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内,项凡缓缓睁开双眼,随着他最后一个手印落下,墙角嗡嗡作响的聚灵阵盘光芒一敛,彻底沉寂下去。
精纯的灵气浓度迅速回落,让他产生了一丝从温泉回到现实的落差感。
他内视丹田,那片广阔无垠的真元之海,在近两个月的苦修下,水面仅仅上涨了微不可查的一丝。
聚灵阵的效果毋庸置疑,但灵石的消耗也同样惊人。
若是日夜不停地开启,单靠御水阁那点微薄的收入,恐怕不出半年就会被彻底榨干。
修仙,果然是拿资源换时间。
项凡起身,踱步到窗前,心中泛起一丝无奈。
这两个月,他并非没有尝试过服用丹药。青元仙城各大丹坊出品的,适合筑基中期修士服用的丹药,他几乎尝了个遍。
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那些丹药入腹,化作的药力对于他那片浩瀚的真元之海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甚至不如在聚灵阵中打坐半日的收获。
在宝药楼学习基础典籍时,他也曾与几位同样来听课的筑基同道闲聊过。
这才得知,修为精进缓慢,是所有筑基修士共同的烦恼。
从炼气到筑基,丹田气旋化为真元之海,修士体内的真元总量是十倍、乃至数十倍的暴涨。
这意味着,想要让真元之海的水位“肉眼可见”地上涨一分,所需要凝聚的真元,是炼气期时的几十上百倍。
许多人穷尽一生,卡在筑基初期、中期数十年,最终寿元耗尽,坐化道消,比比皆是。
项凡清楚,自己的情况比他们更甚。
早年修炼的四灵诀,为他打下了远超同阶的雄厚根基,也造就了他远比常人更广阔的丹田气海。
这既是他的底牌,也是他如今的桎梏。
寻常的丹药,对他来说,效果已经微乎其微。
“看来,唯一的希望,还是在‘造化真露’上了。”
项凡的脑海中,浮现出林婵玉的身影。
那位天之骄女,正是凭借这宗门秘法,才拥有了堪比天灵根的恐怖结婴速度。
他并不奢望能像林婵玉那般一日千里,但只要能让他的修炼速度稳步提升,摆脱如今的龟速,便已是邀天之幸。
而想要炼制造化真露,炼丹术,便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收敛心神,项凡将桌上几个空了的丹药瓶罐收入储物袋,转身走出了静室,径直向前院的炼丹室行去。
炼丹室门口,热浪扑面。
侍女冬依正带着另外几名侍女,有条不紊地预热着丹炉。见到项凡走来,她连忙迎了上来,躬身行礼。
“主人,丹炉已经按您的吩咐预热好了。”
冬依的声音柔媚入骨,汇报工作时,身子有意无意地向前微倾,恰到好处地展露出领口下的一片雪白,和那道深邃的沟壑。
她的眼神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期盼与钩子。
在这御水阁,想要改变命运,攀上主人这张床,无疑是最快的捷径。哪怕不能成为侍妾,当个炼丹童子,日后学得一两手炼丹术,也足以安身立命。
项凡的目光在她身上一扫而过,没有丝毫停留,神情淡漠。
“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这寡妇确实风韵犹存,勾人得很。
但他没兴趣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更没有玩寡妇的嗜好。
“是。”
冬依眼中的光芒黯淡下去,恭敬地应了一声,带着其他侍女退出了炼丹室,将空间留给了项凡。
项凡来到丹炉前,伸出右手,一团温和的橙黄色火焰在他掌心升腾而起。
锤炼灵火。
这是宝药楼典籍中记载的一种最基础的炼丹灵火,火力不强,胜在性质纯粹温和,极易掌控,最适合他这种刚入门的新手。
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火焰驳杂,而对药液提纯造成干扰。
将灵火投入炉膛,项凡没有急着炼制丹药,而是从储物袋中摄出一捧晶莹剔透的青禾灵米。
他眼前的这尊丹炉,是他特意从坊市淘来的,结构最粗陋的青铜丹炉,甚至连最基础的辅助法阵都没有铭刻。
宝药真人说过,炼丹如筑楼,根基不稳,万丈高楼亦是空中楼阁。
提纯,便是这根基中的根基。
“嗤……”
青禾灵米投入丹炉,在高温下迅速融化,发出一阵轻微的声响。
项凡双目微闭,磅礴的神识探入炉内,小心翼翼地包裹住那团正在融化的米液。
筑基期修士神识已能干涉现实,这是相对于炼气期修士,在炼丹上最大的优势。
他能清晰地“看”到,米液之中,除了精纯的灵气外,还夹杂着许多灰黑色的杂质。
他的任务,就是用神识为“筛”,将这些杂质一一剥离出去。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操控力的精细活。
神识的力道稍重一分,便会连带着灵气一同湮灭;力道稍轻一分,又无法将杂质彻底剔除。
第一次尝试,不过十息,炉内便传来一股焦糊味。
项凡睁开眼,炉底只剩下一滩漆黑的残渣。
失败了。
他没有气馁,清理丹炉,再次投入灵米。
第二次,第三次,第十次……
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
他不断回忆着宝药真人在试听课上的演示,每一个动作,每一丝法力波动,都在他的神识空间中反复回溯、模仿。
渐渐地,他摸到了一些门道。
原来,神识的包裹不能是蛮力,而要像水流一样,轻柔地渗透,利用灵气与杂质之间微弱的排斥性,将其“冲刷”出来。
原来,锤炼灵火的温度并非一成不变,在剥离不同杂质时,需要有毫厘之间的升降,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这些,都是宝药真人没有细讲,或者说,讲了也无人能懂的“道”。
唯有亲身实践,反复试错,才能领悟其中万一。
不知不觉,大半个月的时间悄然而逝。
这期间,项凡几乎将自己关在了炼丹室里,除了偶尔处理一下御水阁的事务,所有心神都沉浸在了这枯燥的提纯练习之中。
炼丹室的角落里,堆满了装盛废渣的木桶。
他耗费的青禾灵米,足足有上千斤之多。
若是让外人知晓,一个筑基修士,竟会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去提纯这种不入阶的灵米,恐怕会笑掉大牙。
但项凡乐在其中。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于神识的操控,对于灵火的掌控,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提升着。
这一日,当他再次从丹炉中引出一股液体时,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那液体不再是最初的斑驳浑浊,而是呈现出一种纯净剔透的翠绿色,仿佛最上等的翡翠玉液,散发着沁人心脾的米香和灵气。
他小心翼翼地将其装入一个早已备好的大缸之中。
经过这大半个月的积累,缸内的青禾灵露已经积攒了近乎大半。
项凡用玉勺舀起一勺,送入口中。
一股清甜温润的口感在舌尖绽放,随即化作一股无比纯净的暖流,顺喉而下,散入四肢百骸。
其中蕴含的灵气,虽然依旧微薄,但胜在纯粹,几乎无需炼化,便能被身体直接吸收。
“味道……还真不错。”
项凡砸了咂嘴,一个念头忽然从脑海中冒了出来。
这青禾灵露,口感清甜,灵气温和,若是加入一些凝神静气的辅料,岂不就是一种上佳的灵茶?
既能解渴,又能潜移默化地滋养神魂,简直是修炼打坐时的绝配。
想到这里,他不禁哑然失笑。
自己这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