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武帝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即位后,就下诏说:“今年收成不是太好,百姓贫困无食的非常多,京师附近长江两岸,民不聊生。
一定要派遣中书舍人前往赈恤。”永明二年(484年),他又下诏酌情遣返军中的囚徒,大赦囚犯。
对于百姓中的鳏寡和贫穷之人,要加以赈济。他提倡并奖励农桑,灾年时,还减免租税。齐武帝提倡节俭,不喜欢游宴、奢靡之事。
曾下令举办婚礼时不得奢侈,甚至到他的身后事都力求简朴。他以富国为先,提倡农业,并且下令多办学校,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以培育人们的德行。
他很重视天灾对平民的危害。当时发生歉收与水患,继位后不久立即补助灾民。
扬、南徐二州发生灾年时,他减免租税以减轻灾民负担,以为永制。为进一步缓和南北局势,齐武帝派范缜作为使者出使北魏,范缜的学识和能力受到北魏朝野的称赞。
南朝宋以来许多的庶族地主,为了成为世族来免除所承担的赋役,往往向官吏行贿,在世族户籍黄籍中加入伪造的父祖爵位。
早在齐高帝时期就,设立校籍官和置令史清查户籍。齐武帝继续其父的政策,将那些被认为是伪造的户籍,一律退回本县改正,称为“却籍”。
而本来应服役纳赋但利用造假户籍逃避的,都要继续承担赋役,称为“正籍”。
不过,在检籍过程中,由于检籍官贪污作弊,结果前面的检籍还没有完成,后面的麻烦又接踵而至,应该却籍的人口没有进行却籍,不需要却籍的反而被却籍。
永明四年(486年)富阳唐寓之为此起兵叛乱,虽然这次叛乱被齐武帝迅速平息,但检籍的政策依然受到庶族的激烈反对。
最终,在永明八年(490年),齐武帝被迫妥协,宣布“却籍”无效,对因为“却籍”而被发配戍边的人民准许返归故乡,恢复刘宋升明时期户籍所记载的原状。
由于齐武帝萧赜与北魏通好,使得边境较为安定,减少军事调动。
使得在齐武帝在位的十一年期间,政治清明,国内社会安定,带动经济文化的发展,替齐国带来一个小康的安定局面。
齐武帝继位后,时有恩赦,处事果断。永明元年(483年)三月,齐武帝诏赦恩五十日,对四方犯人,罪无轻重,均予大赦。
次年(484年)八月,诏都下两县,对野外的尸体要根据情况进行安葬,对无亲人的死者给予埋葬。
大将陈天福所率部队军纪不严,掠劫百姓,萧赜即命将陈天福斩于街市。
齐高帝在位时期,命令门下省黄门郎虞玩之等人重新校订户籍。齐武帝即位后,又另行设立校籍官,设置令史,限定令史每天每人都要查出几件奸伪案件。
这样连续几年都没有停止,老百姓为此愁苦不安,怨声载道。外监、会稽人吕文度就此启奏齐武帝,齐武帝下令凡是撤销户籍的,都要发配远方戍守边疆,百姓大都畏罪逃亡。
但是因为检籍政策实行不善,爆发了富阳百姓唐寓之的叛乱。暴乱虽很快平定,庶族地主反检籍的斗争并没有停止。
永明八年(490年),齐武帝被迫停止检籍,并宣布“却籍”无效,对“却籍”而被发配戍边的人民准许返归故乡,恢复以前户籍所注的原状。
许多庶族地主和商人因而取得士族所具免赋役的特权。
“世祖南面嗣业,功参宝命,虽为继体,事实艰难。御衮垂旒,深存政典,文武授任,不革旧章。明罚厚恩,皆由上出,义兼长远,莫不肃然。
外表无尘,内朝多豫,机事平理,职贡有恒,府藏内充,民鲜劳役。宫室苑囿,未足以伤财,安乐延年,众庶所同幸。
若夫割爱怀抱,同彼甸人,太祖群昭,位后诸穆。昔汉武留情晚悟,追恨戾园,魏文侯克中山,不以封弟,英贤心迹,臣所未详也。”
“武帝丕显,徽号止戈。韶岭歇祲,彭派澄波。威承景历,肃御金科。北怀戎款,南献夷歌。市朝晏逸,中外宁和。”
萧子响是齐武帝第四子,封巴东郡王。永明七年(489年),萧子响被任命为荆州刺史。
萧子响好武,所用服饰常违制,长史刘寅等连名向齐武帝告发此事。
萧子响闻之大怒,诘问刘寅、谘议参军江愈、司马席恭穆、殷昙粲、中兵参军周彦、典签王贤宗、吴修之、魏景渊。刘寅等不言,于是被萧子响处死。
齐武帝闻之大怒,令萧子响束首自归。萧子响不听,率百余人击退了前来劝说的朝臣。齐武帝于是遣丹阳尹萧顺之率军讨伐萧子响。
萧顺之大军到了之后,萧子响的部下四处逃散。永明八年八月壬辰(490年9月26日),萧子响被萧赜赐死,时年二十二岁。萧子响死后,被除去属籍,削去爵位,赐为蛸氏。
事后,齐武帝对杀死自己的儿子一事感到悔恨不已,游华林园时,见猿对跳子鸣啸,呜咽流涕。于是追封萧子响为鱼复侯。
永明十一年(493年)正月二十五日,太子萧长懋去世,谥号文惠太子。
四月十四日,齐武帝立萧长懋的长子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
同年七月,齐武帝患病。七月三十日,齐武帝病危,下诏让皇太孙萧昭业继承皇位,让百官尽心辅佐,丧礼从简,将自己选定的葬地定名为景安陵,不准建造塔和寺院。
当天萧赜去世,时年五十四岁,庙号世祖,谥号武皇帝。九月十八日,安葬于景安陵。
武帝云雷伊始,功参佐命,虽为继体,事实艰难。御衮垂旒,深存政典,文武授任,不革旧章,明罚厚恩,皆由己出。外表无尘,内朝多豫,机事平理,职贡有恒。
府藏内充,人鲜劳役。宫室苑圃,未足以伤财,安乐延年,众庶所同幸,亦有齐之良主也。”
“上刚毅有断,政总大体,以富国为先。颇喜游宴、雕绮之事,言常恨之,未能顿遣。临崩,又诏:“凡诸游费,宜从休息。自今远近荐献,务存节俭,不得出界营求,相高奢丽。金粟缯纩,敝人已甚;珠玉玩好,伤俗尤重,严加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