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嫌隙
楚山孤2025-07-28 19:024,126

  坤宁宫,一只精致的茶盏被用力的摔在地上,碎片如花瓣般飞散各处溅的到处都是。

  其中一块碎片溅到了正跪在地上的定王朱慈炯的脸上,一道血痕出现,但他仍如木桩一样纹丝不动。

  “你再跟哀家说一遍,你要干什么?”

  正襟坐在正堂的周皇后似乎是在极力的忍着心中的怒火,连声音都变得微微有些发颤,性格平和的周皇后似乎是从未发过这么大的火,就连几个平日颇为得宠的宫人此时都不敢出声了,一个个的都跪伏在地上头似乎都要藏进地板中了。

  “孩儿与半夏情投意合,早就已经私定终身了,请母后开恩,成全孩儿与半夏。”

  又是一个茶盏在朱慈炯的身边碎开,周皇后一共为崇祯诞下了三个皇子,其中有一个早早便夭折了剩下的两个一个是皇太子朱慈烺,另一个便是定王朱慈炯。

  她在自己这两个儿子的身上投入了太多的心血,近几年大明国势衰微内外交困,看着丈夫才过而立之年不久正值壮年之时头发已是白了大半,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作为妻子她虽然急在心里确是毫无办法。

  好在令她欣慰的是,最近太子成长了许多,主动要求抚军参政,虽还是有些生涩却是已经有了些人君的气度,对于朱慈炯这个小儿子她虽并未有太多的要求,但也不想让他成为一个整日只会沉迷于酒色的酒囊饭袋。

  “现在国事如此艰难,你父皇整日殚精竭虑,你皇兄现在也一心扑在兵事上,你作为天家贵胄将来也是要就藩造福一方的,能不能跟你皇兄一样为大明尽一份心力而不是整天就知道儿女情长。”

  在母亲的眼里,自己的儿子都是优秀的,周皇后也是一个普通的母亲,皇位虽然只有一个但朱慈炯却同样可以成为一个贤王,成为他皇兄的好帮手。

  “我不儿女情长还能怎么样,就藩?只不过是换了个牢笼,我大明朝的藩王有选择的权利吗?我连自己喜欢的女人都不能选择,我怎么造福一方?就因为我比他晚生了两年?”

  朱慈炯的表情突然变得有些凄苦,两行泪水从他的脸上滑落,周皇后却是被这一席话惊呆了。

  “我看你是魔障了,哀家做出的决定绝不会更改,你现在就回你宫里给哀家把春秋和论语各抄一遍,好好反省一下该不该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话。”

  朱慈炯擦掉面上的眼泪恭恭敬敬的给周皇后叩了个头然后便站起身面无表情的走出了坤宁宫。

  当一切归于平静,坤宁宫里的宫女太监们才敢从地上起身收拾地面上的狼藉。

  坤宁宫管事太监谢永又给周皇后的手边换上一杯新茶。

  “娘娘,定王殿下年纪还小难免会说些孟浪之语,您可千万不要气坏了身子,这母子之间哪有仇怨。”

  周皇后却是没有接话,眼神只是紧盯着朱慈炯远去的方向,目光中还隐隐透露出一丝担忧。

  “传话出去,今天定王在坤宁宫里说的话谁敢传一个字出去,杖毙!”

  “奴婢知道了。”谢永随后微微一躬身变低眉顺眼的退了下去。

  京营大校场,自从朱慈烺决定抚军之后,便着人在大校场西侧用木头盖了几间大木屋,当做日常的办公地点,也能盯着今后新军日常的操练。

  孟兆祥几人倒是也提出过反对意见,认为以太子之尊坐镇五军都督府即可,但被朱慈烺很坚决的拒绝了,众人无奈也只好整日陪着朱慈烺扎根在京师大校场。

  一个足可以容纳三十人的大长桌摆在木屋的正中央,大长桌正对的墙面上还挂着一副京师周边的地图,这间屋子的摆设更像是后世的会议室。

  此时朱慈烺正坐在桌子的正中央,两侧则按照官阶高低坐着他目前所组建新军的领导班底。

  “刘都督,京营的兵额这几日核查的如何了?”

