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辽东总督范志完接旨!”
范志完正了正官帽一脸肃穆的跪倒在地。
“兖州青州危在旦夕,爱卿当从速救援,勿使宗室陷于鞑虏之手,望爱莫负朕望以陷朕与不义之地,钦此。”
内侍宣读完旨意便郑重地将圣旨交到了范志完的手上,范志完听完圣旨头上已是出了一层白毛汗。
虽然崇祯的圣旨中语气似乎很平淡,但熟知崇祯性格的范志完已经听出了其中的意思,很明显崇祯皇帝对他现在的行军速度很是不满。
如果因为他范志完救援不力,就会使皇上背负坐视宗室被鞑子屠戮而不救援的不义骂名,然而皇上是不能背负这样的骂名的,所以到时候一定要有人出来顶这个雷,作为这次入关救援的最高军事主官,他范志完的日子也就活到头了。
“还请公公回京禀报陛下,臣等必会星夜兼程赶赴山东击溃鞑子以解青州兖州之围。”
范志完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身后的白广恩,白广恩挥挥手一名亲兵托着一个盖着红布的托盘走到了那名内侍面前。
内侍掀起红布的一角瞟了瞟,露出了一个五十两的大银锭,这一托盘也要有个几百两,内侍笑眯眯的示意身后跟着的锦衣卫接过托盘。
“范总督客气了,离京时周阁老特意来见了咱家,要咱家带个话给你,说范总督如今身负家国重任,务必要尽心尽力办好差事才对得起皇上的信任。”
范志完是首辅周延儒的得意门生,他能在四十多岁的年级就坐上镇守一方的总督,必然是少不了他这个老师的暗中支持。
他额头上就写着周延儒门生这几个字,如果这次他出了岔子,必然也会牵连到她的老师,毕竟东林党那帮人一直在盯着周延儒的位置,到时候必然会落井下石。
那个传旨的内侍完成任务后便带着那几个锦衣卫志得意满的离去了。
范志完知道这次是必须要啃这个硬骨头了,要不然不仅自己会死还会连累许多人,当下便差人将手下的几个总兵都聚到了一处。
“诸位,皇上的旨意大家都听到了,若是这次出了岔子咱们得人头可就真的保不住了,这次必须都给我死战,要不然就算我被斩了也要拉着诸位垫背!”
虽然这个时候朝廷对于手握重兵的各地总兵的约束力已经减弱了不少,个别的将领已经开始有了藩镇的苗头,比如左良玉和陕西的贺人龙。
但大部分的将领对于朝廷还是心存敬畏之心的,虽然这些人心中万分不愿和鞑子死战,但还不至于当场拒绝执行朝廷的命令。
“制台大人,我等全听大人的安排!”蓟州总兵白广恩首先站出来说道,这次鞑子入关就是从蓟州附近的黄垭口破的关,要说罪责他白广恩的责任可不小,所以此时对范志完也是最为恭顺。
“白总镇军心可用啊!”范志完赞许的点了点头。
“据前几日探马来报,现在鞑子的三路大军分别在围攻青州济南兖州这三座坚城,从形势上来看现在山东总兵刘泽清的主力在济南固守。”
“刘泽清手下的兵马虽然无法和图尔格的五万铁骑野战,但手下好歹有六万步卒,守城应当是绰绰有余。兖州和青州虽然现在打的都很艰难,但是青州面临的是阿巴泰十万鞑子主力,情况更加危急。”
“本督的意思咱们先集中全力进攻青州外围的阿巴泰部,济南的图尔格必然来援,到时联络刘泽清出济南对其背后进行攻击,鞑子必然大溃!以我方十八万打对方十五万,优势在我!”
