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弟弟
六媛2025-07-02 19:154,203

“可姨娘如此草菅人命,似乎不妥吧?”

  就算转胎丸不是她所为,可檀香先被勒死,之后又投入井中却是绝对和她脱不开干系的!

  “小姐说的这件事妾身也正纳闷呢!”莫姨娘拧了细细的眉毛,用手里真紫色绣白玉兰的手帕子擦了擦嘴角开口道:“虽然檀香姑娘所行之事甚为艰险,可我曾嘱咐过她若是此事暴露,万万不要再冒险前去。要知道若是她落到夫人手中,难免受不得那皮肉之苦,将妾身招了出来,那妾身可真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可檀香姑娘不仅置自己年幼的女儿于不顾,在当天晚上又去了那陈姨娘窗前,更奇怪的是即便是如此,她也完全有机会全身而退,为何又要跳到夫人的井里呢?近日来妾身对此事可是百思不得其解,可是不管问了几遍,都说檀香姑娘是投井而死。若是小姐怀疑此事是妾身所为就大可不必了,这檀香死了不仅不会给妾身带来一丝一毫的便宜,反而让妾身随时面临着事情败露后被官府捉拿的可能,更何况妾身虽然擅长些小心思,可也是为人母者,每每看见那萱姐儿在我面前哭着要娘的模样不免心中自责难过,时时煎熬,倒恨不得妾身从未施行过此计!”

  若是不过吓吓人,那莫姨娘只不过是内宅之争,当由宗族处置,可若是出了人命,那便不是宗亲家法可以约束的范围,而是官府的职责!莫姨娘的几句话倒是所言不虚,尽是实情。

  “檀香并不是自尽,而是被人杀害!”我仔细的揣度着莫姨娘面上的每一寸表情。

  虽然莫姨娘面上仍旧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样,眼睛里却有片刻难掩的惊异。

  “如果小姐怀疑妾买凶杀人,不妨问问整日里在妾房顶行走的几位兄弟,可见过这屋里进过生人。妾曾抛头露面,既然入了杨家,自当摒绝前尘,妾自搬入这宅中已有十余载,从未踏出这屋门一步。若是这件事是妾所为,自然是要私下里与那行凶之人密谋。几位兄弟都非常人,若是妾有此行,是决计瞒不过的。”

  要说莫姨娘想做此事瞒不过守在她屋外的五个暗卫我是绝对不信的!

  不管什么时候,从这院子里传出来的消息永远都是‘一切如常’。

  在这样严密的监视下仍旧能指使了檀香去做这样的事,未必就没有可能找个什么理由将那杀手引逗回家中于某个密室中商定此事。

  更可俱的是,眼前的这个笑靥如花的女子明明知道自己被人监视着,还能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安然若素的过活。

  仅这份气度就足以让人不可小觑!

  “姨娘为人谨慎,侍卫们多是男子,难免粗心,一时不察也是有的。”我淡淡的笑了笑,端了面前的茶杯来抿了一口。

  莫姨娘似乎早就料到我不会信她的这句话,也不恼怒,笑着道:

  “妾原以为小姐您不过是个聪明些的小姑娘,不想小姐您竟如此通透。原本妾听说是小姐接手了家中中愦,料想您不过十二岁,突逢此内宅勾心斗角,又与家中女主名声有碍,定会使些手段将此事压制下去才是。若是如此,那檀香姑娘原本与陈姨娘是一个屋里的姐妹,妾便可以在夫人面前说这件事是陈姨娘自导自演的一出戏,全然是为了陷害夫人。以夫人心性必然是深信不疑,妾也可以趁此机会和夫人联手,给妾在府中站稳脚跟争取些时间。而等到夫人收拾过了陈姨娘缓过神来的时候,早已经动不得妾了。可妾万万没有想到,先是檀香姑娘死在了夫人院后的井中,使得妾当初特意留下的痕迹倒成了暴露妾的证据,后又有小姐您将此事闹得满城风雨,更让妾心中难安。”

  若说这是莫姨娘所思所想,我是信的。檀香与莫姨娘的交往的很多痕迹都很明显,甚至有些张扬,想来原本是莫姨娘用来向母亲邀功表忠心的所为。若是檀香这样不明不白的死了,反倒使她自己立于险地,倒成了最大的嫌疑。

  莫姨娘原本设的是个请君入瓮的计,可此刻猎物还没有落网网却先破了,自然是处境堪忧了。

  饶是这样,莫姨娘仍旧能想到特意把消息透露给我引我前来,甚至和我说的每一句话,对我做的每一个举动都经过深思熟虑,仔细的揣摩了我的心思也是十分的不简单了。

  只是这样,檀香之死就成了一件悬案!

