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现代言情>回到成为恶毒前妻前,我被全家宠了>目录
第一百零六章 碰撞晨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宿舍时,徐应怜已经醒了。她轻手轻脚地爬下铁架床,生怕惊扰了还在熟睡的室友们。
盥洗室里的水龙头发出刺耳的声响,冰冷的水溅在她脸上,驱散了最后一丝睡意。
回到宿舍,莫雨晴正坐在床边卷头发,发卷像一串小蘑菇似的挂在她头上。
“早啊,应怜姐。”莫雨晴难得地用了尊称,“今天有色彩构成课,记得带上我给你的彩铅。”
徐应怜点点头,从枕头底下取出那盒彩色铅笔。昨晚睡前,她偷偷在被窝里画了几张槐花纹样,笔尖已经磨短了一截。
食堂的喧闹声比昨天更让她无所适从。徐应怜端着稀饭找位置时,听到几声刻意压低的嗤笑。
“看那个村姑,连餐盘都不会拿。”
“听说她做的酱菜包装得了奖?不就是块破布包着咸菜嘛!”
徐应怜的手指紧了紧,滚烫的稀饭溅到手背上,她却感觉不到疼。她选了个最角落的位置坐下,馒头在嘴里干涩得难以下咽。
“别理他们。”一个餐盘放在对面,周小梅坐下来,“厂里来的都这样,刚开始总被美院的瞧不起。”
徐应怜勉强笑了笑:“我没事。”
上午的色彩构成课上,老师要求大家用三种颜色表现“家乡”。
徐应怜选了槐花的淡蓝、酱菜的深褐和家乡土壤的赭红。当她展示作品时,教室里又响起几声窃笑。
“这算什么设计?土里土气的。”
“颜色搭配毫无章法...”
徐应怜站在讲台前,耳根烧得通红。就在这时,林老拄着手杖走进了教室。
“让我看看。”林老接过她的画作,仔细端详后突然笑了,“妙啊!这三种颜色的比例,恰好符合黄金分割。蓝褐对比强烈却不突兀,赭红作为过渡色恰到好处。”
他转向全班,“这才是真正理解色彩本质的作品!”
教室里鸦雀无声。徐应怜看到莫雨晴惊讶的目光,也看到那几个嘲笑她的学生涨红的脸。
下课铃响后,莫雨晴追上了往宿舍走的徐应怜。
“应怜姐,”她难得地有些局促,“那个...林老让我帮你补习设计软件,下午有空吗?”
计算机房里,一排崭新的电脑闪着冷光。徐应怜僵坐在椅子上,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不敢落下。
“这是鼠标,点这里...”莫雨晴耐心地教她最基本的操作,“我们先学Photoshop,这是最基础的设计软件。”
屏幕上五彩斑斓的界面让徐应怜头晕目眩。她试着用鼠标画一条直线,却歪歪扭扭像条蚯蚓。
“不对,要按住Shift键...”莫雨晴的手覆在她的手上,带着她操作。城市姑娘的手柔.软.白.皙,指甲修得圆润,涂着淡粉色的指甲油。
三小时后,徐应怜终于能用软件画出简单的槐花纹样。她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发现莫雨晴正在看她手绘的草图。
“这些花纹...”莫雨晴指着其中一张,“每一片花瓣的弧度都不一样?”
“嗯,”徐应怜点头,“真的槐花就是这样,没有两朵完全相同的。”
莫雨晴若有所思:“我从来都是复制粘贴...难怪林老说你的设计有'生气'。”
晚饭后,宿舍里只剩下徐应怜一人。
“应怜姐?”莫雨晴突然推门进来,看到她慌忙擦眼睛的动作,顿时明白了什么,“想家了?”
徐应怜迅速收起布包:“有点...”
