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裁缝低头示意,“小的杨声,叫我裁缝就行。”
牌匾上写着“王杨布行”四个字,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是合伙开的。
“我看刚刚姑娘拿的婚服,选了几个花样相近的成衣。”杨声从里面去看一趟,出来手上就端了好几个托盘。
托盘重着托盘,全部放在旁边的桌上。一共五套婚服成衣。
杨声很用心,“姑娘选着,那边可以去试衣。我把衣裳拿去给姑娘做了,靛蓝色的是要给谁穿?”
“给我爹做一身。”苏幼宁指着苏鸿德,杨声立刻拿了工具来给他量身。
“做个褂子吧。剩下的料子再给这位客人做一套下裙。”杨声说话客气,规划得也好。
苏幼宁笑着摇头,这样的人活该赚钱!
她把婚服打开看了,每件上头都有一些小心思。要么是凤凰祥瑞上头坠着枣样的链子,要么是袖口有一颗小桂圆。
这早生贵子的兆头太好。
“就这件。”徐淑娘看着喜欢。
店铺里只有一个伙计,忙上忙下,手脚倒利索。
“客人,这衣裳没什么要改的,我就包起来了。”小二利落地拿来一个木盒,把男女婚服都装在了上面。
衣裳合身,也没有什么要改动的,接着就是等那身靛蓝色衣裳了。
“幼宁,娘呢?”徐淑娘问。
段氏也没新衣裳,苏幼宁前段时间给她扯的布被段氏给了苏月安,结婚这样的大喜事肯定要人人穿新衣裳的。
伙计一听立刻道:“我们这儿还有老人穿的,褚红色。这颜色漂亮,稳重大气。”
说着,就拿了一匹布出来。
农村里面妇女穿得都简单,这样一身衣裳是不能下地干活的,可是也就淑娘结婚的时候穿这一次。
“这个多少钱?”苏幼宁问。
“三百文。还有刚刚那套婚服,男女一起是一两银子,我家掌柜的说了,给二位打七折。”小二笑着。
加起来才九百多文,还还没之前那家一件婚服贵,这也太划算了。
徐淑娘都没想到能便宜成这样,她赶紧道:“幼宁,你必须给自己也做一身。”
全身都要喜庆地穿新衣裳才好呢!
“好。”苏幼宁摸着身上的五十两银子,的确是可以多买几件了。
“适合姑娘的有鹅黄色、明黄这两个颜色,最近城里头最流行。”王翠听见店里有顾客,匆匆从外头进来。
这一抬头,她睁大了眼,“幼宁?”
王翠,苏幼宁最初在城里卖东西为难她的那个胖姑娘,上回还特地给苏幼宁道歉。
这才过去多久,王翠居然瘦得只有原来半个她了。
虽然比不得苏幼宁和徐淑娘瘦弱,可啃着也只是微胖了。
“你这?”苏幼宁突然想起门口那个牌匾,王杨布行,不会这“王”指的就是王翠吧?
“这是我和我未来夫君开的店!”王翠兴高采烈,没有想到居然能够在这里遇见故人。
一看小二把婚服包了起来,旁边又是一堆的衣裳。
王翠赶紧拿了好几套成衣过来,“这可是新做的,我看和你正好。”
一套明黄、一套鹅黄,还有一套翠绿。三件衣裳上面要么绣着祥云,要么就是青竹绿叶。
“你要嫁人了?”王翠不清楚情况,还以为这婚服是苏幼宁买给自个的。
“翠儿,是旁边那个客人。”杨声从里头出来,苏鸿德也在旁边。
靛蓝色的褂子已经做好,上面嵌着盘扣。下裙要些工夫,他道:“姑娘,这靛蓝色的下裙做好了,我给您带去,麻烦给个地方。”
“不用,我七夕自己过来拿。”苏幼宁甜甜一笑。
自己买衣裳还照顾了王翠生意,真是不错。
三件衣裳苏幼宁都要了,一共是八百文,加上前面的一共一千四百七十文。
“这零头就不要了。”王翠大手一抹,只收了一千四百文。
从布行里头出来,所有人手里都大包小包的。
七件衣裳,还有一件放着没拿。
“这人真会做生意。开头肯定要亏,后头名声起来了,就不怕了。”这样的道理,徐淑娘都能够看明白。
是啊,苏幼宁点点头,“得去拿葡萄米糕了。”
衣裳定完,就该考虑卖葡萄米糕的事情了。这都已经过了两个时辰。
苏幼宁拿着木牌去存放处把东西领出来。
西市热闹,走进以后苏幼宁才看见一个个摊位秩序井然。她估摸着是以前卖馒头的时候和叶之霜说了一遭,这里也就重修了。
她把葡萄米糕放在一个位置上。
米糕整整齐齐放了出来。白色和紫色交杂,十分漂亮。
“这是啥啊?”过路的妇人好奇看着,可是并没有上前购买的想法。
反而是周围卖馒头、活鱼的摊子前围者众多。
“是米糕。”徐淑娘拿起一块,“尝尝吧?”
苏幼宁像上次卖猪下水一样吆喝道:“免费尝哦,好吃的葡萄米糕!”
“葡萄怎么能吃,那玩意儿酸死人了。”老婆婆把自己的菜上撒水,看着苏幼宁没有恶意地说着。
农村里到处都是这种酸葡萄,没吃过的人尝了一次就不会再上当了。
“不酸,真的。”徐淑娘大口吃着。
一群小孩倒是围了过来,看着漂亮的葡萄米糕流口水。
苏幼宁灵机一动,“过几天还有小兔子的葡萄米糕。”
逢年过节,孩子们手里都有几文钱买些东西吃。这葡萄米糕小小一块就能够卖个四五文。
今天苏幼宁做的能够铺满摊子一层,大约600块,把这些米糕卖完也能有三两银子!
“小兔子?”小女孩心动,“我、我要一块。”
“好,三文钱。”头天开业,苏幼宁要价并不高。
小女孩小心翼翼捧在手里,给朋友们一人分了一小块。
这群小孩眼中露出惊喜,嘴里的酸甜中和得刚好,像是吃到了甜果子一样。
“这就是葡萄?葡萄真好吃!”
旁边的老婆婆一脸见鬼,葡萄那玩意儿酸死人,这群娃还排队买葡萄米糕,一个个能兴奋地跳起来。
小朋友之间消息最快,一会儿工夫就卖出了二十来块。
大人都不会在意三文钱这样的散钱,这恰好就是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