  不是母亲,又不是莫姨娘,到底会是谁要对她下手呢?

  陈姨娘?抑或是......祖母?

  对面的女子见我陷入沉思,抿嘴一笑,素手纤纤执了茶壶轻笑道:“小姐您是个聪明人,怎么会不知道徐徐图之的道理?”

  我哪里不知道有些事急不得,可这件事却又涉及性命,非同儿戏,怎能等闲视之?

  “姨娘此言差矣,如此行事,难道姨娘不也是知道有些事不能贻误半分的吗?”我轻轻的嗤笑了一下,在这寂静的内室却分外刺耳。

  “小姐您有所不知,您的大弟弟今年已经八岁了,寻常人家五岁就开始启蒙。可因为妾的缘故,三个孩子都只能住在这三教九流之地,根本就请不到什么好先生。如今逸儿一本《幼学》都是妾草草讲过,妾身实在是心中焦急!”

  说到三个儿子,莫姨娘眼中是实打实的疼爱。

  只是莫姨娘一个出身风尘的女子,识字已经不易,还能教导儿子读书,实在是难以让人小觑。

  “我只听说姨娘手段高明,不想姨娘还有此教子的大才。”我挪揄的笑了笑:“难怪姨娘早非青春少艾仍能诞育子嗣,实在令人敬服。”

  莫姨娘听了我这话不禁苦笑,嘴角划开些细细小小的皱纹。到底不是那小姑娘了,保养的再仔细也难免有些风霜气息。

  “小姐您有所不知,妾父原本是个穷秀才,故而妾幼时也曾念了几本书在胸中,只是后来妾父惹了官司,家私悉数充入公中,家中女子俱皆贬为奴籍。妾年方十五,被县令爷瞧上,要娶妾做六房姨太太,妾年少性烈,自甘入娼妓行列。幸而后遇老爷,体恤妾家道中落,身世坎坷,愿助妾从良,又给妾安家立命之所,妾不胜感激,无以为报,只为老爷生儿育女,以抚育后嗣为任才是。”

  原来这位莫姨娘也曾是好人家的女儿,难怪所言所行都不俗,竟将母亲那样的官家女子比了下去。

  瞧瞧这一番话说的这样漂亮,若我是个男人也是要动心的!与这位莫姨娘比起来,母亲骨子里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清贵矜持就显得有些惹人厌恶起来。

  “如果我答应助姨娘入门,姨娘又能给我什么呢?”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既然眼前这女子人精儿似的,何必耍那份心机。

  “自古以来就是‘女得吃穿,男得家当。”若是小姐助我进门,我助小姐得杨家四分之一的家产做嫁妆。”

  按照目前这白城内嫁女风俗,大概一两万两白银便可把婚事做的风光无限。杨家家资不下百万两白银,还有些古董字画,店铺良田。若是我能得四分之一,也就坐拥二十万两,实在是一笔极为丰厚的嫁妆了!

  只是,我从没有打算过嫁出去,就是有了嫁妆也带不出去。

  若是我真的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大概会真的动心吧?

  “姨娘说笑了,家里的情况姨娘是清楚的,只怕要不了多久,我便可以管理整个内府的事务,有多少银子拿不得的,何必在乎这区区四分之一。”我朝着莫姨娘投去了一个“你懂得”的眼神:“更何况我在外面还有铺子,姨娘也不是没有听过,我一个小姑娘也使不了那么许多银钱,姨娘这话说的太没有诚意了些!”

  “不如小姐直说了就是,奴婢一定照做!”饶是性情再好的人也难免有三分性子,此刻莫姨娘面上也带着难掩的恼怒。

  我用那茶盖子慢慢的拨着浮在水面的茶叶,垂着头但笑不语。

  “姨娘,少爷们起了!”外面传来妈妈们回话的声音:“要不要进来给您请安?”

  莫姨娘强忍着怒气朝外面吩咐:“叫少爷们进来给姐姐请安!”

