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老天爷是在配合梦航的想法一般,今天下开了毛毛细雨,打猎的工作停了下来,因为下雨打猎难度太大了,而且容易受伤。由于食物异常充足,一个星期不打猎也不要紧,因此也不打鱼。喝水就更简单了,也不用去河边背水,打开皮包,就是个接雨水的好工具。只是山洞里的柴火储备不足。也不能怪负责采干柴的野人们偷懒耍滑,丛林里干枯的木材太少了,又没有大片的晾晒场。山洞下面小树林里被掰断的树枝才挂在树上晾晒了几天,根本就没干,下过这场雨,就更湿了。
除了“无遮大会”,野人们仿佛没有别的娱乐项目了。野人们已经掌握了搓麻织网的技能,也已经学会了用长柄网在岸上捕鱼和用捕猎网套小一点的动物。梦航觉得,该趁这个机会把弓箭做出来并教会他们了。
梦航向“肉角”请求带2、3个野人去采集合适的木杆。待众野人明白梦航要出洞劳作后一个个争先恐后,他们仿佛明白“跟着梦航有肉吃”的道理。最后按捺不住众人如火的热情,所有男野人都跟着梦航出洞,女野人们也想去,被“肉角”制止了,留她们在洞里继续练习搓麻、编网、拆网、再编、再拆……
梦航也不走远,就在山洞下面的小树林里,由他在树下看中合适的木棍,野人们给掰下来。梦航本来想卖弄卖弄他的爬树本领,怎奈一下雨树皮变的光滑,梦航的技能又回到了初始状态。在试了很多种类的枝条后,梦航选定了一种既柔韧,又结实,弹性又大的树枝做弓身。他让野人们采了二三十根。梦航又试出了一种适合做箭杆的坚硬的的枝条,又让野人们采摘了不少。
梦航小时候还真做过弓。不过是小孩玩的玩具。
梦航小时候听老人讲,做弓箭要用竹子做最好,将劈好的竹片用火烤一下就能定型。
梦航在这片丛林生活了这么些天,没有看到一棵竹子。准确说,没有一种植物是他认识的。和城里娃不同,梦航在农村土生土长,是认识不少植物的。
回山洞后砍树枝遇到了麻烦。掰下来的树枝往往都过长,当然这是梦航指导的结果,因为掰断的树枝两头都参差不齐,需要将裂开的部分去掉。要将长树枝截短,却没有合适的工具。山洞里仅有的几把刀割肉可以,但是割树枝就不行了。
“要是有把钢锯就好了。”梦航忍不住琢磨道。
梦航一眼看到烧剩的柴火黑炭头,不由得计上心来。
用火绳吹出火苗生起火来。梦航将准备做弓的枝条拿出来,指导着众野人将枝条的一端伸入火中。
“嘿嘿,我虽然没有锯将枝条两端掰裂的多余部分锯断,但是我可以烧啊。”
在梦航的指导下,弓身过长的部分已经全被烧去。
梦航又示范着在火里烧烤弓身。树枝的皮被烧软后,尽数被扒掉。
梦航看准火候,感觉一个树枝烤的可以了,就从烤这个枝条的野人手里拿过来,取到火外,用手弯成弧形后用麻绳拴住。麻绳就是弓弦。
到目前为止野人们还是没有明白梦航是在干什么。但是由于都知道梦航能给他们带来惊喜,所以各个都很卖力,依然烤着手里的木棍。
梦航决定先给他们吃个定心丸,找了一根合适的小树枝就走到了洞口,招呼众野人先放下手里的活都聚了过来。
