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老太君招手叫她,“坐我面前来,咱们说讲话。”
“是,姨姥姥。”田小娥笑着走去。
就是,她才一坐下,在外屋当差的毓秀仓促走来讲,“老太君,宋二少来府中了,在太太那,拿了三少写的和离文书,要收陪嫁。”
田小娥心里笑起,这宋二少,果真是神速。
辛老太君的面色,立刻沉下,“知道了。”
家中出了大事儿,辛七丫头立刻不敢说笑了,看一眼辛老太君后,坐在一旁一言不发的吃茶。
房中站着的金姑姑,也敛了声息,当心地侍等着辛老太君。
田小娥站起来,轻轻一笑,“姨姥姥,我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辛家今日事儿多,我还是改日再来看你。”
辛老太君冲她摆摆手,说,“你坐着。他们和离的事,你又不是不知内中原因。你来的刚好,看着你,我便不那样心烦了。”
“是。”田小娥只得坐下了。
她求之不得被留下。
“毓秀,你去太太那看着,有啥状况,立刻来汇报。”辛老太君朝毓秀说。
“是,老太君。”毓秀又跑出了。
“一帮不省心的人。”辛老太君吃茶的心情都没了,歪在榻上,抓了本经书闲看着。
可田小娥发觉,她把书都拿倒了。
“奶奶说,如果夫妇俩都像你跟齐默表兄那般便好了。”辛七丫头凑到田小娥的跟前,轻声说。
田小娥看着她。
“我说的是真的。否则,奶奶便不会叫你留下了。”辛七丫头又说。
羡慕她跟齐默?田小娥不由莞尔。
他们是经过患难的,齐默又于她有救命之恩,他们三观也一致,自然没有矛盾了。
……
前院儿,宋氏的荣华堂上房。
宋二少拿着茶碗,悠闲的吃着茶。
他身边的茶桌子上,搁着从宋家拿来的陪嫁原单,这单子一式两份儿,有一份在宋宛的手中,这一份一直在宋家太太的手中。
他出门时,行囊都没带,只带了钱跟陪嫁单子出门。
和离文书,则放到宋氏的跟前的桌子上。
宋氏没拿起来看,非常工整的瘦金体字,寥寥数句,把和离的前因后果写的清楚明了。
……辛弃疾移情别恋了,才提出了跟发妻和离。
自此男婚女配,互不干涉。
那几个字,刺的宋氏的眼生痛生痛。
三子的头撞墙面上了么?
他咋糊涂的这样写了?
这不是叫辛家,自此在宋家的跟前抬不起头来么?
“辛太太,昨日下午来时,我已讲过了,我今日上午要收走我小妹的陪嫁,她没孩儿,这陪嫁放到辛家,不合适?”宋二少淡淡说。
摁着这时期的规矩,女人和离时,生了子女,如果子女留在夫家,这陪嫁是不可以带走的,要留给子女用于婚嫁。
要是没子女,是要悉数收回的。
宋氏心里不想拿出宋宛的陪嫁来,为脸面,她还是说,“咱们辛家也不是那等贪图媳妇儿陪嫁的人家,你且安心,我会差人清点出的。”
“在下就在贵府等着,啥时候清点好了,啥时候我便走。”宋二少轻轻一笑,把抄录下的陪嫁单子,送到宋氏身边的桌子上。
宋氏气的险些晕去。
这样急!
“来人,请宋二少到锦绣堂歇息着。”宋氏忍着怒意,咬牙说。
“辛太太,我还要急着赶回惠州去,劳烦辛太太动作快点。”宋二少站起来,走出了正厅。
这里是宋氏的住处,宋氏要料理事了,当然不想他一直坐在这里,把他赶到另外一处小厅去了。
宋二少一走,宋氏立刻抓起陪嫁单子查看上去。
看见那厚厚的八页纸,她头皮一阵发紧。
宋宛嫁入辛家后,她的陪嫁立刻交到宋氏的手中了。
还剩余多少,宋氏比宋宛还清楚。
可那些陪嫁,大多贴补家用了。
不还,是不可能的,宋家抓着辛家的小辫子,滑胎不报,辛弃疾移情。
就这二件,宋家就可以到官府中去告辛家!
宋氏怕事闹大,立刻叫来几个管事儿娘子,开库房,清点财物。
究竟是移用的太多了,把宋宛卧室中的所有物品都清点完,仍旧空缺许多。
宋氏又清了下自个的财物,还缺了一半。
这下,她可真是头痛了。
偏娇菱走来讲,“太太,宋二少又来问了,问太太这里清点好了没。”
“叫他再等等,物品又多,哪清点的快?”宋氏没有好气道。
管事儿朱娘子说,“太太,要不,找老太君帮下忙?否则,今日这一关,过不去呀。”
宋氏看她一眼,头痛着说,“老太君还不得恨死我?”
“这数字还差好多,那可咋办呀?”朱娘子也替宋氏心急。
宋宛带来的陪嫁物品,少了不了,大多被宋氏拿去送给四娘子跟五娘子做陪嫁了。
宋宛带来的2万两钱票,则给她拿了一半给了长子跟二儿子,自个儿用了点。
全部折合算下,她还要拿出3万两的钱才是。
这样多,她上哪里找去?
“大不了拿两间店铺折价赔给她。”宋氏割肉般心痛着道。
朱娘子惊异了,“太太,拿哪里两间店铺?”
辛家现在的收入进项,一是靠城外的农庄,二是靠五间店铺的收租。
“那1间茶叶店铺跟古玩店铺。”宋氏道。
茶叶跟古玩的买卖,是租客在做,辛家只收租。
因着地段不好,租金也收的不多,这两间店铺宋氏一直想卖掉,可是找不着买主,就一直搁着。
今日差宋宛的钱,就拿这两间不死不活的店铺抵。
自然,她不会说这两间店铺不值钱,她说价值1万两1间!
快到正午时,宋氏这里清点好了。
她派娇菱去通知宋二少前来收陪嫁。
物品不多,唯有8个柜笼。
散放到宋氏住的玉华堂院儿中。
“咋才这样点?”宋二少的眼神,扫了眼几个柜子,立刻扬眉嘲笑,“66抬的陪嫁抬进辛家,如今你还我8个柜子?未免太可笑了?”
“余下的,还有钱票跟店铺。”宋氏从袖了中,取了几张钱票,跟两份店铺的房契,“宛儿的陪嫁,是她情愿拿来贴补家用的,你们非说是我向她要的,左右,时间久了,我也说不清了,可我们辛家,也不是那等贪图儿媳妇儿陪嫁的人家,少了的部分,我拿其他的补给你。这二家店铺的买卖极好,租金收的一贯高,同样的地段,同样大小的店铺,价值1万两。”
拿店铺赔缺少的部分?
宋二少看她一眼,把房契接在手中,查看上去。
这两间店铺,全都是二层小楼,古玩店铺还是双开门的。
有些地段好的,的确价值万两。
宋二少又查看钱票,发觉是1万两。
加之店铺的,价值3万两。
他又看了宋氏一眼,把房契跟钱票捏在手中,去查看那些柜笼,核对起了陪嫁单子。
他朝跟来的侍从常平说,“叫人进,将东西运走,送到新宅那去。”
“是,二少。”常平离开,到宅院门口叫帮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