  坐在朱慈烺左手第一位的便是新调入京擢升京营左都督的刘肇基,他原是辽东系的将官,曾在洪承畴手下任辽东总兵,崇祯十二年与清军激战于杏山,因兵少败走,后便被洪承畴请旨罢官闲置。

  原以为自己此生再无杀敌报国的机会,没曾想这次却会被太子殿下突然起复,还被拔擢为京营左都督,刘肇基胸中的一团火再次被点燃,在接到朱慈烺令其核查京营兵额的命令后便立刻和以总兵衔调任京营的周遇吉商议,对京营现有的兵额进行了清查。

  此时见太子问询,刘肇基便将目光投向了身侧的周遇吉,后者似乎是早有准备,不紧不慢的从怀里掏出了几张折叠整齐的纸张。

  “回太子殿下,经过这几日的详细核查,三千营有兵一千五百二十七人,神机营有兵两千二百人,步军各营有兵合计四万三千五百人,京营合计共计四万七千二百二十七人。”

  听到这个数目朱慈烺不禁皱了皱眉头,没想到京营缺额如此严重,这些兵再去除老弱病残,能用的有三万就不错。不过看着一旁刘肇基和周遇吉等将领望向自己的忐忑目光,朱慈烺随即舒展开眉头爽朗一笑。

  “京营弊病日久,糜烂至此不是诸位的责任,本宫既是将诸位调来京营,便是信任诸位能够给本宫练出一支铁军来。”

  见朱慈烺并无怪罪之意,在场众将提着的心才稍稍缓和。

  “既是要练就一支铁军无外乎要做到三点,一是严明的军纪,二是严格的操练,三是充足的粮饷。”

  朱慈烺说着顿了顿,扫了一眼在场众人的神情,刘肇基周遇吉等将官以及新乐候刘文炳包括坐在朱慈烺右手第一位的孟兆祥都是一副洗耳恭听状,朱慈烺心中大定。

  朱慈烺毕竟是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在场这些老兵油子随便拎出来一个的战场阅历都要比他丰富的多,好在自己有太子这个身份的加持,这些将领倒没有表现出不屑的神情。

  此后朱慈烺便针对这几点提出了自己的安排,首先是安排新乐候刘文炳从京城附近招纳一些识文断字的书生最好是科举无望的落地秀才,成立新军训导处,专司查缉官兵军纪和思想工作。

  操练方面朱慈烺倒是没有提太多的意见,也只是让他们结合《纪效新书》等兵法操典训练士兵,至于其他的一些想法朱慈烺决定慢慢实施。

  粮饷方面朱慈烺决定提高士卒的水平,军饷方面朱慈烺决定按照骑兵和神机营官兵每人一月白银四两,步卒每人一月白银三两。另外饭食由一日两餐改为一日三餐,要求每人一天要有半斤肉。

  在朱慈烺说前两点的时候,众人倒没有觉得有什么,虽说那个什么训导处有些标新立异,却还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但提到官兵待遇这一点,武将们还没有说什么,孟兆祥却是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太费钱了,虽然这样很明显会提升士兵的作战积极性,但以大明现在的财力根本负担不起。

  “殿下,这样一来就算京营维持现有规模,一个月的花费也要在十五万两白银上下,如此庞大的开支从何而来啊?”

  虽然这次皇上拨给京营六十多万两白银,可如果照太子这个用法,不出三个月京营就得破产,难道到时还要在三饷外再加一饷?恐怕到时就真的要把大明的百姓全都逼反了。

  “先生不必忧心,本宫既然敢说就必然有对策,断然不会强行摊派在百姓们身上的。”

  似乎是看穿了孟兆祥的想法,朱慈烺呵呵笑着宽慰道,虽然心中还有疑虑,但太子已经将话讲到这个地步,如果自己再反对,就有些不识时务了。

  见孟兆祥不再反对,朱慈烺又是微微一笑。

  “既是练新军,就要有个新名字,就叫虎贲如何?”

  .........

