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步步高升2025-08-08 08:192,320

  纪宁站起身,目光沉静而深远。

  “陛下,开封府的铁甲虫,成灾成患,百姓苦不堪言。”

  “但如今,我们知道它能吃,而且是无上美味。”

  “那它就不再是害虫,而是宝藏。”

  “臣斗胆提议,请陛下降旨,由官府出面,在开封府,乃至所有受此虫害影响的州府,公开收购。”

  “就按一钱银子一只的价格。”

  纪宁顿了顿,声音变得铿锵有力。

  “臣愿将这麻辣小龙虾的秘方,公之于众!”

  “只要各地官府稍加引导,培训厨人,将收购来的铁甲虫加工成菜肴,在各大酒楼饭馆出售。”

  “陛下您想,这其中能创造出多少价值?”

  “百姓靠捕虫有了稳定的营生,不用再流离失所。”

  “官府收购加工,能盘活地方经济,增加税收。”

  “而这道菜,又能极大地丰富我大夏的饮食。”

  “此乃一举三得,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纪长苏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他不是蠢人,相反他极其聪慧。

  纪宁话里的深意,他一瞬间就全都明白了!

  这不是一道菜!

  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是一条能让无数百姓活下去,能让国库充盈起来的黄金大道!

  “好,说得好!”

  纪长苏激动得满脸通红,他几步走到纪宁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皇兄,你真是朕的子房,朕的孔明!”

  “准了,朕准了!”

  “朕明日就下旨,成立小龙虾署,由户部牵头,专门负责此事!”

  “皇兄你献出方子,当记首功!”

  纪宁神色不变,仿佛早就料到他会是这个反应。

  他等纪长苏的兴奋劲稍稍平复,才再次开口。

  “陛下,收购与推广,只是第一步。”

  “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纪长苏一愣:“这还治标不治本?那要如何?”

  纪宁的嘴角,勾起一抹更加深邃的笑容。

  “陛下可曾想过,田里的铁甲虫,终有捕完的一天。”

  “到时候,百姓没了营生,酒楼没了食材,又该如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臣的第二个提议,便是人工养殖!”

  “人工养殖?”

  纪长苏被这个新词说得一懵。

  纪宁耐心解释道:“正是。”

  “臣在开封府时曾观察过,这铁甲虫生命力极其旺盛,对水质、食物要求都不高,在沟渠、水田里就能大量繁殖。”

  “我们完全可以将开封府作为试点。”

  “划出专门的区域,挖掘塘堰,引水入池,模拟其生长环境。”

  “再由官府出面,聘请有经验的老农,研究它的习性,摸索出一套系统的养殖方法。”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得这种食材,再也不必看天吃饭!”

  纪宁的目光,仿佛已经穿透了皇宫的殿宇,看到了未来那波澜壮阔的景象。

  “陛下,待养殖技术成熟,此物产量激增,不仅能满足我大夏内需。”

  “我们甚至可以将其制成干货、酱料,贩卖到西域、北蛮、东夷。”

  “试问,这等连陛下您都赞不绝口的人间美味,哪个国家的王公贵族能抵挡得住诱惑?”

  “到那时,换回来的,将是数之不尽的金银、战马、奇珍!”

  “国库充盈,军备强盛,百姓富足,何愁大夏不兴!”

  “轰!”

  纪宁的这番话,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纪长苏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眼睛瞪得像铜铃,死死地盯着纪宁,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如果说第一个提议,是让他看到了利国利民的良策。

  那么这第二个提议,就是为他描绘出了一幅开疆拓土、万国来朝的宏伟蓝图!

  用一道菜,撬动整个天下的格局!

  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远见!

  “天才。”

  纪长苏的嘴唇哆嗦着,半晌才吐出两个字。

  “皇兄,你真是个不世出的天才!”

  他心中的激动,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的商队载着红彤彤的小龙虾干,走出大夏的国门。

  又载着堆积如山的金银,返回京城。

  他的国库将会满得再也装不下!

  然而,纪宁似乎觉得,给他的震撼还不够。

  在他激动得无以复加之时,纪宁又抛出了他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提议。

  “陛下,蓝图虽好,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纪宁的声音,如同一盆冷水,却让纪长苏瞬间冷静下来。

  “无论是收购,还是未来的养殖与通商,都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东西。”

  “路。”

  纪长苏眉头一皱:“路?”

  “不错。纪宁点头。

  “开封府地处中原,本是交通要道,但多年失修,道路早已泥泞不堪。”

  “货物运不出去,商旅进不来,一切都是空谈。”

  “要想富,先修路。”

  “所以臣的第三个提议,便是以开封府为中心,修建通往周边各州府的水泥官道!”

  纪长苏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修路?皇兄,你可知修路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国库眼下可不宽裕……”

  这不是他不想,而是实在没钱。

  纪宁笑了:“陛下,修路,无需国库出一文钱。”

  纪长苏猛地一愣:“什么?”

  “不用钱?那人从哪来?力从哪出?”

  纪宁的目光,落向了窗外,仿佛在看那遥远的开封府方向。

  “陛下,您忘了开封府,还有数十万嗷嗷待哺的灾民吗?”

  “他们没有土地,没有粮食,唯一的就是一身力气。”

  “与其让他们坐等官府的施舍,变成无所事事的流民,不如给他们一个靠自己双手挣饭吃的机会。”

  “臣提议,以工代赈!”

  “官府负责提供修路的工具、技术,以及每日三餐。”

  “所有愿意参与修路的灾民,不发现银,只管饭食,管饱!”

  “如此一来,灾民有了活路,不会再生事端。”

  “官道得以修建,为日后的小龙虾产业铺平了道路。”

  “我们不花一文钱,就解决了灾民安置和基础建设两大难题!”

  “陛下,您说,此计如何?”

  整个御膳房,死一般的寂静。

  高福和一众宫人,已经彻底听傻了。

  他们的大脑,已经完全无法处理这接二连三、环环相扣的惊天之策。

  纪长苏呆呆地站在原地,嘴巴半张,久久无法合拢。

  收购害虫,是为利民。

  推广秘方,是为兴商。

  人工养殖,是为强国。

  修路赈灾,是为安邦!

  一环扣一环,一计套一计。

  从一道菜开始,纪宁竟然为他构建出了一个囊括了民生、经济、国策、基建的完美闭环!

  这哪里是什么宁王府世子?

  这分明是经天纬地之才!是国之栋梁!

  良久,纪长苏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他走上前,没有再拍纪宁的肩膀,而是对着他,深深地作了一揖。

  以天子之尊,对臣子行礼!

  “皇兄。”

  纪长苏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感慨。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有你,实乃我大夏之幸,万民之幸!”

  

继续阅读:第19章 困兽之斗,五十文一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你取我母亲心头血,我休你后称王称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