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官正解
二水崔2024-03-12 09:241,595

   “父母官”一说称谓流布天下,千年流传,其实源流正是在我们梅城。

   张志军的家靠南,在不太远的民权街上,有闻名天下的“梅城府署”正大门,这里就是梅城古代太守衙门。我们上学的时候,府署已经被单位和居民院落,分割成为了若干单元,但是一条长15米高近4米的临街老墙,这就是“梅城府署”大门前的照壁,上面装饰的文字和图案依然赫然在目。古代的梅城就是在这里,产生贪腐恶官和清正好官,其中在东汉时代,就有两位好官,一个叫召信臣,另一个叫杜诗。两位太守接连先后到任梅城。据说,召新臣面相上有父辈威严,杜诗有慈母雍容,因为这两个人在当地做了很多好事,梅城人就亲切地把召新臣叫成“召父”,把杜诗叫成“杜母”,连起来就是“召父杜母”,叫串了就成了“父母官”。

   我们班李栋同学家,就在梅城府署照壁以南200米处。我们有时候几个男生也肯到他们家里去玩。李栋同学对“父母官”的源流故事,自然烂熟于心。

   梅城人世代都只见好官清官多,是不会轻易造反的,更别说对自己的“父母官”了。

   有一回,崔波涌、周庆和我一起去李栋家,说起串联找校长理论的话题,我的心里还是有点打鼓。

   我还专门给崔波涌讲了一个故事,希望他能在心底打消“兵谏”的念头。

   清朝末年,地方各州府,常常有实行君主立宪的呼声和动议,于是,各省开始纷纷选举议员,组成省级议会,以期实行民主之制度。

   当时有位将军叫张怀芝,素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天下。一天,他听说有一帮文人聚在一起,讨论要求清廷政府缩短预备立宪的期限,就带领一支军队冲进了会场。

   众议员正群情激昂讨论得热火朝天,忽见一群如狼似虎的官兵冲了进来,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张怀芝睹此甚是得意,于是就登台发表了一番即兴演说:

   “诸君都是文化人,必然都明白官为民之父母的古训,现在,我是官,诸君是民,也就是说,我相当于你们的父亲,你们就好比是我的儿子。父亲有令,儿子必须遵守,不然,则为不孝。先人是这样教育我们的,诸位不可能不知道吧!所以,还请诸位好自为之吧。”

   众人见此,只好散了。

     

   我说,你看,我们自小到大,从父母到领导,都是一直由他们管着我们,实质上一直是由权力在主宰着我们的生活。这种权力不管是强权,还是软实力,其实都一样有影响。老师虽然不是领导,但是文化上的权威,我们喊“父母官”都喊一千多年了,早就习惯了,怎么能到了我们这一代,说翻过来就翻过了呢?

   崔波涌说,石久琴,你错了,而且错得离谱。“父母官”虽然是老百姓对“爱民如子”官员的一种尊称,但从法理上来讲,却只有人民的存在,才有了一个国家政权的存在价值。但在封建时代中,这种颠倒了官民依存关系的文化悖论,不仅没有受到正义的谴责,反而变成了封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封建社会结束了,也就没有“父母官”了,现在老百姓是爹妈,官员才是儿子孙子才对呢,要不为什么要他们一定为人民服务好呢?为人民服务,那就是为他们的亲爹妈服务,不好好服务还不称职呢。

   崔波涌说到这里,我们几个都击节叹服,也算理清了一直缠绕在我们思想上的障碍。那么,接下来,我们的串联就很有效果,比如我,就说动了李枫、徐红、张萌萌、乔平几个平时听话的女生参与进来。女生加入其中,就更有说服力,像徐红、乔平这样的女干部,那就更有影响力了。

   我们不怕,学校和领导们即便不接受我们的意见,也会对话沟通彼此的意见的。形势陡然变得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我已经肯定,如果校长不接受和我们对话的话,四中普通班,就要发生罢课事件了。

   这事,最终由崔波涌拟了要求尽早分科分班的一个意见书,我们班一大半以上的同学都在上面签了名,然后按照程序,要求刘大烟枪转交老党校长或英子校长,并且希望面见校长大人,并请校长当面公开答复。

   这使刘大烟枪为难了半天,如果置之不理,谁知道这帮小子,还会怎么让他意想不到呢。

   虽然刘大烟枪当着我们几个同学的面还说,你们啊,还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回头……,但是刘大烟枪还是把我们的意见书交给校领导了。

  

继续阅读:对话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烧毛青春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