梦航将小树枝当成箭杆,一手握弓,一手拉弦。“嗖”的一声就把箭射了出去。因为山洞比外面小树林的树木高多了,所以等箭杆落入树林时,射出了极远。众野人一片欢呼,纷纷来抢夺弓,个个想体验一下射箭的感觉。
由于别的弓身还要烤,半途中断已经是很不好了,所以在梦航的驱赶下众野人又纷纷坐回火边烤弓身。出火的火候是梦航掌握的。其实梦航也是凭感觉瞎猜的,他以前没干过这种工作,也没有受人指点。除去被野人烧的过了头的几根树枝,最后成型的弓有20把左右。高低粗细各不同,但是个个都有杀伤力。
梦航先是找了一些不太直的细小木杆,让每个野人都过了一把射箭瘾,然后精雕细琢做用于实战的好箭。
选坚硬的、笔直的木杆,仍然是两头烧一下,扒皮后,粗头用石头磨平,用不锈钢刀割上一个浅浅的“v”字,作为放弓弦部分。细头连磨带用刀削,弄成尖尖的头。“肉角”可能有点心疼珍贵的割肉刀用来加工树枝。
干完这一切这一天就过去了。
第二天依然毛毛小雨。
梦航带领众人在山洞下的小树林里练射箭。
梦航用藤条、树枝,捆成了好几个靶,带头射了起来。
昨天梦航射完第一箭后就已经注意到了,射箭的箭杆需要搭在拉弓的大拇指上,箭射出时箭杆会一直磨着大拇指。梦航想到了电视上清朝达官贵人手上戴的玉扳指。满族是游牧民族,需要打猎,打猎就要用到弓箭,因此防止箭杆磨大拇指,就带上一个铁圈,发展到后来,成了上层人物的扳指了。梦航搞不到铁圈,就用兽皮做了一个“皮扳指”,结果“皮扳指”也成了时髦产品,野人人手一只。其实野人皮糙肉厚,根本就不需要这东西。
梦航练习射箭练习的乐此不疲,野人却没有他那么大兴趣,半天功夫就没了精神。他们射的也不见得比梦航准多少,怎么就射够了呢?要知道,这可关系到他们以后能否填饱肚子。
梦航没法做他们的思想动员工作,就由着他们去吧。梦航自己可得练好弓箭,这可是以后走出丛林的基本技能之一。
梦航一直练习到吃晚饭,一夜无话。
第二天天朗气晴,下了两天的毛毛雨结束了。梦航带领众人要检验他们的实战技能。全体男野人集体出动,除了平时的捕猎用具,还带了弓箭。
由于山洞里的食物充足,梦航今天没有必须捕获猎物的压力,心情倒是放松不少。女野人们也没有去捕鱼,而是清理小树林。
行不多久,就听到了一只鸟在叫。梦航抬头看,不是很高。似乎这只鸟不害怕野人,要不然早就飞了。此前梦航和野人打猎,也遇到过鸟,没有见野人用石头打鸟。应该鸟类不在野人的食谱中。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禁忌,还是鸟不容易打,或许是有打鸟的精力还不如省下来打比它体型大的多的地面猎物划算,所以野人们此前应该没有打过鸟。
只见梦航弯弓,估摸了一下提高量,“嗖”的一下就射了出去。毕竟没有经验,不知道抬高多少为妙,效果并不理想,射低了一点,鸟发现危险一下就飞走了。饶是如此,野人们仍然惊呼不已,把梦航弄得如坠迷雾之中。“有什么好兴奋的?”
