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凭空诞生的光明,像一根烧红的铁钎,狠狠烙在每个人的脑子里。
“突突突突……”
发电机的轰鸣,成了天地间唯一的声音。
院子里死寂一片。
最先从那片白光中挣脱出来的,是赵家峪的老乡们。
他们没见过炮火,没见过战场,这辈子见过的最亮的光,就是天上的日头。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冲着那个小小的玻璃泡,不住地磕头。
“龙王爷显灵了……龙王爷显灵了……”
他这一跪,像是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周围的老乡们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嘴里念念有词,神情虔诚又惶恐。
战士们虽然没跪,但也好不到哪去。
他们一个个仰着脖子,张着嘴,喉咙里像是被塞了一团棉花,半个字也吐不出来。
这玩意儿,比探照灯还亮!
还他娘的不用点火!
“团长……这……这是个啥宝贝?”张大彪凑到李云龙身边,声音发干。
李云龙没理他。
他正围着那盏灯打转,一双眼睛瞪得像铜铃,一会儿看看灯泡,一会儿又扭头看看那台轰鸣的机器,脸上的表情精彩到了极点。
震撼、狂喜、匪夷所思,最后,全都变成了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得意。
“哈哈哈哈!”
李云龙猛地一拍大腿,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狂笑。
“宝贝!他娘的真是个天大的宝贝!”
他一把搂住耿忠的肩膀,力气大得像是要掰断他的骨头。
“耿小子!好样的!你又给老子变了个戏法出来!”
他兴奋地搓着手,已经在脑子里盘算开了。
“这玩意儿好!省油!还他娘的亮堂!”
他大手一挥,唾沫星子横飞。
“先给咱团部安一个!不!安两个!一个屋里一个院里!”
“再给各个营的营部安上!他娘的,以后开会、写报告,再也不用点那熏死人的煤油灯了!”
李云龙越说越来劲,越说越得意。
“等丁伟和孔捷那两个家伙过来,老子就把他们拉到院子里,让他们开开眼!看看咱独立团晚上是啥光景!”
“嘿嘿,非得羡慕死那两个小子不可!”
在他眼里,这盏灯最大的用处,就是照明,以及……显摆。
周围的战士们听了,也都跟着嘿嘿傻乐起来。
是啊,这么亮堂的灯,别说晋西北,怕是整个山西都找不出第二家来。
团长这回,又有得吹了。
就在这片热火朝天的规划中,耿忠的声音响了起来。
不响,却清晰地压过了发电机的轰鸣。
“团长。”
李云龙回头:“咋了?”
“电灯,只是电力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应用。”
耿忠平静地陈述着一个事实。
院子里的笑声,慢慢停了。
所有人都看向他,脸上带着不解。
这么神奇的宝贝,还只是“微不足道”?
耿忠没有理会众人的困惑,他打断了李云吞龙的“照明计划”。
他告诉所有人:“同志们,电,真正的威力,在于它是一种‘力量’!”
力量?
这两个字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灯光就是灯光,怎么会是力量?
耿忠没有过多解释,他用行动来证明。
他指着院子角落里那台简陋的、靠着蒸汽机带动的皮带车床。
那台车床,是技术科的宝贝,但所有人都清楚它的毛病。
启动慢,转速不稳,力气还小,加工稍微硬一点的钢材都费劲。
“我们用它,一天最多能拉出两根合格的枪管。”
耿忠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而且,精度全靠老师傅的手艺,十根里面,总有三四根要报废。”
这是事实,钳工组的老师傅们默默地点了点头。
然后,耿忠的手,指向了那台轰鸣的发电机。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
“可有了电,我们就能驱动更强大的‘电力机床’!”
“那种机器,不再需要笨重的蒸汽机,不再需要打滑的皮带!一根电线,就能让它爆发出比牛还大的力气!”
他张开五指,用力一握。
“我们用电力机床,切割钢材就像切豆腐!钻孔、打磨,误差能控制在头发丝那么细!”