莫雨晴没再多问,只是从抽屉里取出一盒巧克力:“我表哥从上海带的,分你一半。”
接下来的日子像走马灯一样旋转。徐应怜每天六点起床,在其他人还在熟睡时就到设计室练习软件操作;晚上熄灯后,她躲在厕所微弱的灯光下研读莫雨晴借给她的设计理论书籍。
周五的设计实践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制作一个食品包装样品。徐应怜决定做她最熟悉的酱菜包装。
“用这个吧。”莫雨晴递给她一块防水混纺布,“我帮你裁好了形状。”
徐应怜摇摇头,从包里取出一块手工织的粗布:“我想用这个,是村里李婶织的。”
莫雨晴皱眉:“这种布不防潮,做包装不合适。”
“但这是我们村的特色...”徐应怜坚持道。
两人争执不下,最后各自做了不同版本。徐应怜用手工缝制,针脚细密均匀;莫雨晴则用缝纫机,线条笔直精确。
作品展示时,老师拿起两个包装对比:“莫雨晴的版本工艺精良,符合现代包装标准;徐应怜的版本...”
他停顿了一下,“针脚间有种难以言喻的生命力。”
林老不知何时出现在教室后排:“机器能复制一千个相同的产品,但手工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走到徐应怜的作品前,“这就是民间工艺的灵魂。”
课后,莫雨晴拦住收拾东西的徐应怜:“我不是故意贬低你的方法...”
“我知道。”徐应怜停下动作,“我只是想保留一些家乡的东西。”
两人相视一笑,冰释前嫌。
周末,莫雨晴带徐应怜去了省城最大的百货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徐应怜眼花缭乱,特别是食品区的各种精美包装。
“看这个进口饼干的包装,”莫雨晴指着一个铁盒,“光是盒子就值里面的饼干钱。”
徐应怜拿起一盒本地酱菜,包装是花哨的塑料瓶,标签上印着夸张的广告词:“这...这样反而掩盖了酱菜本身的质朴。”
“所以林老看重你的设计。”莫雨晴恍然大悟,“你追求的是真实,不是浮夸。”
回学校的公交车上,徐应怜望着窗外闪过的霓虹灯,突然说:“我想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嗯?”
“手工的韵味,机器的精准。”徐应怜的眼睛在暮色中闪闪发亮,“就像槐花的自然形态,但用现代材料表现。”
周一早晨,徐应怜第一个到达设计室。
她取出周末买的材料,开始尝试新的设计——用防水布料做基础,但保留手工缝制的槐花纹样;标签用电脑设计,却模仿她手写的字体。
莫雨晴进来时,徐应怜正在缝纫机前奋战,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需要帮忙吗?”莫雨晴问。
徐应怜摇摇头:“我想自己完成。”
午休铃声响起时,徐应怜终于完成了她的新作品——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酱菜包。
布料是现代的防水材质,花纹却是手工缝制的槐花图案;标签用电脑排版,但边缘故意做成手撕的效果。
“太棒了!“莫雨晴由衷赞叹,“这绝对是全班最好的作品!“
下午的展示课上,徐应怜的作品引起了轰动。连一向高傲的省美院学生也围过来仔细观看。
“这种粗糙感是故意的吗?”
“手缝的纹样配上现代材料,居然这么和谐...”
林老站在人群外围,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那天晚上,徐应怜收到了孟寻洲的第一封信。
信中说念槐和思源每天都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春桃的酱菜做得有模有样,乡亲们都很关心她在省城的学习情况。
徐应怜把信贴在胸口,闻着纸上淡淡的墨水味。三个月突然变得既漫长又短暂。
她还有那么多想学的知识,却又那么想念家里的土炕和孩子们的笑脸。
第二天清晨,徐应怜在晨光中醒来,发现莫雨晴已经起床,正对着镜子试戴一副新耳环。
“应怜姐,”莫雨晴突然转身,“教我染布吧,用你们村的方法。”
徐应怜惊讶地看着她:“你想学?”
“嗯。”莫雨晴认真点头,“我想知道什么样的土地能长出你这样的设计师。”
窗外,省城的天空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开始了。徐应怜想起林老说过的话:“朴素不等于简陋。”
她现在终于明白,自己带来的不仅是乡村的手艺,更是一种对生活本质的理解。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