梦航捡起射落的箭杆,继续和野人寻找猎物。
过了一段时间,野人们发现一只“小兔子”在吃草,按照之前的战法,就要悄悄靠近然后甩网、甩标枪。
这时梦航示意他们别动,他要展示新武器,演练新战法,同时也是在实战中检验一下自己头一天的练习成果。
头一天梦航练习的靶子是在地上的固定靶,和这只“小兔子”的情形差不多,所以此时梦航信心满满的。
梦航将弓拉满,屏气凝神,就像昨天练习射靶一样,“嗖”的一声,一支箭就飞了出去。“小兔子”还不知道咋回事呢,就感觉一根木棍穿透了它的身体,蹬了几下腿后就咽气了。众野人爆发出一阵地动山摇般的欢呼声。一个个把手里的弓箭举得高高的。
梦航怪事见多了,仿佛一瞬间就明白了怎么回事。昨天野人们练习射箭不努力,是因为梦航没有给他们展示射箭能用来猎小动物,他们把射箭当成了一种无意义的娱乐,把弓箭当成了一种玩具。所以只保持了三分钟的热度,玩了一会射箭就不想玩了。
反正洞内食物充足,梦航没有让他们用网捕猎。今天的猎物全都用箭射,因为移动靶是没法在小树林里练习的。之所以一出山洞梦航没有反对他们带上捕猎网和螺纹钢,是怕遇到危险的大型动物。
当天回山洞虽然没有带回多少食物,但是人人都很激动,因为他们又学会了一种捕猎技能,只是尚需继续练习。
在捕猎过程中梦航意外的发现了一种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用的“磨刀石”。这是一种砂质石头,上面密布了细小的沙粒。以后用它来磨刀、磨箭头、磨标枪,比野人们用带棱角的石头磨要好的多。
经过在实战中检验,做弓弦的麻绳很容易拉断,于是梦航改成了动物皮做成的细皮条。其实梦航更想用皮条拧成皮绳,但是很难将动物皮切割的太细,只得作罢。梦航想到电视上讲的牛筋弓弦,就用了几种动物的筋试了试,效果并不理想,看来不是所有动物的筋都能用来做弓弦。
日子飞快,一晃几天过去了。梦航射箭的技能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爬树的本领也精进不少。他已经初步具备了在丛林里生存的技能了。
这一天梦航和捕猎队在摸索捕猎网、弓箭、螺纹钢标枪的战法配合时,发现了一种嘴巴巨大的鸟。梦航在电视上看到的巨嘴鸟见了它得叫祖宗。
具体经过是这样的,侦察兵发现树上的一个巨大的鸟窝飞进一个巨大的鸟。野人虽能爬树,但是鸟窝太高,树枝太细,此前野人们拿它丝毫没有办法。自从前两天射死一只鸟后,野人们烤了这种会飞的动物,就吃上了瘾:真香啊!以后会飞的动物成了捕猎的第一目标。当然遇到头顶食盐乱跑的“珊瑚鹿”除外。只不过从捕获上一只“珊瑚鹿”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一只“珊瑚鹿”的影子。
野人们此次通力合作,个个爬了老高的树,直到不能再爬为止。等“肉角”一声令下,“嗖嗖嗖”十几只箭就射向了鸟窝。鸟窝瞬时被扎成了刺猬。众野人见大鸟没有从鸟窝里飞出来,就迅速射了第二波次,又是十几只箭扎了上去。小干柴搭成的鸟窝哪里经得起这等折腾?迅速支离破碎,构成鸟窝的小树枝纷纷落下,不一会一只大黑鸟就直直的落了下来。说来也巧,鸟窝下面有几处非常茂密的藤条纵横交错结成了藤条网。这只黑鸟正好掉到了藤条网上,被一个野人给捡了下来。
梦航看到这只鸟真够大啊。就像家里养的大鹅一样,翅膀有鹅的三倍大。通体黝黑。最最奇特的是它的大嘴巴,下嘴巴就像是半个巨大的橄榄球,上嘴巴就像是一张盖子盖在下嘴巴上。两张嘴巴边上全是长长的牙齿,互相扣合在一起,就像电视上演的翼龙的牙齿一样。
这只鸟身上插了5只箭,已经死的透透的了。嘴巴倒是完好无损,没有箭射中它,也可能是嘴巴太硬,射中的箭被弹飞。梦航顿时来了兴趣,他用两只手抓住嘴巴外面的牙齿,用力一掀,想看看这么大的嘴巴里到底有什么东西。
看到里面的东西后,众人一片惊呼。
里面有什么东西呢?