他的话,像一把锤子,敲在每个技术科学徒的心上。
“到那个时候,我们的枪管、我们的引信,产量和质量,都将迎来一次飞跃!”
“一天,我们能造出二十根,甚至三十根枪管!而且每一根,都和图纸上画的一模一样!”
“轰!”
人群炸开了锅。
一天三十根枪管?
这是什么概念?
这相当于一个月就能武装起两个营!
李云龙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
他那点显摆的心思,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
他死死盯着耿忠,仿佛第一天认识这个年轻人。
可耿忠的“轰炸”,还没结束。
他又指向远处通讯班那几台宝贝疙瘩似的破旧电台。
“还有通讯。”
“我们的电台,靠的是手摇发电,或者干电池。摇得胳膊都快断了,信号也传不了多远,还经常断断续续。”
赵刚的身体猛地一震。
作为政委,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通讯在战场上的重要性。
多少次,就是因为命令无法及时传达,贻误了战机,造成了不必要的牺牲。
耿忠继续说道:“有了稳定的电,我们就能制造出更强大的无线电设备!”
“我们能建一个功率大得吓人的电台,让我们的命令,可以瞬间传遍整个晋西北!”
他看着炮兵营的方向。
“我们的炮兵,才能真正成为步兵的‘千里眼’和‘铁拳’!”
“前方的观察员刚刚报出坐标,几秒钟之内,炮弹就能砸到鬼子的脑门上!我们甚至能让炮弹追着鬼子的屁股跑!”
这幅画面,太过鲜活,太过诱人。
所有人的脑海里,都浮现出了那样的场景。
独立团的炮火,像长了眼睛一样,精准,致命,让敌人无处可躲。
李云龙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赵刚的嘴唇,抿成了一条直线,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他们都明白了。
他们终于明白了耿忠说的“力量”,是什么意思。
那不是蛮力。
那是一种足以颠覆战争形态的、属于新时代的力量!
耿忠环视四周,看着那一双双被点燃的、充满渴望的眼睛。
他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电,是现代工业的血液。”
“没有它,机器就是一堆废铁。”
“有了它,我们才有资格,去触碰那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雷达、电话……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院子里,鸦雀无声。
只有发电机那“突突突”的心跳声,在雄浑地奏响。
耿忠的一番话,像一道惊雷,劈开了所有人脑中的混沌。
他们第一次明白,头顶上这个小小的、亮得晃眼的东西背后,竟然连接着一个如此宏伟、如此波澜壮阔的未来。
那不是一盏灯。
那是兵工厂日夜不息的机器轰鸣。
那是传遍千山万水的电波。
那是砸向侵略者头顶的精准炮火。
那是独立团,乃至这支军队,脱胎换骨的希望!
许久。
“他娘的……”
李云龙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
他走到耿忠面前,没有了刚才的狂喜和得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于敬畏的情绪。
“耿小子,老子以前……真是个睁眼瞎。”
他拍了拍自己的脑门。
“老子还想着拿这玩意儿去跟丁伟孔捷显摆……我他娘的……格局小了!”
赵刚也走了过来。
他推了推眼镜,郑重地看着耿忠。
“耿忠同志,我代表独立团,谢谢你。”
“你今天点亮的,不只是一盏灯。”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你为我们,点亮了一个时代。”
第一盏电灯的点亮,在这一刻,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的奇迹。
它成了一个标志,一个象征。
它标志着独立团的根据地,在耿忠的带领下,正式告别了纯粹的农业和手工业时代,迈入了以电力为基础的、初级的“工业时代”!
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热烈的欢呼。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为了那片神奇的光明而欢呼。
他们是为了那个被耿忠亲手描绘出的、充满力量与希望的未来而欢呼!
耿忠站在那片光芒之下,笑了。
他张开双臂,像是在拥抱这个崭新的世界。
“同志们!”
他的声音,盖过了所有的喧嚣。
“欢迎来到——电力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