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更深了。
三五八团的指挥部,已经彻底安静下来。
白天的喧嚣与激辩,震撼与茫然,都随着部下们的离去,沉淀在这深秋的寒夜里。
唯有楚云飞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
他没有休息。
方立功已经退下,将空间完全留给了这位陷入沉思的团长。
楚云飞站在书桌前,桌上的马灯光芒稳定,将他英挺的身影在墙上投下一道长长的、沉默的影子。
他面前,铺开着一张上好的宣纸,旁边,一方砚台里,墨汁已经被研磨得如胶似漆,散发着清冷的墨香。
他屏退了左右,没有让文书代笔。
这封信,干系重大,每一个字,都必须由他亲自敲定。
每一个字,都必须带着他楚云飞的意志,带着千钧之力,砸到李云龙的心坎里去。
“云龙兄。”
楚云飞提笔,饱蘸浓墨,在纸上写下了这三个字。
他的笔锋沉稳有力,入木三分,一如他此刻的决心。
这封信的开头,他思虑了很久。
不能居高临下,那会激起李云龙那滚刀肉的逆反之心。
也不能太过谄媚,那会让他看轻自己。
必须是平等的,带着欣赏的,甚至是带着一丝敬意的姿态。
“云龙兄如晤。”
“平安县城一役,壮举惊天地,泣鬼神!”
楚云飞的笔尖在纸上游走,一行行赞誉之词,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
他没有丝毫的虚伪。
这一战,他是真的服气。
“此战,不仅为我八路军一雪前耻,更为我中华民族,在这沉沉黑夜之中,点燃了一把复仇的烈火!”
“经此一役,倭寇闻君之名,必将丧胆!国人闻君之名,无不振奋!”
他将李云龙捧得很高,捧到了民族英雄的高度。
他知道,李云龙好名,更重义。
先把面子给足了,后面的里子,才好谈。
“战前,云飞曾于外围略尽绵薄之力,阻敌增援,本是兄弟同心,分内之事。然观此役之全貌,方知弟之所为,不过萤火之光,而兄之伟业,实乃皓月之辉!”
他姿态放得极低,甚至用上了“弟”这个自称。
他将自己之前的“仗义出手”轻轻带过,化作了对李云龙这轮“皓月”的陪衬。
这一番糖衣炮弹,足以让李云龙那个吃软不吃硬的家伙,看得通体舒泰,找不到半点发飙的理由。
写到这里,楚云飞的笔,微微一顿。
前奏已经铺垫得足够。
接下来,才是这封信真正的核心。
才是他图穷匕见的时刻。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能穿透这纸张,看到另一头李云龙那张桀骜不驯的脸。
他的笔锋,也随之一转。
“然,此役之奇,弟反复思量,非在兵力之众,亦非在将士之勇。”
“而在运筹之妙,决胜于千里之外!”
“听闻贵团之中,有高人辅佐,其算无遗策,其谋惊鬼神。竟能使炮火长眼,神兵天降,将一场惨烈之攻坚,化作一场水银泻地般的艺术!”
他没有直接点出那个人的存在,而是用一种近乎于粉丝般的狂热口吻,去描绘那个“高人”的通天手段。
他要让李云龙知道,自己看穿了,但又没完全看穿。
这种恰到好处的模糊,才能勾起李云龙的兴趣,让他想知道自己到底知道了多少。
“此等经天纬地之才,实乃我辈军人之楷模,国之重器!”
“云飞虽不才,亦有报国之心,对此等高人,心向往之,夜不能寐!”
话说到这个份上,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楚云飞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最关键的一笔,要落下了。
这一笔,将决定他今晚所有谋划的成败。
这一笔,是他为李云龙量身定做的,一个根本无法拒绝的阳谋!
他的手腕,稳如磐石。
笔尖在纸上,留下了带着无比决心的墨迹。
“为表钦佩,弟愿倾尽所有,以我三五八团……三个营之全套美式装备,赠予云龙兄,以壮军威!”
三个营!
全套美式装备!
当这几个字落下时,楚云飞的眼神,闪过一抹狠厉的决绝。
那不是三个营的“万国造”,不是那些老掉牙的汉阳造和中正式。
那是他压箱底的宝贝!
是汤姆森冲锋枪!是M1卡宾枪!是勃朗宁轻机枪!是六零迫击炮!
是足以让任何一支部队的火力,瞬间提升一个档次的硬通货!
他这是在割肉!
割自己的心头肉!
但他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尤其是李云龙这头饿了半辈子的西北狼!
这个诱饵,足以让他疯狂!
“唯有一请。”
在抛出这重磅炸弹之后,楚云飞的笔锋再次一转,露出了他真正的獠牙。
“望云龙兄能代为引荐,容弟择日登门,与贵团那位‘技术顾问’一晤,当面请益,一解心中之惑。”
“弟别无他意,只为求教,只为能让我晋绥军,也能学得一招半式,好多杀几个鬼子!”
“此举,于国于民,皆有大利!”
阳谋。
彻彻底底的阳谋!
他把一桌丰盛到极点的饕餮盛宴,摆在了李云龙的面前。
吃,还是不吃?
吃了,就得认他这个朋友,就得答应他这个“小小”的请求。
不吃?面对三个营的美械,李云龙他舍得吗?他睡得着觉吗?
而且,楚云飞的理由冠冕堂皇。
我是来“请益”的,是为了“多杀鬼子”,是为了“于国于民”。
你李云龙要是拒绝,就是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就是敝帚自珍,就是没有大局观!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就算李云龙脸皮再厚,也得掂量掂量。
见,还是不见?
这个皮球,被楚云飞用三个营的美械,狠狠地踢给了李云龙。
写完最后一个字,楚云飞缓缓收笔。
他将信纸拿起,轻轻吹干上面的墨迹,脸上的神情,恢复了惯有的平静。
但那平静之下,却是一丝志在必得的微笑。
他仿佛已经看到,李云龙在看到这封信时,那副抓耳挠腮、又爱又恨的精彩表情。
“来人!”
他对着门外喊道。
门被推开,副官方立功快步走了进来,立正敬礼。
“团座!”
楚云飞将那封承载着他巨大决心的信,小心翼翼地折好,装入一个牛皮纸信封。
他用火漆封上口,盖上了自己那枚刻着“楚云飞印”的私章。
做完这一切,他将信递给了方立功。
他的眼神,前所未有的严肃。
“立功。”
“派最可靠的人,用最快的马,亲手把这封信,交到李云龙手上。”
他的声音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黑夜,落在了遥远的独立团驻地。
“我等着他的回音。”
方立功双手接过那封信,只觉得它重如千钧。
信封上,“李云龙兄亲启”五个大字,笔力雄健,在马灯的映照下,仿佛带着一股不容拒绝的力量。
他知道,这封信一旦送出,晋西北的天,恐怕就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