鸟蛋!足足有十二枚鸡蛋一样大小的鸟蛋。野人惊呼是见到了可口的食物。因为上次用网捕获一只“老鼠”时,就是第三张网边上的石头把老鼠砸成下肢瘫痪的那次,那只“老鼠”正在吃一种丑陋昆虫的卵。“老鼠”被捕获后,它吃剩的卵被野人们带到山洞,晚饭时分被友好的分食了,好几个野人吸一只卵。连女野人也开了洋荤打了牙祭。看来卵在野人眼里是奢侈品,是难得的美味。
同理,鸟蛋也是卵。大小虽然和昆虫卵有差异,但是都差不多。因此野人们的惊呼是看到了美味。而梦航的惊呼是赞叹造物主的伟大,母性的仁慈。虽然他也不知道这只“巨嘴鸟”到底是公是母,因为自然界有很多孵蛋行为是公的在做。明显这只“巨嘴鸟”是在用嘴巴孵蛋。
“巨嘴鸟”死了,人工孵蛋不现实,因为没有一种环境能模拟它嘴里的温度。
当天晚上回到洞里,野人们高高兴兴的分到了一口生蛋液。梦航自然没有吃,不用说是生的,就是熟的,看到了伟大的母亲或父亲被他们射死后,也没有心情吃了。
梦航将“巨嘴鸟”的头割下,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这只巨大的嘴巴上。用手敲了敲,感觉也不是很厚。如果用作盛水的瓢,嘴巴靠上去喝水时,鸟嘴边缘上的牙齿很碍事。梦航有心将牙齿拔掉,又怕牙齿太牢固,会把鸟嘴掰破。
“这玩意能干什么用呢?”梦航在琢磨。众野人也在歪头帮他一起想。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这东西也是第一次拿在手上。
梦航再一次仔细的打量着这张巨大的嘴巴。这嘴巴太大了,跟农村家里种的葫芦开的瓢一样大。梦航看来看去,看到了眼前的火,来了主意。他上小学的时候,《自然》课本上有一个实验,就是用一张纸兜住水,下面放上燃烧的蜡烛,一直等上面的水都烧开了,纸还没点着。因为纸具有传导温度的作用。蜡烛燃烧产生的温度传导给了纸,纸又传导给了水,所以纸的温度和水的温度是一样的。待水沸腾时,温度就不再升高。这给了梦航重要启发:“要是这个鸟嘴能导温的话,做个锅最好了。来了这么久了,还没吃过煮的东西呢。”
不试试怎么知道?反正弄坏了也没有人找梦航兴师问罪。
梦航找来一根螺纹钢,用麻绳将鸟嘴边上的牙齿在螺纹钢上绑了个结实。倒上一点水后放在火上烧。众野人都屏气凝神,看梦航的新玩意。
真是天助梦航也。水不一会就沸腾了,鸟嘴还完好无损。野人的第一只锅就这样诞生了。
梦航激动的说起中文来,野人们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重要性,面面相觑,不明所以,最后把脸投向了最聪明的“大脑袋”。“大脑袋”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梦航没有让他们迷惑太久,迅速行动。他用麻绳将3只标枪头部捆在一起,尾部分开。又将另外3只木头标枪如法炮制。两组标枪分别放在火堆对应的两端,等于是做了两个支架。梦航解开原先绑住鸟嘴牙齿和螺纹钢标枪上的麻绳。先是将螺纹钢标枪架到了两堆标枪上。然后用麻绳量好长度。在鸟嘴的四颗对应的牙上牢牢拴上了麻绳。将螺纹钢标枪取下后穿过麻绳,又架到标枪做成的支架上。到此,一个标准的野营煮汤锅架设完毕。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架锅的方法,就是直接用3根木头架起来,把火生在架子中间,但是这样木头架子离火太近,不是很好。
梦航迅速在鸟嘴里倒上半“嘴”水。由于高度事先量好,所以火苗正好舔到“锅底”,不至于烧坏麻绳,也不至于烧坏没有水的上半部分鸟嘴。
至此,野人们更加迷惑了。估计自打从娘胎出来,他们这辈子都没有遇到过这么令他们迷惑不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