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叱咤风云的大司马、幕府(车骑)将军李傕见前无退路,后有追兵,也只能仰天长叹:“难道这就是我的命运吗?”
也许这句台词太中二了,也不符合本小说的气质,但很符合李傕这种身份的人。
此时,李傕回忆起了曾经的种种过往,随董卓入洛阳、破朱儁,后又败吕布、杀王允,占领长安,把持朝廷大权,直到杀樊稠,挟汉帝、战郭汜,直至今日,被人前堵后追,狼狈不堪。
那真是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
在最后一刻,李傕重新拾起了作为西凉军阀的尊严,决心要像一个真正将军一样,马革裹尸。
“全军听令!”李傕高举长矛,怒吼道:“随我杀!”
你以为就是这样了吗?
不,并不是。
李傕久经沙场,深通谋略,用兵能力还在孙文台之上,他真实的实力远不像演义里写的那样,跟草包差不多。如果他真是个草包,能在董太师集团里坐第二把交椅?
他十分清楚,如果他就这么拼了,那正中杨岐下怀,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人以极低的战损比彻底歼灭。这样的败仗,对他而言,是死后都无法忘怀的耻辱。
因此,尽管机会渺茫,他还是要用尽最后的才智与谋略,给杨岐留下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李傕手上现在还有五千西凉铁骑,和两千蹶张士、五千持戟士,他决定使出极其无耻的一招:
守角。
首先看一下地形。已被河南军将领游种控制的蓝田在整个战场的最西边,面秦岭,负骊山,东南两面以秦岭为界,堪称三辅要冲。
因此蓝田县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各异,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部为秦岭北麓延伸地带,东部为骊山南麓沟壑区,中、西部川原相间,灞河、浐河等重要河流贯穿蓝田境,蓝田地貌类型分河谷冲积阶地、黄土台塬、黄土丘陵、秦岭山地。
李傕军目前就在蓝田与郑县之间的可以视为山谷的地形里。
身后杨岐的追兵与他们形成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
那么守角是怎么守的呢?往北面黄土高原上收缩。
黄土高原在汉朝的时候还不是光秃秃的,是有许多林木的,而这些密集的树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挡远程攻击的效果。
李傕军退到高原上,弓弩手最前,持戟士在中间,其中持戟士分为两部分,年龄较大的放在后边半跪着以节省体力,其余紧挨着弓弩手,形成三线阵。
最后,西凉铁骑在后,随时准备在时机恰当的时候加入战局。
当李傕排兵布阵完毕后,河南军追上,摆成鹤翼阵,向高坡上的李傕军进行射击。
然而低地打高地的劣势、外加高坡上植被的阻隔,让河南军的射击并没有起到太好的效果。反倒是李军的两千蹶张士,凭借高度优势,对追击而来的河南军造成了可观的杀伤。
本以为这一战就要轻松拿下了,没想到敌军仍在强烈抵抗。杨岐感到有些棘手。
不过他们人多,人多框框A不就完事了?
因此杨岐下令,让弓弩手和火器部队进行掩护,同时步兵稳步推进,进攻高坡。
但就在部队刚刚往高坡上走了十来步时,昔日匡亭之战的情景又在眼前闪回,令杨岐猛然警醒。
遭了!
他想赶紧撤销进攻的命令,但指挥数万人的部队怎么能短时间内反复下达相反的命令?那样搞不好会更糟。
因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硬吃下接下来的损失,等部队阵线重新稳住后,再往回撤。
他已经预见到了下一幕,而李傕也的确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开闸泄洪一般地放出了自己的步兵。
对,骑兵先不着急上。由于见识了席巴三千骑被河南军手中“烧火棍”一样的玩意瞬秒,李傕并没有马上派出骑兵,而是让自己步弓手的三线阵先动。弓弩手摆成松散阵型不断发射弩矢,进一步降低有着数量优势的河南军弓弩手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后面的持戟士在林木的掩护下向山坡下的敌军发起冲锋。
前排河南军快接近坡上树林时,被突然冲出的敌军惊吓,尽管很快恢复镇定,但从高处急速俯冲下来的手拿长戟的敌军,其冲击力都快能够与平原上的骑兵相媲美了。
三千人持戟士杀入阵中,来不及被保护的火绳铳兵和突火枪手被杀伤近半,慌忙后撤,又与弓弩手挤成一团,白白被敌军捅刺。
而等到他们终于向后脱离一线战场,后面的步卒填补上来时,李傕军三线阵中剩余的两千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又冲进战阵,立刻搅翻了局势。
河南军节节败退,又互相踩踏,被自己人撞到摔伤、踩死的人,竟比敌军亲手杀死的人还要多。
杨岐看着眼前的局面,只觉一阵透心凉,暗叫一声:“坏了!”
果不其然,就在战局混乱的时候,西凉铁骑在李傕、秃发术的率领下,分作两股,突然从山坡上冲下,侧击河南军军阵。
尽管河南军也有规模庞大的骑兵,但已经说过了,河南军的骑兵人均0.45匹马,今天到场的一万三千四百人的骑兵,实际上只能按六千算,剩下来的顶多算是轻步兵。
成廉、随奕、嵇霸、马统想指挥他们真正可用的六千骑兵去抵御西凉铁骑的冲锋。然则现实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
骡马都是上坡难,下坡快,背上再驮个人就更明显了。他们顺势往后退倒也罢了,非要往前顶的结果,就是上坡时较慢的速度与西凉铁骑俯冲的速度叠加,对他们自己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山呼海啸一般的惨叫声——也许不太恰当,但此时大军的惨叫声,真就如山呼海啸一般——河南军骑兵被杀的逃散,步卒和弓弩手则被西凉军从三面包夹,不断减员。
杨岐总算清醒认识到,他可以看不起现在已经落魄、大不如前的李傕,但是绝对不能看不起他麾下的西凉骑兵。
等第一轮冲锋的动能彻底消减之后,李傕、秃发术又将骑兵向两边拉扯,重整阵型,准备第二次冲锋。
而河南军的四名骑兵将领也在赶紧召回逃散的兵马,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己方骑兵都跑了,剩下的步卒,在劣势地形面对西凉骑兵的连续冲锋,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毁灭性的。
“不要慌,你们都是经历过大战的人!”见部曲大多惊恐失色,杨岐高声鼓舞。
随后,看着正在重新调整队形,即将发动第二次冲锋的西凉骑兵,杨岐立刻对残余的火绳铳兵进行调度。
“快、快,排成一排,两边站好——”
看着八百火绳铳兵平分为左右两队,并均一字排开,杨岐又下令:
“一、二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