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密的需要,张锦驰离开哈尔滨之后就再没有跟那边联系过。原以为到了上海,就能从“友军”那里获得信息和情报,但很显然事情并没有如他预想那般发展。
在到上海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他所能看到和听到的都非常有限。老家的消息更是一丁点都没有,直到今天赵立群提到了正在北方发生的一场战争。
就不久之前,日军在黑龙江和外蒙古交界的哈勒欣河地区向蒙古边防军发动进攻。苏军很快做出反应,调集重兵成立第一集团军群进入战场抵御日军攻势。
按照赵立群的说法,因为苏军的反应速度要远比日军预料的快。素以日军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战果,战事暂时陷入了僵局。
这说法当然是比较委婉的说法。只要是对军事稍有些了解人都能看得出,这就是一次针对苏军的突袭战。突袭的意思就是趁敌不备突然袭击,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获取战果之后,再以战果为基础建立优势,最后再将优势进步扩大为胜势。
所以突袭战最重要的就是这第一战。因为这第一战是敌我双方情报,军力,准备,动员等等最不对等的一战。必须要达到既定的作战目标,为之后战争奠定胜利的契机。
而陷入僵局背后的意思就是突袭已经失败了。由突袭战变成了拉锯战。而拉锯战对于日军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日军有自信能通过正面作战击败苏军,那军部就不会秘密筹备这么一次突袭战。
事实上,情况比张锦驰分析更加糟糕。
在这次战役打响之前的筹备阶段,日军秘密进行了大规模的部队调动。而为保证首战的突然性,坦克及装甲部队这种高敏感性的部队,并没有大规模调到首战的正面战场上。
但日军的对手却恰恰相反。苏军临时组成第一集团军群,在他们的首战中投入了大量的坦克和装甲部队。
日军主力就直接撞上苏军主力机械化兵团的钢铁洪流。对这种烈度的作战并没有充分准备的日军,在战役开始之初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而张锦驰比谁都清楚,并不是苏军反应迅速。而是苏军中有人提前就知道日军会有针对这个地区的军事行动,并提前做出了应对。
因为这个情报就是从他们兄弟手里传递出去的。
几千公里之外发生的战役与身处上海的张锦驰,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却给他精神上鼓励。人在迷茫的时候,最需要这种正面的肯定。
即便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张锦驰对曾经做出的选择不再怀疑。
张锦驰突然开口问赵立群:“二姐夫,晚上有空吗?我请你吃饭。”
赵立群微微一愣:“空……肯定是有。跟你二姐报备就行了。但……就咱们两个人吃?”
张锦驰哪里还能不明白他的意思:“我现在给岩井辛雄打电话,我突然感觉你们俩可能会有些共同语言。”
赵立群脸上立刻有了笑容:“哦……是吗?那再好不过了。如果他能来,那你请客我付钱。”
张锦驰假意客气了一下:“那怎么好意思……我马上就打电话。”
岩井辛雄最近很忙,但张锦驰还是成功的把他叫了出来。依然是吃鲁菜,但因为是赵立群付钱,所以张锦驰让管家在打电话订饭店的时候,就把那个馆子的当家大菜都点上了桌。
“葱烧海参,九转大肠,油爆双脆,糟溜鱼片……”
赵立群也听到管家在打电话的内容,冲张锦驰苦笑:“你这是想吃穷我啊。”
张锦驰也挤出同款苦笑:“没办法,岩井辛雄就喜欢吃鲁菜。你看要不咱换……”
赵立群还能咋说,转身看向管家:“再加个红烧大对虾。”
菜是点了不少,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张锦驰把张行也拉上了餐桌。岩井辛雄没有意见,赵立群自然也没有意见。
张锦驰这几天情绪低落导致胃口也很低落,今天心情变好了,胃口自然也就跟着好了起来。对一个身在上海的北方人来说,最合口味的也就是这个鲁菜了。
他说岩井辛雄喜欢吃鲁菜那就是借口。今天就是张锦驰自己想要吃鲁菜。大肠能解馋,海参则是大补。
大家落座之后,作为居中牵线人的张锦驰,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分内事儿了。
人已经给聚到一起了,接下来怎么聊,张锦驰就不管了。再说赵立群这个人精也不需要张锦驰替他操心。他跟日本人打交道的经验也不见得比张锦驰少。
事实也证明张锦驰想的没错,赵立群很快就找到与岩井辛雄的共同话题。更加有意思的是,他们之间这个共同话题还真就跟张锦驰猜得一模一样。
岩井辛雄算是日本的保守派,而赵立群则是中国所谓的急和派。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派别中,最大的相似点就是他们很“反战”。
岩井辛雄认为军队在在战争过程中,对平民制造了大量非必要的杀戮和伤害。这是非人道的。所以他认为战争越快结束越好。而从一个日本人的角度来看,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之后,战争也就会结束。
另一边赵立群则人是认为中日对抗的胜负已经没有悬念。日军的胜利不可避免,所以与其不断的抵抗徒增伤亡。还不如尽快投降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虽然出发点完全不同,但在结果上却是殊途同归的。也真难为赵立群能如此精确的抓住了这个共同点。
他们都希望战争能尽快结束,而军队应该收到充分的管制,并且严格控制规模。最后他们都认为应该建立文官政府而不是军政府。
一顿饭吃下来,虽然俩人还没有变成真正的朋友。但至少交换了联系方式,算是变成了认识的人。赵立群还邀请岩井辛雄在方便的时候,去他们极司菲尔路76号坐坐。而岩井辛雄也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