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气的跺脚,她才不相信什么阎王爷牛鬼蛇神呢,要是她讲良心、信这些,她现在都不会站在二房门口了,只当姚晓婵是在拐着弯儿骂她,但瞧姚晓婵说得振振有词,这姚林村的里正又是出了名的公正严明,她自己本就气短心虚,哪敢去那儿评理啊,去找骂还差不多。
又见姚晓婵那面黄肌瘦的样子,方才李氏推了半天也不像在撒谎,想来二房也没几个铜板,要来也不够她打点小酒喝,只能狠狠地瞪了姚晓婵母子几眼,骂骂咧咧的甩手走人了。
等她走了,李氏才悄声叮嘱姚晓婵:“今天就算了,有我在她没动手动脚,以后可别顶撞她,她要骂你就装没听到就是,不然她回头又打你,你得躲远点。”
她原以为这个女儿已经不行了的,没想到这睡了几天竟然醒过来了,瞧她刚才说的那些话,嘴皮子磨得那么快,连邓氏都说不过她,看样子好像脑子也变得更机灵了,知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娘你放心,我不会让她再从我手里讨到便宜。”
姚晓婵半带轻笑道,稚嫩的小脸蜡黄蜡黄的,瘦的眼睛都凹下去了,却带着一股子从未有过的从容镇定,风轻云淡。
这令李氏不由多看了几眼,但再怎么也是她肚子里钻出来的孩子,什么脾性她清楚得很,也只当她是像她自己说的那样,阎王殿走了一遭,清醒了一点而已。
姚晓婵见李氏不以为意也不多说,只让她扶她去木板床上再躺一会儿。
刚醒来时,她以为身子太虚弱是因为才大病一场的缘故,可这会儿胃里却疼的厉害,也不知道这身子几天没吃东西了,才说几句话,后背就在直冒冷汗。
“娘,我饿……”
李氏手刚把她扶住,一个三四岁左右的小萝卜头就从那屋角外跑进来,李氏赶紧松开她去抱那小萝卜:“哎呀三娃子你慢点跑,别摔了!饿啦?娘给你热馍馍去。”
她这一突然放手,姚晓婵就险些摔在地上,靠在土墙上无语叹息。
从原主的记忆可知,她和李氏这位娘亲其实并不算亲近,她是长女,不到一岁多还没记事就有了二妹,接着又是三妹,最后还有个小弟弟,当娘的不是不疼孩子,但一个人的心不可能扳成几块,农村活计又多,事务繁忙,想疼也疼不过来。
长女大一点,自然疏远些,偏疼幺儿则完全是常理。
这小萝卜是二房唯一的儿子,还没有名字,大家都喊他三娃子。
看起来只有三四岁样子,其实已经满过五岁了,早产儿外加营养不良,所以长得面黄肌瘦,身子骨也比同龄人矮小很多,不过双眼却炯炯有神,身上跟她一样,穿着大人用破到不能再穿的衣服,再改小的外衫,上上下下数不清的补丁。
姚晓婵回去躺了一会儿,三娃子就捧着一个馍馍过来,姚晓婵望着他,只见他把一个馍馍扳成两半,对比了一会儿,小眉头皱了皱,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大的那一半给了姚晓婵:“大姐,你吃。”
姚晓婵笑了,是个实心眼的孩子,拍了拍他的小肩膀,拿了小的那一半:“大姐吃这半。”
虽然早料到这家人吃的很寒酸,但只有半个夹了不少菜叶子的无味粗面馍馍,还是让姚晓婵欲哭无泪了,瞧刚才邓氏那肥胖结实、油光满面的样子,这一对比真的酸死人好伐。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想要吃好一点,还是得先把身子养到有力气才行。
……
姚晓婵这一休息就又歇了好些天,期间邓氏也偶尔过来找找麻烦,不过姚晓婵在,倒是没让她讨到什么便宜。
那位推她下水的堂姐姚美丽也跟着来过一次,不阴不阳的酸几句,说她命大之类的,被姚晓婵三言两语堵回去,又愤愤的走了。
最主要的是,那天晚上她才知道,那由一半大菜加一小半粗面做成的馍馍,在这个家里也只是她弟弟的专属。那天是人家孩子看她身子弱才心肠软分了一半给她。
她和两个妹妹都只有一天两餐,一餐一个拳头大小的番薯。李氏要干活,吃的番薯比孩子们的大一号……典型的三餐不继啊!
她前世也是农村出来的,但却从来没饿过肚子。这样的苦日子也就只听爷爷那一辈儿的人讲过,吃几天水煮番薯,吃得她快吐了。
终于有力气出门走动后,她就赶紧让二妹姚晓草和她一起往河边去了,她要抓鱼!她要开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