  外面应了一声后传来了渐渐离去的脚步声。

  不一会走廊上就传来了蹬蹬蹬的跑步声和小孩子欢笑打闹的声音,到了窗户下面有小孩子的童声童语:“你慢一点,小心姐姐不喜欢你!”接着脚步声都舒缓了起来,间或的传来几步小跑和稚子压抑的笑声,想来是最小的三弟的声音。

  “姨娘,少爷们过来请安了!”声音算不上苍老,可能是个奶妈子。

  “让少爷们进来!”莫姨娘整了整衣裳,声音有些严厉。

  “是!”待到外面应过才传来撩门帘子的声音。

  和我想的很不一样!

  我原以为这位莫姨娘出身寒微,见识不高,养出的孩子必然是粗鄙浅薄不懂规矩的。可实际上三个孩子不仅知晓道理,而且还活泼可爱。

  前面进来的是一个高挑的男孩,穿着一身墨绿色的直缀,腰间坠着一块羊脂玉竹节玉牌,头上却还梳着丫角,和莫姨娘一样白皙清秀,但五官却很像父亲,眉眼间仍十分稚嫩,想来应该是大弟弟。小孩子却一副大人的装束,看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几分可笑。进了门后他并没有直接到我们跟前,而是驻足等着后面的两个弟弟进门。顺着他的目光,接下来进门的是一个大约只有我膝盖高的小男孩,下颌尖尖,面皮白嫩,长得像极了莫姨娘,用红头绳扎了一对丫角,身上穿着一件樱粉色团纹锦绣纱衫,像个小姑娘似的娇俏。最后进门的是个站在两兄弟间中等身量的孩子,想来是五岁的二弟。既融合和莫姨娘的甜美,又有父亲男子的刚毅,无论是和大弟弟站在一起还是和三弟站在一起都能瞧出是兄弟。

  老三一进门就要往里面跑,被他的大哥一把揪住,紧紧的牵住了手。一只等到二少爷进门站稳了,兄弟三人才一齐转过多宝阁来对他们的娘行礼。

  “姨娘!姨娘!”三少爷见了莫姨娘好似脱了疆的野马,飞快的扑到了莫姨娘的怀里,抬起一张白玉雕刻似的小脸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问道:“姨娘!妹妹还没有起吗?”

  又没有养在母亲跟前,何苦不叫三个孩子直接叫她娘?

  我有些疑惑的看了这对母子一眼。

  “见过姐姐!”正当我发愣之时,大弟弟已经先行一步上前来朝我躬身请安:“逸儿拜见长姐!”

  自己的亲娘和一个素未谋面的嫡亲姐姐坐在炕前,这孩子竟然会先来对我请安问好。

  小小年纪,居然就会懂得这样的礼仪。是因为谨守君子之道,还是年少老成,心机阴沉呢?

  “快起来!”我笑了笑,摸了我腰间的荷包一把,突然改了主意,转而拔了头上的一根玉簪。

  “来得匆忙,未料到会与弟弟们见面,仓皇之中没有什么礼品。这根玉簪虽然价值低廉,却是雕以竹节,竹是君子是爱,送给弟弟也算应景。”

  其实我早就预料到了今天会见到这几位弟弟,特意在荷包里装了八个如意纹小金裸子。可看见这孩子刚才一番举止,我突然就改变了心思。我头上一应的都是金器,只有这根簪子是临出门前头发突然塌了一角,临时凑上去的。因为不过是衬在里面撑住上面的金簪,也就懒得再取钥匙开箱笼的折腾,只随便从平素搁在桌面上用来赏人的首饰匣子里抽了一只成色一般的出来,不想此番竟有了大用处!

  “这......”面前的男孩面色通红,低着头小声道:“圣人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原该弟弟照料姐姐才是,未有寸功,如何敢收姐姐心爱之物!”

  我不禁诧异,不过八岁的孩子,竟然已经读过了《论语》。是这个孩子早慧,还是莫姨娘勤于教导呢?

  莫姨娘听了自己长子毕恭毕敬的话语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样子,抚着额头抱着三少爷跟我解释:“这孩子小时候就有些痴,读了几本书就非要做君子,一言一行都要符合圣人言才行。”

  虽然是句抱怨的话,字里行间都透露着骄傲。

  这样的心情我也能理解,有个这样的儿子,是我我也要自豪的!

  “姨娘莫要谦虚,我瞧着哥儿倒是气度不凡。”不觉得我的语气里也带着几分欢快。

继续阅读:第二百三十三章 偶遇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妃乱不可,绝不从良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