  三月的天亮的还有些迟,东方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虎贲军各营便响起了雷鸣般的鼓声。

  不久,虎贲军营门大开,一队队的虎贲军官兵排着队伍在军官的带领下顺着街道跑起了步,如雷鸣般的脚步声将临街的百姓都吵醒了,纷纷打开窗户和门板好奇的瞧了起来。

  “嘿,奇了怪了,这京营的大军这一窝蜂的跑上街是干什么啊,几十年了这么热闹还是头一回。”

  西市卖驴打滚的老赵头上了年纪,本来就睡的轻,最近这半个月官兵这一通上街折腾,搞得他天天都顶着个黑眼圈,不过他也只敢在心里发发牢骚,过分的话他可不敢说。

  刘肇基和周遇吉等虎贲军的中高级将领也跑在队伍的前列,太子殿下在大体划分完各营兵额之后便制定了一个名叫体能训练章程的规定,每日早晨无论兵种和职务,所有人一律围着京城内城跑一圈,这一圈可就是将近十五里路。

  跑完之后,每人还要分别完成三百个名为“引体向上”和“俯卧撑”的动作,全部做完之后才能开饭,然后便是分兵种开始进行一整天的操练。

  这种训练的强度是这些京营兵之前从未经历过的,开始的几天,确实有一部分老弱坚持不下来,朱慈烺也不含糊,接连裁撤了两千多老弱,剩下的基本都在壮年。

  虽然每天的训练强度很大,但好在伙食标准高,再加上高军饷的诱惑这些曾经的少爷兵竟是都坚持了下来,这半个月下来,也是练得有模有样了。

  “周总镇,你说咱们整天这样跑来跑去济得了什么事,难不成太子殿下是想让咱们逃跑的时候逃的快一点不成?”

  已由三千营更名为骠骑营总兵的贺赞此时和他麾下的骑兵也都呼哧呼哧的跑着步,贺赞颌下的长髯随着风微微的飘舞了起来。

  跑着贺赞身边的周遇吉虽已进不惑之年,体力却还在巅峰状态,尤其是来到京城后在太子身上看到了大明中兴的希望,整个人更是神清气爽,如今他的两个儿子嗣源和嗣昭也都在虎威军任了参将各领一营人马,此时的他更是意气风发。

  “老贺,少发牢骚,你别看咱们这位太子殿下年纪小,这带兵的点子可不比你我少,这半个月下来你没发现,这些原来刮阵风就能吹倒的货色,现在一个个都壮实了不少吗?我手下这几个营的兵日常操练挥刀的力气都比之前大了不少。”

  经过这半月的操练,虎贲军官兵身上的变化周遇吉是看在眼里的,对于太子这种兵书中从未提到过的练兵方法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

  成国公府,朱纯臣正面色阴沉的坐在正堂,徐允帧神色慌张的坐在下首,二人手边的茶水已经换了好几次,却连动都没动。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太突然了,成国公府的超然地位已经延续了这么多年,就在这几天却被连续的抽了几个响亮的耳光。

  太子先是以吃空额的由头罚了他二十万两白银,然后又借着扬武侯的事情逼着他和定国公徐允帧交出了兵权,朝堂之上众臣的反对也没能保住他,难道他朱纯臣以后就只能做一个闲散的勋贵?

  “成国公,皇上已经下旨让英国公和襄城伯入京营协助太子了,恐怕咱们以后真得夹着尾巴做人了。”

  朱纯臣当然知道这是皇上的制衡之术,只是以他对太子这几日行为的判断,张世泽和李国祯到京营的日子恐怕也好过不到哪去,太子绝对不会让他们染指军队的。

  张世泽还好,虽然带兵方面有些能力但对于权柄看的一向很淡,想来会遵照太子的命令行事。

  但这个李国祯,在勋贵圈里向来以知兵事自居,常常高谈阔论,各种兵书兵法挂在嘴上,很久之前李国祯就曾向他透露过进入京营的想法,但他毕竟和朱纯臣的关系远一些,这个事也就一直拖着没办。

  “去,拿本国公的拜帖去趟襄城伯府,请襄城伯过府一叙。”

  “成国公,可是有什么打算?”

  徐允帧似乎是看到了朱纯臣眼中闪过的一丝奸诈,试探着问道。

  朱纯臣的目光似乎是看向了徐允帧又好像是看向了门外。

  “太子殿下天纵英才,当臣子的当然要鼎力相助!”

  一阵风吹过,堂中虽然点了火盆,徐允帧的心中却上过一丝凉意..........

继续阅读:第十章 你们把这个担子给本宫挑起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归日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