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建立大汉医学院
玄驹2025-07-28 18:402,099

  张烨暗忖三国时代真的是人才鼎盛、风云际会的时代。

  “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的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几乎超过后世任何一个朝代。

  比如秦末,人们能想起刘邦、项羽、萧何、张良、韩信。

  隋末,人们能想起李世民、秦叔宝、李靖、李勣(徐茂公);

  元末,朱元璋、刘基、徐达、常遇春等。

  而今天张烨要拜访的既不是神机妙算的谋臣,也不是骁勇善战的将帅,而是医学方面的三大神医。

  华佗(字元化,智力96,武力17)、张机(字仲景,智力95,武力20)和董奉(字君异,智力95,武力25)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华佗(公元145年~208年)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张机(公元150年~215年)被后人尊称为“医圣”。是伟大的临床医学家,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使中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董奉(公元220年—280年)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其不求名利、乐善好施的高尚医德被人们传为佳话,千秋流传。后世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称誉医术高尚的医家,唤中医为“杏林”。

  现在董奉还没有出生,而听陈登道华佗此刻正在下邳,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啊。

  张烨带着一众猛将和谋臣浩浩荡荡地朝到灾民流民难民最多的下邳城东走去。

  “儿啊,你感冒咳嗽好些了没有,华佗大夫的药方听其他人说还是很有效果的!”

  “母亲,我好多了,幸亏有华佗大夫治好了我的病,药到病除!”

  ”听说好多从青州来的灾民因为高烧几天不退,不幸死去·····那是没来得及等到华佗大夫医治······”

  “有的一连咳嗽一个多月,都咳出血了。”

  “我的病不是华佗大夫治好的,是张仲景大夫治好的!”

  “我全家都感冒发烧一个多星期,也是张仲景大夫治好的!”

  “眼下徐州流民灾民难民近两百万,下邳城就有百万之巨,是大汉流民灾民难民最多的州府,徐州相对其他州简直就是人间天堂,这里不仅的士兵没有把我们当成猪狗一样对待赶来赶去,还有白粥免费喝,听说还可以分田地,家中有一人参军的,还可以免赋税,徐州州牧陈宫简直是大善人呀~”

  “陈宫大人真是功德无量,肯定是菩萨显灵拉~~~~~”

  “听说张仲景大夫和华佗大夫眼下都在下邳城医治流民难民灾民,你们说他们说的医术更厉害???”

  “我觉得是华佗大夫更厉害~~~!”

  “才不是,我觉得肯定是张仲景大夫更厉害~~~!”

  沿路的灾民难民流民们议论纷纷!

  张烨听到张仲景和华佗大夫都在下邳城,浑身一震,难以置信,竟然可以同时见到传说中的两位神医!

  张辽站在灾民中间,大声喊道:“你们有谁知道张仲景和华佗此时在何处,我家主公徐州州牧陈宫大人有事相请!”

  旁边一高个子的小伙子胆子较大,问道:“敢问将军,陈宫大人现在何处?”

  张辽转过身来,笑道:“站在我等中间这位便是徐州州牧陈宫大人!”

  小伙子即刻拜倒于地,高呼道:“陈宫大人万岁!”

  小伙子附近的众人见状,也拜倒于地高呼道:“陈宫大人万岁!”

  “陈宫大人万岁!”“陈宫大人功德无量!”城东黑压压的几万人拜倒于地。

  张烨见状,连忙大喊道:“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人群中走出两人,见到张烨后,拜道:“华佗(张机)拜见陈大人,陈大人功德无量,收容几百万灾民流民,真乃乱世之救世主,我等替大汉的老百姓感谢你!”

  张烨急忙扶起两人,接着对着两人跪倒于地,激动地说道:“两人神医救死扶伤,是徐州之幸也!”

  接着众人便一起回到了州牧府。

  张烨正色道:“两位神医,你们想过没有,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你医术再高超,忙忙碌碌一辈子又能救多少人?”

  华佗不明所以,皱眉道:“不知陈大人有何高见?”

  张烨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神医有没有想过开一家医学院?”

  张仲景疑惑道:“敢问陈大人,何为医学院?”

  张烨解释道:“就是开一家专门教授医术的书院,你们教弟子,让你的弟子再教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如此几代下来,天下懂医术的人必然大增,他们就算只得你们一两成真传,也比你们两个人到处跑来的作用更加大吧!”

  张仲景和华佗本就是智力高超之人,且古人并不比现代人笨,只是碍于时代想不到那一层而已,一旦戳破那层窗户纸,他们爆发出的兴趣和天赋,足以让现代人瞠目结舌。

  张仲景和华佗略一琢磨便想通了张烨话中的意思,意味深长地说道:“陈大人能否说得更清楚一些。”

  接下来,张烨毫不保留的给他讲述了一番现代医疗的理念。

  医学院,附属医院,战地医生,卫生院、研究院之类的,听的华佗和张仲景两眼放光,恨不得现在就找块地盖房,专业授课!

  张烨和两人畅谈了整个下午。

  最后,张烨道:“许汜听令,命你从流民中选中1000名精壮在下邳城最东处建立大汉医学院。王楷听令,令汝从灾民难民流民中选中一千名10岁到20岁且能识字的人,交给两位神医当作弟子。”

  “诺!遵命!”

  华佗和张仲景当即拜谢,张烨邀请他们就住在州牧府,名其曰多跟两位神医请教,实则怕两位神医不辞而别,又到其他地方去救死扶伤。

继续阅读:第24章谋取河内和邺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三国之盗尽天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