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桔的余光看着云裳,“云裳好像对上了贺连。”
“好啊!”荆竺手中的折扇敲了敲手掌,“都不小了,回了北地就安排。”
“你光知道说,有什么礼物没有?”小桔问道,“这一下就是四个人的。”
“这个会有的。”荆竺道,“我可以通知分号准备,找祁玉也行。”
“还说呢!”小桔白了一眼,“祁玉你打算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荆竺一愣。
“我是女人,她的心思我清楚。”小桔道,“你别辜负了人家。”
“不会吧!”荆竺仿佛不认识小桔一样,“之前我当你是说笑,以后别再提了。”
“我又说错了?”
“不是!”荆竺道,“跟着我只会受苦。”
“只要在一起,再苦也心甘!”小桔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开始留意路上的风景,不时地问着。
“竹子哥,这安城好生奇怪,怎么不是四方形的?”
“这城墙是太祖初年建造,一开始是土城。”荆竺道,“你看,远处那是灵芝塔,从附近的高处往下看,安城有点像桃子的形状,再加上四周都是桑树,所以这里也叫‘桃形桑城’,比城墙高的地方就是谯楼。城内有九条街,十八条巷子……”
“在府上那时你都没带我出去过。”小桔说道,“要么读书写字,要么刺绣。”
“回头跟娘去城里好好逛逛,商贾云集热闹非凡。”荆竺喜形于色,“湖州盛产丝绸,四里八乡的桑树也就多了,小时候我们不是还养过蚕嘛!”
“你就知道捉弄我!”小桔噘着嘴说道,“要我放在腋下出蚕。”
“我可没有捉弄你,等见到娘亲你自己问她。”荆竺岔开了话题,“安吉可是好地方,好玩的地方特别多,有竹海、天池、瀑布……”
“小吉祥对这些可没兴趣。”小桔道,“有好吃的吗?”
“核桃、栗子、白果,还有天下闻名的白茶……。”
四个人沿着城墙边一路走着,荆竺指着前面说道,“穿过那片小竹林就是。”
“那就是老宅?”小桔不由得一阵紧张,这马上就要见长辈了!
“说来话长了。”荆竺说道,“当年安爹爹只是在湖州做小本生意,后来为了帮诚意伯刊印诗文书稿,把城里的大宅子转出去了,买了这里的旧宅。”
“还有这回事?”小桔愣道,“我一直以为家主就是做大生意的。”
“我也是前不久才知道。”荆竺道,“是徐师父,是父亲告诉我的。”
“娘一个人在这里太不容易了!”小桔道,“最好能够和我们在一起。”
“一定会的!”荆竺道,“小吉祥,爹爹来抱你!”
从城墙边的小道往右拐,走过一小段砂石路,踏着青草小径穿过竹林,小山坡前散落着一片青砖白墙的瓦房,一条小溪从脚下流过,几块厚实的木头搭在两端,这就算作是桥了。
“还真的是老宅。”小桔说道,“怕是有上百年了,屋瓦和青砖都发黑了,墙壁也许久没刷白。”
“江南水乡的房子都差不多,小桥流水的景致随处可见。”荆竺说道,“依山傍水,洗衣做饭也方便。”
“真美!”小桔跟着荆竺迈步走过小木桥,顺着右边的田埂路,沿着溪流走去。
“爹爹!我自己走!”小吉祥的肚子一拱,挣扎着下了地,“下次我就认识路了。”
“你才三岁,哪里还记得。”小桔笑道。
“我们小吉祥好记性,经常来就不会忘。”荆竺说道,“对不对啊?”
“就是太远了。”小桔轻声道,“竹子哥,你说昆仑和小幽的家是不是也在这里?”
“应该不会分隔太远。”荆竺道,“听父亲的意思不像是住在城内。”
地势逐渐向上,小桔走上前牵着小吉祥,“我们是哪一户?”
“前面那个山坡有点像圈椅,围着的宅子就是。”荆竺道,“这叫‘高位得坐’,寓意着主人家能出大官。”
“还有这个讲究?”小桔觉得很新鲜,“这也是书上说的吗?”
“嗯!千百年来,老百姓一代代传下来的,其实这是对天地和神明的敬畏。”荆竺紧走了几步,门上有锁。
“进不去了?”小桔问道。
荆竺凑近铜锁摸了摸,手上没有灰尘,“没走远,可能是去采茶摘桑叶了。”
“家里还养蚕了!”小桔很兴奋地对小吉祥说道,“奶奶家有好多的蚕宝宝!”
“就是那个白白胖胖的小虫子吗?”
“嗯!会吐丝的小虫子。”
“后院有小门,我看看栓了没有,你们不用过来。”荆竺顺着院墙往后,那里有一个废弃的马厩,清理后用于堆放柴火和养鸡,抬手在头顶的木椽子上摸到了钥匙,返回大门冲小桔晃了晃。
“虽然说不上是夜不闭户,却也差不多少。”荆竺道,“衙门安排了人手日夜巡视。”
有了钥匙自然不用等在屋外,推门进来是个半开放式的前厅,相当于二进院落的位置有个天井,两边是住房,过了天井就是后院,由于没有间隔,整个内部一览无余。
天井,原本是为了宅院内的采光通气,同时还要考虑雨水的排放,建造房屋时就会在地上开挖回字形的水槽,一尺多深二尺多宽,屋面的雨水正好落在水槽流出屋外,水槽中间围成了一个平台,通常可以摆放几张竹木躺椅纳凉。
见过天井的朋友都知道,除了各家的尺寸不同,基本上没有区别,老宅子往往是用青石板搭建,还会刻有图案。
“爹爹,掉下去会痛吗?”
“摔跤了当然会痛,你小心点走就不会掉下去。”荆竺道,“爹爹牵着你走两次就不怕了。”
天井中央有两个小木盆,分别浸泡着白花花的糯米和碧绿的箬叶,小桔和云裳把包裹衣物放在靠墙的杌子上,各自端着小矮凳坐在木盆旁边,扎起衣袖开始包粽子。
荆竺牵着小吉祥瞧了瞧每间房,又在后院看了厨房,灶堂还是热的,锅里煮着红薯和几截玉米。
“喜欢这里吗?”荆竺蹲下身问孩子。
“奶奶家好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