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惊变(四)
吴郡持戟郎2020-10-14 14:062,477

  义州本是座不过方圆十余里的邑城,陡然接纳了朝鲜国王行在及随行的大小臣僚、官私两军,早已不免人满为患。只能在离城十里建立木栅,将各地涌来的难民皆被挡在其外。把守木栅的朝鲜军兵虽认识沈惟敬,却也不敢贸然放神机营大军入内。一番交涉无果之后,徐麟也只得命杨绪、周锐、楼安三人先领兵在木栅外等候,自己则带着胡福、胡寿、顾福同、王二等亲兵,随沈惟敬去拜会那领议政柳成龙。

  沈惟敬往来多次,早已轻车熟路。竟也不入城,却径直朝着义州东郊的一片丘陵而去。见徐麟甚是不解,沈惟敬忙解释道:“义州内城早已被辟为朝鲜国主的行宫。那些名宿重臣便只能暂居于那统军亭、薛礼庙一带。”言罢,沈惟敬将手中马鞭遥指,徐麟顺那方向望去,果见不远处的山丘之上以一座巍峨的军亭为中心鳞次栉比的坐落着数十座宅邸。虽谈不上富丽堂皇,却也碧瓦朱甍、屋舍俨然。令人难以置信此地在数月之前竟不过是一片荒地校场。

  来到统军亭山下,徐麟更见无数家丁婢女往来于大大小小的货摊之间,置身于这片热闹的市井之中,徐麟竟丝毫感觉不到丝毫的亡国之忧。沈惟敬领着徐麟下马步行,顺着青石铺成的小径拾阶而上,此时徐麟才发现在这山上家家户户的门前皆站着十余名挽弓挎刀的青壮男丁。其中更不乏有那身着重铠、手持长槊的甲士。徐麟正在纳闷之际,沈惟敬却已看破了心事,小声说道:“这朝鲜自古便有私兵之制,历代国主虽皆欲革此弊政、然却难根除。而今倭奴入寇,豪强大户更公开豢养死士、聚敛甲兵。”

  徐麟自幼生长在京师重地,对此等私藏军械之事最是敏感。便不解的问道:“如此公然反禁,便无人过问吗?”沈惟敬笑道:“那‘两班’本就奴仆成群,其中有几个身怀武艺何过之有?何况如今兵荒马乱,为人臣子者招募义兵抗倭亦属分内之事。是以越是朝中重臣,那家中私兵便越是为数众多。”

  说话之间,沈惟敬已领着徐麟来到了柳成龙的府邸之前,支应门前卫士入内通禀之后,不一会更有见年轻的儒生昂然而出,与沈惟敬见礼道:“沈游击、徐百户,家父已在正堂会客,两位且随我来吧!”经沈惟敬介绍,徐麟才知此人乃是柳成龙的次子柳袽。步入柳成龙的府邸之中,徐麟果然见百余名私兵正在操练军械,虽还不甚娴熟,却也似模似样。

  徐麟见柳袽虽文质彬彬、但眉宇间却不乏英武之气。以子推父,便不由对即将谋面的柳成龙已有了几分好感。却不料他与沈惟敬尚未踏上柳府的正堂,便听屋中有人愤懑不平的说道:“此事既是关系重大,那便当去问那崔大人,成龙位卑言轻,岂敢妄自决断!”柳袽见状,连忙请沈惟敬与徐麟在堂下稍候,自己则脚步匆匆走上堂去,片刻之后才无奈的恭送着一位气哼哼的老者出得门去。这才回来请沈惟敬与徐麟上堂。

  跟着沈惟敬一共躬身行礼之后,徐麟这才抬头望去。只见站在正堂中央的书桌之后柳成龙虽不过五十岁左右的年纪,却已是皱纹堆垒、鬓角花白,此刻更因余怒未消,而眼眉倒立、满脸通赤,更显得形容憔悴。见到沈惟敬与徐麟之后,柳成龙这才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尽量平和着语气说道:“沈游击、徐百户,两位远来幸苦,还请坐下奉茶。”

