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
赵家峪陷入一片沉寂,只有偶尔几声犬吠,和远处山岗上哨兵换防时,甲叶碰撞的细碎声响。
技术科的窑洞办公室里,一盏马灯是唯一的光源。
昏黄的光晕,将耿忠伏案的身影,在粗糙的石壁上拉扯得又长又瘦。
他没有睡。
白天的分班考试,让他对这批新来的学员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三百多张面孔,三百多种可能。
他手里的木炭,正在一张马粪纸上快速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在备课。
为“扫盲班”的铁牛们,画出最简单的杠杆原理图。一根撬棍,一块石头,就能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力臂”。
为“初级班”的狗蛋们,设计游标卡尺的读数练习。用最笨的办法,让他们把精度刻进骨子里。
为“专业班”的林文轩,准备更复杂的课题。引信的延时机构,弹簧的弹性模量……
这些知识,像一粒粒种子,明天就要播撒出去。
他太专注了。
以至于完全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
就在他画完最后一个齿轮的啮合图,准备活动一下僵硬的脖颈时。
毫无征兆地。
叮——!
一声清脆、空灵的提示音,不是从耳朵传来,而是直接在他的脑海深处,骤然响起!
耿忠的身体,瞬间僵住。
手里的木炭,“啪”的一声,断成了两截。
他整个人,像被施了定身法,一动不动。
来了!
终于来了!
自从上次赵家峪保卫战结束,系统就陷入了长久的沉寂。
耿忠一度以为,自己已经完成了某个阶段性的任务,下一次的唤醒,会遥遥无期。
可它就在今夜,在他为那些未来的工匠们呕心沥血的时刻,响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燥热,从胸口猛地炸开,瞬间涌遍四肢百骸。
这不是单纯的欣喜。
这是一种被认可的狂喜,一种所有付出都得到了回应的巨大满足!
他的意识,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沉入那个熟悉的、散发着淡蓝色微光的虚拟空间。
眼前,一块巨大的评定面板,缓缓浮现。
上面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有两项清晰的评估报告,像两份盖着红色印章的军功章。
第一项:【工业基础评定】。
下面是一行行被点亮的项目。
【钢铁冶炼模块……已建成。】
【基础锻造模块……已建成。】
【初级火药模块……已完善。】
【流水线生产(雏形)……已激活。】
耿忠的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他仿佛看到了那座土高炉喷吐着橘红色的铁水,看到了水力冲压机每一次沉重的轰鸣,看到了弹药库里那一排排乌黑发亮的炮弹。
那是他带着一群泥腿子,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砖一瓦,一锤一斧,硬生生敲打出来的家底!
面板上,浮现出最终的结论。
【综合评定:初级工业体系已建立。】
还没等他从这份成就感中回过神。
第二项评定,紧接着展开。
【人才储备评定】。
这一项,让耿忠的心跳,漏了一拍。
【评定项目:可持续的技术人才梯队培养体系。】
【评定依据:‘第二期技术扫盲夜校’已成功开办,并建立‘扫盲—初级—专业’三级教学模式,覆盖根据地适龄青年三百一十七人。】
【综合评定:人才储备已达标。】
如果说,第一项评定是对他过去工作的总结。
那么这第二项,就是对他未来规划的最大肯定!
机器是死的,人才是活的。
没有这三百多个年轻人,没有这个刚刚开始运转的教学体系,他所有的技术,都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他一个人,永远也盖不起那座通天的高楼。
而现在,系统告诉他。
他找对了路。
他不仅在造枪造炮,他更是在为这个民族,培养未来的工业火种!
两项评定报告,在面板上交相辉映。
下一秒,它们化作两道流光,汇聚到一起,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
一个洪亮的声音,在他脑中回荡。
【叮!】
【宿主已完成‘初级工业体系’的奠基,并建立了可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达成关键里程碑!】
【特此奖励核心技术图纸——‘柴油机原理与全套维修手册’!】
话音落下的瞬间。
一股信息洪流,如同决堤的洪水,冲破了闸门,疯狂地涌入耿忠的大脑!
