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搀着郭汜到了后院,两名仆人打开茅房,用专门处理“黄白之物”的大勺,伸到茅坑里,舀了勺“辣酱”,端到了郭汜的嘴边。
“夫君,请吧!”夫人握拳鼓励:“加油!”
“咳咳——”尽管已经酩酊大醉,但郭汜仍不可避免地受氨气和硫化氢等物质的刺激,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说白了就是想吐。
仆人也替他打气:“将军,有道是‘良药苦口利于病’,粪汁虽臭,但活命要紧呐!”
郭汜点点头,像品茶一样,摆头朝大勺里的混合物吹了吹。随后一憋气,捏住一鼻子,另一只手扶好大勺,把嘴靠过去,像喝疙瘩汤一样,吸溜着勺里黄色的汤汁与屎块。
粪汁倒还好说,一憋气就喝下去了。唯独某些屎块,可能是谁最近不消化,梆硬梆硬的还特别大,外形就像手雷、或者说像那种黑米糕和隔夜的八宝饭,需要嚼一嚼,咂么咂么才能咽下去。
诶呀,你知道我写这段的时候多想吐吗?
总之山中走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猴头燕窝鲨鱼翅,熊掌干贝鹿尾尖!郭汜是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似风卷残云,就跟倒土箱子里似的吃了满满一大勺——翔。
喝翔之后的郭汜,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丁点的不舒服,最后因为汁液在胃里咣当晃了一下,终于激吐起来,差点把苦胆都给吐了。
等到缓过劲来,郭汜大怒说:“吾与李共图大事,今无端欲谋害我,我不先发,必遭毒手。”遂秘密集结本部甲兵,准备攻打李傕。
早有人讲这件事报知给李傕。李傕也大怒说:“郭阿多安敢如此!”遂点本部甲兵,来杀郭汜。
两处合兵数万,就在长安城下混战,乘势掳掠居民。
李傕侄子李暹引兵围住宫院,找了两乘车,一乘载天子,一乘载伏皇后,让贾诩、左灵监押车驾;其余宫人内侍,都跟在旁边步行。
车辇出了后宰门的时候,正遇见郭汜兵到,乱箭齐发,射死宫人不知其数。
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郭汜领兵入官,尽抢掳宫嫔采女入营,放火烧宫殿。
第二天,郭汜得知李傕劫了天子,领军来营前厮杀。皇帝皇后都受惊恐。
后人有诗叹之曰:
“光武中兴兴汉世,上下相承十二帝。桓灵无道宗社堕,阉臣擅权为叔季。
无谋何进作三公,欲除社鼠招奸雄。豺獭虽驱虎狼入,西州逆竖生淫凶。
王允赤心托红粉,致令董吕成矛盾。渠魁殄灭天下宁,谁知李郭心怀愤。
神州荆棘争奈何,六宫饥馑愁干戈。人心既离天命去,英雄割据分山河。
后王规此存兢业,莫把金瓯等闲缺。生灵糜烂肝脑涂,剩水残山多怨血。
我观遗史不胜悲,今古茫茫叹黍离。人君当守苞桑戒,太阿谁执全纲维。”
眼看局面愈发难以控制,皇帝刘协只能派公卿调解李、郭汜的矛盾,郭汜就把太尉杨彪及司空张喜、尚书王隆、光禄勋刘渊、卫尉士孙瑞、太仆韩融、廷尉宣、大鸿胪荣、大司农朱俊、将作大匠梁邵、屯骑校尉姜宣等都扣留在营中,作为人质。
其中大司农朱俊是个气性大的,忍受不了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硬生生发病而死。只可惜他死的年代不是时候,美利坚合众国还没有建立,他就算把自己气死了去投胎,也没有机会呼吸到“自由”的空气。
但郭汜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他扣押了这么多公卿,听说这就气死了一个,吓得他赶紧郭设宴安抚被扣的朝廷大臣,并和他们商议进攻李傕。
太尉杨彪当面指责他说:“你们这些臣属互相争斗,一个人劫持天子,一个人将公卿做人质,这怎么能行呢!”
郭汜大怒,想要亲手用刀杀死杨彪。
杨彪说:“你连皇上都不尊奉,我难道还会求生吗?”
中郎将杨密竭力劝阻,郭汜这才作罢。
郭汜想计策的时候,李傕也没闲着,他召集了数千名羌人和胡人,先以御用物品和绸缎赏赐他们,许诺还将赏赐宫女和民间妇女,打算要他们进攻郭汜——说白了就是知道郭汜手里的兵也不是吃干饭的,就想让少民同胞们去当炮灰。
而郭汜则暗中与李傕的党羽中郎将张苞(不是张飞的儿子)等勾结,策划进攻李傕。
几天后,盘算的差不多了,郭汜就率军乘夜进攻李傕营门,飞箭甚至射到皇帝御帐的帷帘中。李傕的左耳也被射穿。
此时张苞等人就在营内放火烧房,但火没有燃着——傻了吧,咱用的是耐火材料。
结果李傕的部下杨奉在营外抵抗郭汜,将郭汜军击退,纵火未遂犯张苞看待不下去了,就率领部下投奔郭汜。
郭汜暂时退兵后,李傕觉得需要找个好地方保护皇帝,就把刘协迁移到北坞,派校尉把守坞门,断绝内外交通。
刘协左右的侍臣都面有饥色。刘协派人向李傕要求供应五斗米,五具牛骨,以赐给左右。
李傕说:“早晚两次送饭,要米干什么用?”于是把已发臭的牛骨头送去。
天子大怒:咱好赖还是个皇帝不是?就想要责问李傕。
侍中杨琦赶紧劝阻说:“李傕自己知道所犯下的是叛逆大罪,打算把陛下转移到池阳的黄白城,我希望陛下忍耐。”
刘协这才作罢。
司徒赵温写信给李说:“你先前攻陷京城,烧杀抢掠,杀害大臣,如今为了一些小小怨恨而铸成深仇,皇上想要让你们和解,但诏书无人遵奉,而你又打算把皇上转移到黄白城,这实在让我不解。根据《易经》,一为过,再为涉,三而弗改,灭其顶,凶。不如早些与郭汜和解。”
李傕看完书信大怒:欺负我没文化,不懂《易经》是吗?当时就想要杀死赵温,他弟弟李应劝阻,几天后,气消了方才作罢。
李傕这个人迷信,他相信男、女巫师解除灾祸的法术,就经常在宫门外用猪、牛、羊三牲祭奠董卓。李傕每次见到皇帝,都称刘协为“明陛下”,或者“明帝”,向刘协述说郭汜的罪行,刘协也顺着李的意思应答。李傕很开心,还自己以为已得到皇帝的欢心。
看明白了吧,这货其实就是个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