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母亲,是来客人了。”
等到叶凡和姜维二人走进院子,已经有人搬了两把椅子过来,姜维便指着椅子对叶凡说道:“公子请坐。”
不一会儿,身后的回廊上传来脚步声,叶凡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穿布衣的中年妇女,正端着一方小桌朝自己走来。
被伺候惯了的叶凡只看了一眼,便回过头来,打算继续和姜维说话,却见姜维已经站起来了。
“母亲,给我吧!”
叶凡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起身朝身后那妇女行礼,“晚辈叶凡,见过姜夫人。”
姜维母亲杨氏笑的和蔼可亲,“我不是什么姜夫人,你要是不嫌弃,就跟维儿的那些朋友一样,叫我伯母就行。”
姜维赶紧冲杨氏摇头,“母亲不可,他是上次来家里的那个大将军的儿子,并非儿子的朋友!”
杨氏看了姜维一眼,并未理会儿子,转而看向叶凡,笑着说道:“看着孩子,长的就讨喜,就是太痩了些,要是再富态点,就更好看了。”
叶凡也不以为忤,笑嘻嘻的回答道:“多谢伯母夸奖,实不相瞒,我之前就是因为太胖了,连马都骑不好,这才减肥的。”
杨氏笑着摇头,“可惜了,可惜了,多俊俏的小子!”
这时,叶凡奉上带来的糕点,递到杨氏面前,“伯母,这是家里自己做的糕点,特意带些来给您尝尝的,您要是喜欢吃,下次我再给您送点。”
“哎呦,好孩子,来就来吧,带东西做什么?我们家已经欠你们很多了!”
“伯母说的是什么话,家父大老远的把你们从天水接过来,哪有不管的道理?您就安心在这里住下,以后我会常来的。”
“好孩子,比维儿会说话!”杨氏伸手摸了摸叶凡的头,又看了眼姜维,“行吧,你们谈事吧,老身也不在这瞎掺和了。”
“伯母慢走!”叶凡随口说了一句。
而姜维则朝着母亲离开的方向拱手作揖,毕恭毕敬的说道:“恭送母亲。”
叶凡看着姜维的动作,心说这应该就是史书上说的“侍母至孝”的意思吧?
没了长辈在场,叶凡便直入正题。
“伯约,你应该知道,过两天我就要出发去江南了吧?”
“略有耳闻!”姜维问道:“朝里这么多大臣武将,为什么偏偏要派你去?”
叶凡眯着眼睛,旋即笑了,“昭伯是觉得我年纪尚小,难堪大任?”
“当然....不是!我是担心你此去,会受欺负!”
“所以我今天才来找你啊!”叶凡心中大喜,自己这还没说呢,人家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姜维却有些疑问,“找我做什么?你该不会是想向陛下举荐我,代替你出使吧?”
“噗〜〜”叶凡一口茶水全喷了出去,“你在想什么呢?这都已经是明发上喻,人尽皆知了,我怎么可能现在才拒绝赴命?”
“那你说找我是什么意思?”姜维嘟着嘴问道。
叶凡也不再兜圈子了,“我今天来找你,是想让你跟我一起去,一来见见世面,二来也能保护一下我的人身安全!”
姜维没好气的说道:“你直接说让我当你的护卫不就完了吗?”
“这么说,不是显得太功利了吗?”叶凡贱笑道。
“可是家母刚刚来到洛阳,人生地不熟的,说不定过两日还会水土不服,此时我断不能离开!”
“这个你放心,我们走了之后,我会让管家天天给伯母送饭。而且我家隔壁正好住了一个太医,如果伯母有什么不舒服的,官家会带着太医来的。”
“不行,这样太麻烦你们家了。”姜维摇了摇头,“家母最不喜欢麻烦别人,更何况,入京以来,你和大将军又是送宅子,又是送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样样都是你在花钱,我和家母已经感到十分过意不去了,怎么好再给贵府添麻烦?”
叶凡大手一挥,“这有什么?你和伯母来到京城那都是我的意思,要说添麻烦,应该是我给你们添麻烦了,这次正好有机会,可以让我报答一下。”
“公子,如果你这么说的话,那在下就无颜住在这里了。”姜维后退一步,朝叶凡九十度弯腰行礼。
叶凡灵光一闪,换了个说法,“那这样你看行不行,这宅子和之前花在你和伯母身上的钱,权当是我借给你的。现在呢,我想雇你来帮我的忙,然后按照约定付给你佣金。因此你给我做护卫,就相当于是还债了,你看如何?”
姜维沉思良久,一会看看地面,一会儿看看院子里的树,最终将目光缓缓移动到叶凡的身上,“这样吧,公子先在这里稍候,我去问问家母。”
差不多过了顿饭功夫,姜维出来了。
虽然已经尽力隐藏,但姜维红了的眼眶,还是被叶凡发现了。
想起姜维和母亲二人相依为命,叶凡一时间也有些不忍,“如果伯母不愿意的话,那我就不强求了,我先走了。”
“且慢!”姜维在身后叫道,“公子请等一下!”
叶凡回过头来,面露惊喜,“这么说,伯母答应了?”
半晌,才看见姜维缓缓的点了点头,“不错,家母答应我随你去了。”
“太好了,你赶快收拾行李,两天之后,我们就出发!”叶凡忽然想起什么,从腰里摸出几块金饼子递给了姜维,“这点钱你先拿着,交给伯母,如果府里送来的饭食不合胃口,也能自己买些想吃的。”
姜维百般推辞,又哪里是叶凡的对手,金饼子收下了,还有叶凡龇牙咧嘴的笑。
三月二十,甲申吉日。
卯时,邢贞已经带着全套的仪仗,来到了阊阖门前。
叶凡站在邢贞左后方两步的位置,叶凡的右边站着张温,两人身后还有一班仪仗队人员,姜维也隐藏在其中。
一缕阳光从东方升起,阊阖门渐渐开启,曹操登上门楼,邢贞携随从跪拜,行三跪九叩大礼。
卯时正,皇帝赐下符节,礼官宣读祝文,又折腾了半个时辰。
到了辰时初,典礼官扯着嗓子高唱道:“吉时已到,持节开拔!”
邢贞在前,叶凡和张温紧随其后,从仪仗队中间穿过,直到把队伍的方向扯了过来。
出洛阳南城正门之宣阳门,走永桥跨过洛河,经过伊河的冲积平原,再往南,就看见香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