那不是简单的文字和图片。
那是立体的、动态的、可以无限拆解和放大的精密模型!
一个完整的柴油机结构,在他脑中轰然成型。
曲轴、连杆、活塞、气门、喷油嘴、高压油泵……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公差、材料要求,都清晰得如同亲手触摸。
他甚至能“看”到柴油在气缸内被压缩、点燃、爆炸,推动活塞做功的全过程。
紧接着,是更庞大的维修手册。
“启动困难的三十七种可能原因及排除方法。”
“发动机过热的检查步骤。”
“喷油嘴雾化不良的调校参数。”
“更换缸垫的标准扭力值。”
……
海量的知识,庞大到足以让任何一个普通人的大脑瞬间崩溃。
但在这片虚拟空间里,它们被完美地编码、分类、储存,变成了耿忠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了他随时可以调用的本能。
不知过了多久,那场信息风暴,才缓缓平息。
耿忠的意识,被猛地抛回现实。
他一个踉跄,从长凳上跌坐下来,后背重重地撞在冰冷的窑壁上。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上全是冷汗,浑身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可他的胸膛里,却有一团火在烧。
柴油机……
柴油机!
他扶着桌子,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脑子里一片混乱,无数的念头在疯狂碰撞。
这东西有什么用?
独立团连汽油都凑不齐,去哪找那么多柴油?造出来给谁用?
难道造个拖拉机出来,帮老乡们耕地吗?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不对!
绝对不是!
系统奖励的东西,从来都是为了解决最关键的瓶颈!
现在的瓶颈是什么?
是引信产量?是技工数量?
不……那些都是可以通过时间和教育来解决的问题。
真正的瓶颈,那个限制了整个工业体系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最根本的枷锁……
是电力!
没有电!
没有稳定而强大的电力!
所以,他的车床只能靠人力或者水力驱动,效率低下。
所以,他的办公室只能点着昏暗的马灯,连画一张精密的图纸都费劲。
所以,他无法进行电解、电镀,无法制造出更高级的化学品和合金材料。
所以,他脑子里那些关于无线电、关于雷达的图纸,永远都只能是图纸!
电力!
驱动这一切的,是发电机!
而驱动发电机的……
耿忠的身体,猛地一震!
一个被他遗忘在仓库角落里,蒙满了灰尘的大家伙,瞬间冲进了他的脑海!
那是在李家坡缴获的!
山本特工队用来给电台供电的那台德制柴油发电机!
当时那台机器已经被炮弹的破片击穿了外壳,几个关键部件也已损坏,根本无法运转。
所有人都把它当成了一堆废铁。
李云龙还盘算着,什么时候把它拆了,回高炉里炼成铁水。
是自己!
是自己力排众议,坚持把它留了下来!
他当时只是出于一种技术人员的本能,觉得这东西结构精巧,留着或许以后能做个参考。
现在他明白了!
那不是一堆废铁!
那是钥匙!
那是开启独立团“电力时代”的钥匙!
而现在,打开这把锁的说明书,已经完完整整地刻在了他的脑子里!
“哈哈……”
“哈哈哈哈!”
耿忠再也抑制不住,他仰起头,发出一阵低沉而畅快的笑声。
那笑声在狭小的窑洞里回荡,充满了压抑许久的兴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一把抓起桌上的马灯。
不行,他等不及了。
他一分钟都等不了!
他必须立刻去看看那个宝贝疙瘩!
耿忠猛地拉开办公室的门,一股夹杂着泥土气息的寒风,扑面而来。
天,还没亮。
东方的天际,只有一线微弱的鱼肚白。
整个赵家峪,还在沉睡。
耿忠却提着马灯,头也不回地冲进了黎明前的黑暗里。
他的脚步,踩在冰冷的黄土地上,发出急促而有力的声响。
他没有走向宿舍,也没有走向食堂。
他奔跑的方向,是那个堆满了杂物的、被所有人遗忘的仓库。
他要去把那个属于未来的、发出光和热的心脏,给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