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亢的带领之下,肥皂厂已经不是最开始的模样。
有了香皂跟洗衣粉的固定生意之后,肥皂厂赚到了数额高昂的银子,也凭此不停地扩建改造,进行扩招,如今的肥皂厂已经是靖安坊的一大特色建筑。
远远的,小李子就看到了肥皂厂。
他不由地瞪大眼睛,震惊道:“这才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吗?”
壮阔的外观哪怕只是看一眼,就让人感到无比惊讶。
而且这还只是外边,内部又该是何等的规模呢?
小李子入宫已经几年,见惯了各种事物,但此时还是忍不住感到震惊。
“一个月已经很久了,足够做太多的事情。”
张亢朝前边走去,他回头问道:“在宫里你用过肥皂跟香皂吗?”
“有的,其他太监们有弄进去一批,味道的确特别好,皂角跟它们比起来就显得很劣质,但是我有点舍不得用。”
张亢拍了拍小李子的肩膀,“又不贵,既然做出来了就是为了用的,你一直捂在手里又不能做什么。”
说话间二人走进肥皂厂,扩建之后的前院很安静,只有一批人在这里站岗,工作区全部移到了后院。
但几名站岗的人还是一眼看到了张亢,快步走了过来。
“大人,您来了,我们都听说您在诗会上的事情了。”
“您真厉害,带着那些人还能赢下诗会,大家虽然没能挤到里边亲眼看到,但是都听人们说了,当时大家都很震惊呢。”
“靖安坊这下子彻底出人头地了,这都多亏了大人啊。”
张亢跟这几人说了几句,便问道:“杨大人还在厂里吗?”
肥皂厂的事情稳定下来之后,杨坚便不像最开始一般每天都待在肥皂厂里,他也会到兵马司处理一部分工作。
“在的,杨大人刚到不久。”
“好。”张亢点头示意,朝前走去。
不多时,他便找到了翻看着肥皂厂账本的杨坚。
杨坚一丝不苟地坐在桌前,眼神认真,嘴角挂着一抹笑容。
“有什么高兴的事情,说出来让我听听?”
杨坚听到声音,立马抬头看了过来,他无比激动地说道:“大人,肥皂厂这几天的订单又变多了,洗衣粉跟香皂的订单都翻了一倍。”
订单翻倍,赚到的钱自然同样如此。
“以后还会更好的。”
肥皂厂会有如此光景张亢是有想过的,若不能如此反而奇怪。
他坐了下来,跟杨坚交谈几句,末了突然开口道:“杨大人,过几天之后我就要离开靖安坊了。”
“什么,您要走了?”
杨坚不由愣住,整个人有些呆了。
片刻后,他苦笑起来,“也是,您赢下了诗会,也赢得了比试,很快就要上任东厂,确实不应该继续留在靖安坊了。这个坊市反而会限制您的才能,您应该去更广阔的天地当中。”
共事这一段时间以后,杨坚深切地看到了张亢的能耐,清楚自己跟他之间的巨大差距。
一个靖安坊根本不值得让张亢全力,他适合其他地方,才能发挥出自己全部才能。
“这段时间以来,靖安坊的一切也都趋于稳定,再加上这次诗会靖安坊又代替大乾赢了下来,相信陛下也会给予一定的赏赐,你们只需要等待就好。”
“肥皂厂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还有正府街的商铺互相帮助,以后只会更好。”
张亢顿了一下,“让我有些担心的是,是靖安坊私塾的事情,原本我是想着一直盯着这件事,等到私塾完全建成之后再说。可现在一看,可能时间不够了。”
上任东厂迫在眉睫,他哪里还有功夫放在这些事情上呢。
“大人,您放心好了,有您给的那笔银两,私塾的问题不大。”
张亢说道:“我担心的是老师的问题,现在只有一人,只靠着他来教孩子们可远远不够。”
想到这件事情,张亢不免心忧,干脆带着杨坚起身出发。
他们行进一番,来到了建设私塾的地方。
经过十多天的修建,这里的第一间私塾已经初具规模,一间空置的房屋被改造成私塾,此时里边正传来朗朗读书声。
透过打开的窗户看进去,里边人影硕硕,孩童们有二十多个。
“这段时间,秦修一直挨家挨户地去劝说大家来读书,他为了这件事东奔西走费了不少功夫。”
秦修是当初张亢去文渊坊时结识的书生,之后便带了回来,没想到他在这件事上能尽这么大的心力,让张亢格外意外。
等待了片刻,黄昏时分,秦修开口说了几句,孩童们纷纷向他问好,接着陆续地离开私塾。
秦修走到门口,看到门外的几人,立即上前。
张亢询问了私塾的情况,跟秦修探讨起后续应当如何处理。
“大人的那笔银两是足以让私塾开设下去的,只是靖安坊里大多数人都认为读书无用,宁愿让孩童们早早地就跟着做工,很难说服他们。”
除此之外,找不到适合的书生学子来当老师也是一个大问题,秦修已经在努力地寻找办法,可还是颇为头疼。
“我已经几次三番地返回文渊坊,想要找旧日那些熟识的人帮忙,可他们知道要来靖安坊教书,一个个拒绝得很快,根本没有这个意思。”
秦修重重地叹口气,对此毫无办法。
张亢安慰道:“以前是这样,之后或许会好很多。”
“是吗?”
张亢反问道:“你听说今日诗会的事情了吗?”
秦修点头,面露喜色,“您的意思是,诗会会吸引人前来?”
张亢笑道:“文渊坊在诗会上受挫严重,反而是靖安坊大放异彩,赢得了诗会,还是力压异域番邦的才子,换做你,难道你不感兴趣吗?”
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哄哄闹闹,显得无比混乱。
这种情况在靖安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张亢跟众人互看一眼,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一大群拥挤的人群,其中书生数量众多。