  沈惟敬带头谢过,领着徐麟在一旁坐下。端过婢女送来的香茗,细品之后,这才开口说道:“领议政……”不想他话尚未说完,那柳成龙已然摆手言道:“沈游击,老夫早已被罢。沈游击若有事,可移步议政府,去找崔兴源崔大人商议。”沈惟敬虽闻言一愣,但很快便又满脸堆笑道:“汝国中升迁之事,向与大明无涉。然有关天兵渡江助剿之事,沈某只知柳公、不知有他。”

  柳成龙听他这么说倒不禁皱眉微展,似有几分得意。但转瞬之间却又脸色一沉,甚是不满的答道:“沈游击既然说到这渡江助剿,那成龙倒要请教:阁下数月之前便信誓旦旦,言说天兵七十余万已聚集辽东,不日便可出师。又道南军数千已至江北,可先入义州云云。然旬月以来,天朝却并无一兵一卒渡江,不知是何道理?”

  徐麟见柳成龙如此颇不客气的当面指摘,倒不由得为沈惟敬捏了一把汗。却不料那沈惟敬只是呵呵一笑,竟云淡风轻的答道:“柳公,汝既曾为领议政、位列备边司,当知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大明虽有雄兵百万,却终距汝国有千里之遥。自当先聚粮秣、备舟师、集车马,而后方可进兵。否则我大军一到,未曾接敌,那人吃马喂的,只怕便已将贵国吃垮了!”

  柳成龙知他不过敷衍搪塞,便当面拆穿道:“天兵既为助吾复国而来,那朝鲜军民人等自当竭尽所能、壶浆箪食。何况鄙国今虽困顿,供养几千南兵之粮也还是有的。”沈惟敬知其是有意拿捏自己,便哈哈一笑道:“柳公忠君体国,实为朝野之楷模。只可惜汝国之人如柳公这般一心为公者、实是凤毛麟角啊!”柳成龙见对方明褒暗贬、竟揶揄朝鲜臣僚各怀私心,不由怒道:“沈游击说得哪里话来?这义州城内皆朝廷股肱,百圆百里俱是国之赤子,何言成龙一人为公啊?”

  正在品茗的沈惟敬连忙放下手中的茶碗,拱手谢罪道:“沈某口误,还望柳公不要见怪,只是此一路之上,倒听得几首童谣,沈某愚钝,还想向柳公请教一二。”见柳成龙不置可否,沈惟敬便兀自唱道:“渔阳鼓、分朝至灵武。马嵬无绳,玄宗难入蜀。汉水污、大同浊、鸭水难渡、平壤有罗。世宗张弓、燕山当去国。”徐麟一路之上倒也的确听过有人传唱过这两首童谣,他读书不多,只能隐约猜到第一首讲的似是唐代的故事,后一首的含义却终参详不透。

  只见柳成龙听完之后又气又急,竟拍案怒斥道:“此等妖言,是欲亡我朝鲜啊!”沈惟敬却依旧不紧不慢的笑道:“柳公果然通晓大义。在沈某看来这两首童谣,一乃借天朝‘安史之乱’的旧事,鼓动‘光海君’效仿那唐肃宗于灵武登基。二则公然映射汝国当朝为那昏王燕山君(注3),欲取而代之。暗中为此图谶纬书之人,所谋甚大、其心可诛啊!”

  柳成龙此刻被沈惟敬说中了心事,倒不免有些手足无措。只得低声问道:“那依沈游击看来,该当如何?”沈惟敬却是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连连摆手道:“老朽下车伊始、便前来拜望柳公。尚不知这义州城内情形……”柳成龙虽知对方早已成竹在胸,却也只能将自己所忧之事和盘托出:“沈游击,实不相瞒。自汝归国以来。这朝中局势可谓一日三变。在下因大明天兵迟迟不至,国主迁怒下来,是以罢黜吾内外诸职。而今那尹氏勾结内宫、把持朝纲,日夜怂恿国主召回世子,另立储君。”

继续阅读:第六章:惊变(五)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血战辽东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