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情况要问你,怎么回事?”荆竺问道。
祁玉已经在炕上穿好了衣服,整理好被服,掀开了帐幔,“当时我也觉得有些纳闷,父亲只和我一个人说了,其实就让我转告一句话,襄阳突然出现身份不明的人,可能跟夏建阳有关。”
“秋伯说过,夏建阳是汉川人氏,距离陈友谅的原籍沔阳并不远,到襄阳也就五百里。”荆竺道,“但他是在九江府自立汉王。”
“等我们见了唐大人回来再商议吧!”祁玉说道,“我去弄水过来洗漱。”
二人洗漱后又用过早饭,原本只叫上托克随行,但是昆仑和小幽也说要去,简单商议后留下了小幽,四人带齐了干粮,沿着大路前往采运处。
三百多里,相当于四个全程马拉松的行程,若是在往日,骑马也就两个时辰左右,但是昨日下雪到后半夜,荆竺四人午时初刻启程,申时三刻才来到山谷之中的采运处,也就是当初遇到马山民一家的地方。
比起去年路过之时,山谷中宁静了许多,有几处土窑还在冒着烟,得到禀报的唐敖已经出门迎接。
古代文人通常更容易显老,不仅仅是因为蓄须的缘故,还有繁重的案牍公文需要处理,五旬左右的年龄已经可以说是老人了。
“这大雪天,先生怎么亲自来了?”唐敖依礼把众人让进了小宅子,就在原先放过茶砖的桌子落座上茶。
“晚生昨日回来就听说大人有事,正好这雪也停了。”荆竺举杯敬茶。
“上次去大小姐府上是有事情请教先生。”唐敖制止了荆竺起身行礼,“朝廷已经开始征调人员重修武当,先生想必也听说了。”
“不错,的确听说了。”荆竺回应道。
“文举一直都钦佩先生为人,这次托人带信也提到了。”唐敖说道,“客套话就不说了,眼下的事情实在是有些棘手。”
“采运处征调的人员都要去武当山吗?”
“唉!”唐敖叹了口气,“原本我也是按照朝廷的旨意办事,可这五年来……”
“大人有事尽管直言,晚生自当尽力。”荆竺并不是大包大揽,他太清楚采运处的人员结构了,一大部分是五年前涌入的难民,剩下全都是赫连部落和喀沙部落的。
“那我就直说了!”唐敖放下了茶杯,“采运处最初接近两万人,年老体弱和伤残的退出了,再去掉朝廷移民去了顺天的,现在还有九千多人,这些人都要前往武当山,我这个采运处也要搬过去。”
荆竺静静地等待着下文。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一旦离开,不光是那些老弱病残缺乏照顾,几十个黄口小儿也要有人管教才行,而且还有人待产。”唐敖看了看一旁的管家‘南叔’。
荆竺明白了,这些老弱病残已经成为了一个负担,但是又不能怪唐敖甩包袱,毕竟他是奉旨进行采运,伤残抚恤肯定是发放过的,那么他的意思就是指那帮女人和孩子。
如果说是移民,荆竺倒是可以协助,黄河南岸和汉水两岸都行,再远一点的话还可以沿着长江上游一直到三江口,甚至去云南,可现在的问题却不在于此。
“大人需要晚生怎么做?”荆竺直奔关键。
“去年先生帮着安置过移民,能否给我一些建议?”唐敖并不是推诿,“我现在是一筹莫展了。”
“这件事来得太快,晚生一时间也说不好。”荆竺道,“大人今日并未穿着官服,那就当作闲聊如何?”
“但凭先生。”
“九千人都要去武当山,他们当然不想一家人分开,这是人之常情,所以那些老弱病残都要跟过去。”荆竺道,“既不能影响工程建设,也不能离得太远。”
“道理上是这样的。”唐敖点点头。
“人员分作两批,青壮年的先过去,从中挑选一些人负责老弱病残的迁移。”荆竺道,“身体健壮的女子也挑出一些,照顾待产的家属和孩子。”
“然后呢?”
“大人挑选几十位精明强干的青壮年给我,开春后南下打前站,把家属的落脚点都落实好,然后由他们回来接人,算算有一整年的时间。”荆竺道,“大人给他们出具‘路引’即可,当地官府也好登记造册办理户籍。”
“好!”这一下唐敖的思路清晰了,“就按先生说的办。”
“方才大人提到了孩子们的管教。”荆竺的头脑飞快地运转着,“可否在襄阳选一个地方开设学堂,让这些孩子们都可以念书,附近的孩子也可以受教。”
“难得先生能够这样想,开设学堂不成问题,在襄阳还怕找不到地方嘛,只是我无法要求地方上解决经费。”
“这件事若办成了可就是大功德,晚生愿意筹措经费。”荆竺道,“真到了承受不起的时候再求助大人,这样可行吗?”
“好好好!”唐敖连声答应,“我现在总算可以松口气了,南叔!”
南叔躬身行礼,“请大人吩咐!”
“先生!这位是我的总管上官南,以后就由他负责同先生接洽。”唐敖又对上官南说道,“南叔,有劳了!”
“不敢当!”上官南说完,对荆竺四人抱拳行礼。
“南叔,先安排先生的住处,然后准备酒菜!”
“是!”
马家这所宅子最初也不知道是谁搭建的,作为转运处的临时官署又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在后院的西侧安排了两间客房给荆竺四人。
一夜无话,次日用过早饭后重聚大堂,确定了来年二月底即着手人员的转移,先把老弱病残及妇孺安排到原先的赫连卫,终归那里的条件好一些,全体人员则按部就班。
“大人!”荆竺说道,“晚生想见几个人。”
“我知道了,是老烧他们几位师傅。”唐敖微笑道,“走!我们一起去!”
老烧此时正在附近几座土窑巡视,稍远一些的就由徒弟们负责,几乎所有的工匠都是见过祁玉的,还有来自五个‘组团会’聚居地的人,纷纷和祁玉行礼打招呼。
“唐大人!”
“大小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