。”池田摆手说,“现在聂先生是给我做事,我出得起这样的工资,而聂先生的能力,值得这样的工资水平。”
虽然池田这样说,但聂联刚总感觉实在太多,他要求少一点儿,减到一半儿就行了。
可是池田无论如何不同意,坚持这个工资水平,他说既然聂联刚没有嫌少,那他这个老板就说了算了,月薪两千,定了。
好吧,聂联刚也不好在这个问题上再跟他继续纠缠。
接下来就是谈技术分成的问题。
因为聂联刚一开始给了池田一部分图样,就是他设计的新型农业机械。
这些设计构思,都是聂联刚跟着前世的那些新发明学的。
现在被他拿过来,那就是他设计的。
不管是用起来特别方便的手工农业设备,还是新型农业机械,这些东西在现在都属于发明。
池田要想生产这些发明,要么给聂联刚技术使用费,一次性把技术买断下来,要么就是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
此前聂联刚就跟池田讨论过这个问题,早已经商定,如果合作的话,那就采取技术入股的方式。
产品生产出来了,聂联刚的收入跟产品的销量高度绑定,只要你设计的产品畅销,那么你的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这也算是对自己的设计负责。
现在关于技术入股的分成比例问题,俩人又发生了争执。
因为池田对国内市场不是很了解,所以这次是聂联刚主动提出了分成比例。
他对这个比例其实早有估算。
现在对于工业产品,还是卖方市场的时代,市场空白大,几乎没有竞争,利润率相对较高。
农业机械这一块,毛利润绝对不会低于百分之三十,净利润也不会低于百分之二十。
所以,聂联刚提出,只要给自己产品售价的百分之三就行了。
池田一听,又觉得这个分成太低了,强烈要求给百分之五。
为这事俩人又争执一番,最后定了百分之四。
其实聂联刚很理解池田的心情,知道他这不仅仅是跟自己客气。
对于池田这种成功的商人来说,那是真正的干大事者不拘小节。
在他看来,任何一种商业行为,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利润。
他过来投资建厂,其实也算是一种风险投资,毕竟他一个外国人,过来这边人生地不熟,有太多不确定性。
既然他经过观察和了解,决定跟自己合作,依靠自己,能不能最大可能的规避风险,关键就在自己身上。
给自己开出高薪,提高分成比例,相较于他建厂的投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这样一来,却能把自己这个高管跟这家外企的利益高度绑定。
那么,自己肯定就像给自己做事一样尥蹶子的干啊!
要想马儿快快跑,就给马儿多喂草啊!
一切意向谈妥,聘任协议也签了,接下来聂联刚首先就要做的,就是辞职。
把砖瓦厂和草编小组那事交接好。
当然,这两项差事都是隶属于白石岭陶瓷厂,当初陶瓷厂的陈书记很欣赏聂联刚,算是对他委以重任。
现在要辞去这两项差事,聂联刚必须要亲自去一趟陶瓷厂,当面跟陈书记汇报。
池田来姜家庄子大队之前,他已经在林阳县城的阳安宾馆包下了几个房间,他带过来的筹建团队暂时住在这里。
聂联刚要去白石岭陶瓷厂,正好跟池田一块儿,先把池田送到阳安宾馆,然后他再开车去陶瓷厂。
从现在开始,这辆车就属于聂联刚使用了,还要配一名司机。
池田的意思是,如果聂联刚有好的司机人选,他就自己找人。
如果聂联刚没有人选,就先用通过外事部门给找的这个司机。
池田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他在考察期间发现国内司机奇缺,会开车的人极少。
但凡是司机,都是公家单位的正式职工,外资企业想找司机很难。
在找司机的过程中,池田还听说了一个“八大员”的名词。
所谓的八大员,指的是当今社会八个比较吃香的职业,司机就是其中之一。
“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也不换”,就是形容司机这个职业的。
所以池田觉得聂联刚想找司机,肯定不好找,毕竟现在的司机都是公职,肯定没有人愿意放弃公职给个人开车。
聂联刚不得不承认池田考察得挺细致,连这些情况都知道。
池田猜的没错,自己上哪去找司机啊?
司机倒是认识两个,可人家都是有单位的,哪有放弃公职给聂联刚这个小屁孩开车的。
所以暂时只能先用着池田请来的司机。
让他带一带自己,算是带徒弟,自己去交管部门报上名,过几个月去参加考试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