范志完在一旁侃侃而谈,几个总兵的心里却是各怀心思,先不说刘泽清能不能得到消息及时与他们里应外合,单说阿巴泰那十五万大军八成以上都是骑兵。
明军这边基本才达到步七马三的比例,步兵打骑兵向来是败多胜少,胜则小胜败则惨败。
只是现在范志完是这支援兵的最高指挥,几个总兵又都是戴罪立功,自然不好拂他面子。只不过却是在心里都存了心思,万一情形不好立马开溜,毕竟在这个乱世,手里有兵才是最有话语权的,没了兵权也就成了一块任人宰割的鱼肉。
范志完见众将无人反对,又是一阵得意,认为自己的军事才能比袁崇焕孙承宗之流强多了,这次若是让自己在蓟州是断不能让鞑子打进来的。
在一阵尘土飞扬中,这支绵长的大军再次在官道上运动起来........
青州城下,距离城墙一箭之地一外,一个汉军旗的千总带着几个清兵正骑在马上向着城头上的明军喊话。
“城里的明人听着,多罗饶余贝勒有令,一炷香的时间之内献城者一个不杀,胆敢再行抵抗破城之后一个不留!”
声音传到城头上,恐惧开始在众人的心中蔓延,现在城头上守城的一半以上都是刚上城墙的民壮,这些习惯于在土里刨食的老实庄稼汉何时见过这等血肉横飞的场景,若不是官兵在后边拿着刀逼着,恐怕早就一哄而散了。
“我说大齐,你看城下这呜呜泱泱的鞑子兵,怕不得有个几十万!看着真叫人胆寒,怪不得朝廷老是打不过他们。”
“快别说了老蔫儿,后边的军爷可是拿着刀呢,小心治你个扰乱军心的罪过!”
被叫做老蔫儿的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头,被叫做大齐的是他的对门邻居,他们都被官府征召为壮丁前来守城,刚来时还没什么感觉,但眼见着鞑子黑压压的围了上来,老蔫儿顿时有些胆怯。
“弟兄们!”
李士元看出了城上众军心中的胆怯,登时拔出腰中钢刀站在城楼前的台阶上振臂一呼。
“失城必死,献城投降就要跟鞑子上辽东剃发,尔等妻子儿女皆要为鞑子凌辱,钱财家私皆要为其所掠!降鞑子吾辈之耻矣,抵抗尚有一线生机,朝廷援军不日即将到达,弟兄们随我一同杀虏!”
青州推官杨元锡此时也提着一根从府衙拿来的水火棍站到李士元的身前。
“老夫虽是文官,却不惧鞑子的刀箭,将士们跟随李大人死战啊!”
“死战!死战!”
见杨元锡这个已近六十的老头都有这般胆气,城头上众人的勇气瞬间便被点燃了,便如一丛干柴瞬间被一点火星点燃起了冲天的大火。
“大人,那几个鞑子又回来了!”
一个守城的官兵冲着李士元喊道,李士元闻言一个箭步冲到垛口前往下一看,那个鞑子的千总果然又带着几个清兵骑马跑了回来,看来是一炷香已过,他们是来要回复的。
李士元冷笑一声,冲一旁的一个伍长说道。
“找几个弓箭手给本官把这几个鞑子射死!”
伍长探头朝外看了看为难的对李士元说。
“大人,这几个鞑子鬼的很,全都在距离城墙一箭地之外,怕是够不着他们啊!”
李士元皱了皱眉头,转头又看到了不远处摆着的几门大将军炮,顿时喜上眉梢。
“来,装上弹丸给本官轰上一炮!”
炮手得到命令,迅速的开始装填弹药,大将军炮是大明的一款中型火炮,一般用于守城,可发射九斤重的铁弹。当时朝廷为了加强青州城的防备力量,特意在城头安装了二十门大将军炮,在这次的守城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很快炮手便准备齐全,随着李士元一声开炮,巨响中那名千总和身边的三个鞑子兵瞬间便被铁弹撕成了一堆碎肉,带着巨大势能的铁弹又往前飞了几十米才缓缓停下。
剩下幸存的一名鞑子兵顿时被吓的愣在当场,缓了几息的时间才发出一阵杀猪般的嘶吼骑马向后逃去,城头上顿时传出一阵喝彩声。
不远处的山坡上,阿巴泰脸色阴沉似水。
“这帮汉狗,敬酒不吃吃罚酒!阿达礼,准备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