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色大亮。
方立功一行人,在一名独立团外围哨兵的引领下,终于抵达了赵家峪的村口。
一路行来,他看到了太多八路军根据地的景象。
贫瘠的土地,衣衫褴褛却精神饱满的百姓,还有那些扛着红缨枪、眼神警惕的民兵。
一切,都和他预想中的“土八路”形象,别无二致。
这更坚定了他内心的判断:在这样原始、落后的地方,怎么可能诞生出“炼钢”这种近乎神话的事情?
“方参谋长!稀客!真是稀客啊!”
人未到,声先至。
李云龙那标志性的大嗓门,从村子里传了出来。
只见他带着赵刚和几名警卫,大笑着迎了出来,脸上那股子热情劲儿,像是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云飞兄派你来,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我也好让炊事班杀猪宰羊,给你们接风洗尘啊!”
李云龙上来就给了方立功一个热情的熊抱。
方立功有些不适应这种粗鲁的礼节,不动声色地挣脱开,扶了扶眼镜,保持着自己作为中央军高级军官的风度。
“云龙兄太客气了。”
“我这次来,是奉了我们楚团座的命令,特地来拜访贵军,并送上一些药品和布匹,略表我们358团对友军的情谊。”
他一挥手,身后的卫兵立刻将备好的礼物呈了上来。
“哎呀呀!这怎么好意思!”
李云龙嘴上说着客气,手却很诚实地让人把东西收下。
他一把搂住方立功的肩膀,亲热得不行。
“走走走!方兄,你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我正有个天大的好戏要开场,今天就请你当个贵客,给我们做个见证!”
方立功心中一动。
好戏?
莫非,就是那“炼钢”的闹剧?
他正愁找不到借口去探查,没想到李云龙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他故作好奇地问道。
“哦?不知是何等好戏,能让云龙兄如此兴师动众?”
“哈哈哈!跟我来,你就知道了!”
李云龙神秘地一笑,并没有把他往团部的方向领,而是非常“巧合”地,直接拉着他,向着村子后山的方向走去。
越往后山走,方立功就越是心惊。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了成百上千的八路军战士,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片开阔地上。
他看到了那座即使在远处,也依然显得无比雄伟、冒着丝丝热气的土黄色高炉!
他看到了堆积如山的黑色焦炭和红褐色矿石!
尽管那高炉看上去粗糙、丑陋,充满了“土法”的气息。
但它所带来的那种视觉冲击力,那种由无数人力和汗水堆积起来的、沉甸甸的压迫感,还是让方立功的瞳孔,不受控制地收缩了一下。
他内心那份笃定的轻蔑,第一次,出现了一丝裂痕。
假的……
这一定是假的!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告诉自己,这一定是李云龙为了唬人,特意搭起来的空架子!
李云龙将方立功的震惊尽收眼底,心中暗笑,脸上却不动声色,反而更加热情地大声介绍。
“方兄!你看看!”
“这就是我们独立团的宝贝疙瘩!我给它取了个名儿,叫‘独立一号炉’!”
他拍了拍方立功的肩膀,笑得见牙不见眼。
“你可是我们这炉子建成之后,第一位来参观的贵客!”
“而且你来得太巧了!我们正准备点火,进行第一次试炼!你今天,可是要亲眼见证我们独立团创造奇迹了!”
“来人!给方参谋长和他手下的弟兄们看座!上最好的茶!”
李云龙大手一挥,立刻有战士搬来几条长凳,放在一个视野最好的位置。
方立功就这么半推半就地,被按在了“贵宾席”上。
他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却又显得有些滑稽的场面,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他无法理解。
他真的无法理解,这群土八路,是如何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搞出如此规模宏大的一场“闹剧”的。
就在他复杂的目光中。
李云龙站到了高炉前,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点火的号令。
“点火——!!!”
耿忠亲自接过火把,在全团战士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庄重地,将火焰送入了点火口。
“呼——呼——呼——”
巨大的风箱开始轰鸣,为炉膛注入生命。
火焰冲天而起。
气氛,在这一刻,热烈到了顶点。
方立功坐在那里,端着一杯粗劣的茶水,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他身后的卫兵们,也早就忘了什么“戳破牛皮”的任务,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被眼前这充满仪式感的、万众一心的壮观景象,给深深地吸引住了。
他们虽然是晋绥军,但同样是中国军人。
他们同样渴望着强大的武器,渴望着能痛痛快快地打鬼子。
如果……
如果这群土八路,真的能成功……
那……
一个不敢想象的念头,在这些士兵的心中,悄然萌发。
时间,在漫长的等待中流逝。
李云龙拉着方立功,唾沫横飞地介绍着这个“大宝贝”的种种好处。
“方兄,你看到没?等咱们这炉子出了铁水,老子第一时间就给咱们的炮营换炮弹!”
“还有咱们的枪,膛线磨平了也不怕了!咱们自己造枪管!”
“到时候,我李云龙的独立团,就是晋西北最硬的骨头!谁来都得给老子啃掉几颗门牙!”
方立功只是微笑着,不置可否。
他被这种热烈的气氛所包围,虽然理智上依旧不相信能成功,但也不得不承认,李云龙的独立团,确实有些不一样的东西。
那种从上到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那种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精气神,是他在358团,甚至在整个晋绥军中,都从未见过的。
他决定留下来。
他要亲眼看看,这场闹剧,究竟会如何收场。
他要亲眼看看,当希望的泡沫被戳破时,李云龙脸上那精彩的表情。
数个时辰过去了。
太阳已经偏西。
就在所有人的耐心都快要被耗尽的时候。
一直沉默地观察着炉火的耿忠,终于有了动作。
他走到炉前,仔细地通过观察孔看了许久。
然后,他直起身,转向李云龙,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一刻,全场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只听见耿忠用他那清晰而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布。
“温度已到!”
“准备……”
“出铁!”
现场的气氛,在这一瞬间,被推向了无以复加的最高潮!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那个小小的、被耐火泥封住的出铁口。
奇迹,或者笑话。
答案,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